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址成TD建网最大心病

(2006-06-06 23:22:10)
分类: 钻研电信

最近,TD-SCDMA规模测试网正在全国五个城市进行,其中中国移动及中国电信的测试网建设比较顺利,而网通则在北京和青岛两地同时遭遇了选址难题

正如我此前所说的,在未来的3G网络建设中,基站的选址必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对于移动通信的新进入运营商来说,选址成为能否最快完成网络部署的最关键因素,而TD-SCDMA显然最早体现到了这种滋味。

一位参与TD-SCDMA网络测试的朋友说,目前北京的网络搭建速度较预期慢,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施工过程中新建基站天线选址以及征地难度较大,协调时间比较难控制。在青岛,还受到了地域自身的影响。而原有2G运营商则可利用2G的站址迅速完成部署。

对于TD-SCDMA技术而言,在选址问题上,还包含一些技术的因素,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由于TD-SCDMA自身采用了智能天线技术,在扩大覆盖面积、增大容量以及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前提下,智能天线在网络规划中增大了选址的难度。

目前北京四环及长安街已经不同程度的完成了TD-SCDMA网络的覆盖,不少人看到已经在一些楼上开辟了不少新的站址,上面立起了高大的基站天线。由于技术要求,智能天线无论在质量还是外观上都要比普通天线大不少;除了天线本身的大小,智能天线还需要额外增加功率放大器等等,这些就要求智能天线的承重面积将更大,因此更容易引起住户的注意。

更专业一点讲,智能天线是由八个天线单元的同心阵列组成,分圆阵天线(全向天线)和板状天线(或扇区天线)两种,全向天线比较典型的规格是高度约800mm,直径约250mm,重量约8kg;板状天线比较典型的规格长约1200mm,宽600mm,厚100mm,重15kg。智能天线每个扇区需要8根1/2馈线,每个基站还需要安装GPS天线一根,还包括功率放大器。因此其迎风面积比较大,重量比普通天线重,为保证天线安装安全,支撑占地面积也相应增加,布线难度也比较大。

上面这些原因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目前看到的智能天线系统比原来的普通天线更大,当然选址谈判也就更麻烦。因此,TD-SCDMA网在部署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的减小天线的大小是一个重要课题,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小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人们的喜恶和消费立场。毕竟,随着这么多年城市基站一个一个增加,辐射已经成了人们的一大心病,希望它不会成为TD的心病。

在此前,我已经反复强调过我的观点,站址的共享问题在3G的建设上必须要解决,起码要进行尝试性的解决,迈出第一步,很重要。

附TD-SCDMA智能天线结构图:
 

选址成TD建网最大心病

附智能天线效果图分别为圆阵天线及板状天线:
 

选址成TD建网最大心病
圆阵天线

选址成TD建网最大心病
板状天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