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林州雪光 |
分类: 访古 |

作为一个资深古塔爱好者,对河南古塔的相关信息自然颇为敏感,因此近来接连新发现一些河南现存古塔,这让我既惊喜又意外,惊喜的是又有新发现了,意外的是竟然还有一些古塔遗存不为人知。
在一个微信群里看人说到林州雪光寺有塔林,连忙询问更详细信息,不料却引起了对方的警惕,深怕我图谋不轨,虽然多方解释,最后的回答仍多有很保留。也罢,反正凭这条信息,我应该就能找到了。
周四,感冒刚开始好转,便踏上了林州寻塔之行,当然去一趟林州不容易,不能只去雪光寺,以前没看过的塔,这次争取一次扫完,顺便再把林州周边的也可捎带着看了。
第一站是阳台寺双石塔,这是两座有明确纪年的、建于唐天宝九年的功德塔,一座现存七级,一座现存四级,为了保护不被盗,用粗壮的螺纹钢筋焊个笼子,把塔罩了起来,看上去怪怪的。不过寺院里的人倒热情,介绍他们与塔的故事和寺院的相关故事。


离开阳台寺后,便往雪光寺赶去,导航显示有20多公里,却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心里顿时觉得路不会太好。刚一离开阳台寺,雨也下了起来,这让我更有种对未来这段行程不能把握的小紧张。行驶不久即进入山区,小雨中的山景却十分迷人,山野满眼翠绿,雨后显得更加清新,山谷里罩着一层层的薄雾,远处太行山的峰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从近到远,一层层山峰或浓或淡,真的是一副天然的山水画。道路虽然狭窄,路上并没有车辆行人,看到好景致,干脆停车在雨中静静地欣赏一番。

继续前行,路越来越窄,过一三岔路口,右边路上设有栏杆,栏杆下的水泥墩上写着“雪光”二字,于是向右拐去,行驶不远开始爬山,狭窄的道路就在悬崖边,生怕对面来车,因为可以错车的地方好远才有一处。庆幸的是没有遇到来车,可能这条路本来来人就少,再加上正值午后的雨天吧。后面的路几乎是硬着头皮向前开,不过路虽然窄,路面倒很平坦,也很洁净,路过两个小村子后,终于到了雪光寺,柏油路到这里,也便到了头。

一到村口,就看到有小庙,往前,就是小溪,水哗哗流着,冲下悬崖时,发出更大的声音,由于水小,还形不成瀑布景观。村里人很少,大概本来人口就不多,年轻人又都外出打工了吧。寺院在右边,一看就是近年进行过重建,里边没有僧人,只有一个女居士,聊了几句,大概看我不是香客,冷冷地搭了几句。问塔林,说就在村头那里。出来寺院,沿河向上去找,在河道里看到冲下来的一个覆钵体,这应该是塔身构件。想着塔林应该不远了,却一直没有看到。逆峡谷往上走了约一公里,感觉不能再走了,不应该会那么远。返回后仍没看到,决定返回村子去问,却又找不见人,当返回到断崖边时,看到一个驼背的矮个女人,问她塔林在什么地方,回答也是冷冷的,似乎有点不耐烦,说就在村子上头的河那边。
又穿过村子向上过了河道里那个覆钵处,终于看到峡谷对面土崖上的石塔一角。但土崖又高又陡,怎么上去是个问题,最后从一处缺口处,不顾湿滑攀着荆棘爬了上去。










几座石塔散落在谷子地里,石塔形制基本一样:下为单层须弥座,座上覆钵为塔身,塔身之上的塔刹基本都不存了。目前矗立着的有四座,一座躺着,田埂上,则有两个覆钵塔身及一些构件。这样,这处塔林应该是现存8座塔,5座基本完整,3座只剩构建,但从残存情况看,重新搭起来也并不难。塔身上,有塔铭,可惜的是,塔铭只有僧人名字却没有时间落款,田埂上一个残件上有字,有“崇祯”字样,但从各构件都相对巨大的情况看,似乎有元代风格,这些石塔会不会是元代和明代的都有?看来还要进行深入研究。
(注:这是去年7月走访时写的。)
后一篇:嵩山九龙潭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