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年沧桑梁家寨

(2018-03-15 18:16:48)
标签:

汝州

袁窑

梁家寨

大峪

杂谈

分类: 访古
百年沧桑梁家寨

袁窑梁家,是清末民国年间汝州北部有名的大户人家。在汝州北半县,提起袁窑梁家,上了年纪的人,大多都知道。
袁窑位于汝州北部的嵩箕群山之中,过去一直交通不便、地瘠民贫。每逢战乱,又会有盗匪流窜到这里,盘踞一方,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更弄得这里民不聊生。
清初时,梁家先祖从小熊山北的白栗坪迁到了袁窑,当时,袁窑主要为袁姓与董姓生活在村子里,董姓家境略好,梁家先祖就以给董家扛长工为生。由于勤劳肯干,加上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梁家就这样在袁窑扎下了根,后来家境也渐渐好了起来。
不知从哪代起,梁家出来一个能干的人,竟然到外面开起了煤矿。也该梁家发家,他家所开煤矿,煤好层厚。就这样,梁家迅速发达了起来,在汝州北部富甲一方,远近闻名。据传闻,梁家当年在煤矿里挣的钱,都是用毛驴驮回家的,堆在屋里高至屋梁。
与所有的人一样,梁家富起来后,就在村子里购地建房。经过多年营建,梁家在袁窑村东北部靠近土崖一带,又是挖窑,又是建房,终于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墙壁厚实高大,房屋布局严整,装饰朴实庄重。
梁家迁到袁窑之后,先后经历了清朝中后期的捻军之乱以及清末民国时期的战乱。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常有土匪前来骚扰,梁家很容易成为袭扰的目标。为防备匪患,梁家对所居住的地方,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围着自己的宅院群,建起了山寨。山寨寨门上设有岗亭。同时,还购买了兵器,将家里的丁壮也都武装了起来。
尽管如此,他们仍觉得不够安全。
清末民初,汝州乃至豫西一带土匪蜂起,刀客横行。1909年以前,曾有绿林武装董万川在汝州活动。之后,又有白朗、“老洋人”张庆等镗将,人多时,曾聚集有十万之众,穿州过县,攻城拔寨,把河南、陕西、湖北、安徽等地搅得乌烟瘴气。
百姓为了自身安全,纷纷筑寨买枪用以自保,结果有的也萌生歹意,亦民亦匪,使匪患更加严重。宣统元年,眼看战乱频繁,匪盗横行。这时,梁家的梁邦贤等人决定,在南边的回龙山上,再建个山寨。那年适逢大旱,庄稼颗粒不收,山民生活无以为继。梁邦贤很快组织数十名工匠及大量民工,就地取材,将青石挖砌成块,运到山上。民工干活管饱饭,工匠发工钱。从开工建设到峻工,历时4年,到1913年山寨正式建成。山寨取名“万安寨”,由于是梁家所建,人们习惯称之为“梁家寨”,为了区别于村子所在的寨子,称为“袁窑南寨”。
梁家寨是大峪乡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寨之一,该寨占地约3000平方米,外观呈方城状。有南北两门,南门刻“望汝”,北门刻“瞻嵩”。城墙高约8米,厚约2米,建有垛口、瞭望口、射击孔等。在梁家寨内,还用青石建起的十几孔窑洞,供人们居住生活。在寨墙顶部建有城墙便道,把四面的城墙连通起来,便于防御。还在寨内的一块巨石上,开凿出了一个大水窑蓄水。这孔水窖长2米,宽1.8米,深约2米。寨子里的人每天从山半坡的一处山泉处驮水,将水窖蓄满。战乱时,水窑里的水可保证寨内居民饮用很长一段时间。梁家同时又训练家丁,购买枪枝,以枪护寨。高大坚固的梁家寨,训练有素的家丁,加上装备的相对精良,震摄了土匪,保护了梁家的财产。
梁邦贤还重视教育,于1920年聘请登封君召举人刘何群为塾师,在赵楼村庙院设立学馆,让梁家子弟入塾学习文化知识。
1944年,日寇占领汝州,并驻扎在离梁窑不远的段子铺村。1944年12月,驻扎在段子铺的日伪军900余人企图偷袭大峪根据地,当进至袁窑西河时,被梁家武装发现,不即开枪射击,日伪军遂对梁家寨展开强攻,并不断往寨内发射炮弹,其中一发炮弹落在一个石头水缸旁,将石水缸炸了个豁口。由于山寨寨墙坚固,防守严密,日军尽管兵力占优,装备精良,仍攻不下山寨,而且包括一名军官在内,被梁家武装打死打伤多人。最后日军见攻不下梁家寨,狼狈撤退。
1945年6月,由于与驻扎在当地的八路军豫西抗日支队发生矛盾,曾一度和八路军联合抗战的梁小舟、梁叙臣叛变。梁小舟、梁叙臣与段子铺的日军及刘金岳的自卫队扫荡大峪店。当时八路军一小队驻守双石垛寨,但由于哨兵大意,直到对方进入寨内才发现,日伪军打死区十队战士4人,有4名战士跳寨受伤。后来区干队与县独立团先后赶来,从双石垛东坡向寨内攻找,战斗至傍晚,将日伪军赶回段子铺。
7月20日,梁小舟、梁叙臣勾结段子铺的刘金岳,偷袭八路军鏊子坪供给处,抢走白布300匹,灰布280匹,军服200多套。7月22日,县独立团攻克了梁家寨,将梁家家产全部抄没。后来,梁小舟、梁叙臣被镇压。从此,袁窑梁家彻底走向了没落。
1957年,大峪乡中曾经设在山寨里,方便附近村民的孩子上学,袁窑梁家成了人们口中的传说。
直到今天,那高耸于山顶的梁家寨,梁家那已经残破却高大的宅院,仍然向人们述说着过去的辉煌。到了大峪镇的靳马线一带,年纪大的人提起梁家,仍能说出很多故事。
百年沧桑,梁家的故事,是中国很多百姓生存状况的一个缩影。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安定,民众的富足,才是百姓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说来也巧,这次去汝州,本来是看鏊子坪的那棵元宝枫的,不想因走错路,看到路边有座山寨,就上去进行了考察,考察中了解到,这个山寨即是双石垛寨。在鏊子坪看过元宝枫,时已过午,朋友说袁窑有一家农家乐,可能会有饭,结果就到了袁窑。吃饭过程中,饭店主人说政府出钱对村子里的梁家老房子进行了维修。这又吸引了我们进村走访了梁家大院。而梁家寨就在村边的山顶上,看过梁家大院,自然又到山顶看了梁家寨。这样,此行阴差阳错,竟然把与梁家关系重大的几个地方全都走到了。这,也是一种缘分?
百年沧桑梁家寨
梁家南寨北门外。
百年沧桑梁家寨
南门
百年沧桑梁家寨
南门寨额
百年沧桑梁家寨
南门寨内,近处的即是从巨石上凿出的水窑。
百年沧桑梁家寨

百年沧桑梁家寨
北寨门内。
百年沧桑梁家寨
从南寨可以清晰地看到袁窑村全貌,左上角为梁家主宅区,以前曾建有寨墙,应该早于南寨。
百年沧桑梁家寨
北寨门内
百年沧桑梁家寨
寨内全景
百年沧桑梁家寨
主建筑为关帝庙,坍塌后近年重建
百年沧桑梁家寨
寨内还有个山洞
百年沧桑梁家寨
北寨门额
百年沧桑梁家寨
从河道里看袁窑村
百年沧桑梁家寨

百年沧桑梁家寨
窑洞与砖瓦房屋结合是这一带的建筑特色
百年沧桑梁家寨
从村中寨内看梁家南寨
百年沧桑梁家寨

百年沧桑梁家寨

百年沧桑梁家寨

百年沧桑梁家寨

百年沧桑梁家寨
这位老人,应该有当年梁家辉煌时的记忆
百年沧桑梁家寨
袁窑村内寨墙,坍塌地方为寨门
百年沧桑梁家寨

百年沧桑梁家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鏊子坪元宝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