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摄在甘南川北(二)——麦积山,佛的无奈

(2009-05-11 18:20:18)
标签:

麦积山

石窟

分类: 甘南川北

佛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圣灵,从诞生的那天起,就被人们敬仰、崇拜。

 

他高高在上,俯瞰大千世界,掌管万物运行,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会。

 

他为人类营造了一个精神领域的处世秩序,劝人向善是佛的最高愿望。

 

然而,有时候佛又是无奈的。自从佛被人在公元68年请入东土以来的近2000年间,历朝历代当政者或者兴佛,或者灭佛,佛在这里经历了大起大落;芸芸众生或者信佛,或者谤佛,佛又经历过大冷大热。在经历了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后,佛虽然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中,但其影响力已经远远不如过去,特别是今天他又遇到了一个无神论的时代……

 

麦积山石窟,是佛来到中国后,最早兴建的石窟之一。那时候,佛在中国遇到的一个大难题是,中国人都不懂梵文,而且大多数人都还是文盲,无法去阅读那晦涩难懂的经卷,这对于佛的普及和推广可是个大问题。但人们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一些致力于佛教事业的传道者还是很快找到了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把经文变成画,把佛塑成像,把佛教故事也用图画来表达。于是,开山凿窟,画图塑像一时大行其道。为了显示佛的庄严与高大,这些佛像又多塑造在悬崖绝壁之上,使佛让人们只能仰望、跪拜。

 

南北朝时期,是佛在中国大发展的一个时期,麦积山石窟就兴建于这个时期。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由此也可以得知,大约从有了这个名字的时候起,那个地方已经有了小麦种植了。

 

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麦积山石质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由于麦积山山体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

 

如今的麦积山石窟与其它各大石窟一样,被一群无神论者所占据,佛不再被他们所尊崇,他们想要的,是敬佛崇佛者的香火钱,是游客们的门票钱,他们美其名曰:发展旅游业。

行摄在甘南川北(二)——麦积山,佛的无奈

麦积山洞窟开凿在悬崖绝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穿云。

行摄在甘南川北(二)——麦积山,佛的无奈

从远处看,整座山像农家的麦秸垛,因此被称为“麦积山”,此山也因为石窟而闻名于世。

行摄在甘南川北(二)——麦积山,佛的无奈

俯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佛早已参透三界,看破红尘,不因像毁而悲哀,不为教兴而雀跃,始终是一付大慈大悲的表情。

行摄在甘南川北(二)——麦积山,佛的无奈

是不是长久的站立让他们感到了无聊?侍从较力,佛祖仲裁,谁输谁赢?

行摄在甘南川北(二)——麦积山,佛的无奈

麦积山之佛像与云冈和龙门在色彩上还是有所区别的,不过,其慈祥和善还是一脉相承的。

行摄在甘南川北(二)——麦积山,佛的无奈

慈眉善目,态度庄严是佛像的普遍规律。

行摄在甘南川北(二)——麦积山,佛的无奈

此佛有亲和力吧。

行摄在甘南川北(二)——麦积山,佛的无奈

被“关了紧闭”的佛,是佛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

行摄在甘南川北(二)——麦积山,佛的无奈

在佛的身上,能看到“龙”的图案,这也算是中国文化与佛的完美结合吧。

行摄在甘南川北(二)——麦积山,佛的无奈

足踏祥云,云游八极之地,俯察人间冷暖,笑看世态炎凉,多么超然的佛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