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掩埋的历史

标签:
嵩山文化周昆叔嵩山文化圈仰韶文化登封杂谈 |
分类: 嵩山 |
登封市袁村遗址是以仰韶文化为主的一处遗址,距今已约有5000年的历史了。由登封文物局一位对该遗址十分了解的科长带领,我们赶到了袁村。
遗址在少林河边一个非常明显的台地上,台地南面不远处有颍河流过,台地边缘也因当地村民取土而直立起来,因此文化堆积层非常明显地暴露在外。周教授说,上面一层颜色略浅的,是3000年以来的黄土堆积,下面的红土是仰韶文化堆积层,在这一层里,很明显可以看到有不少的红陶片。再往下,是灰色土层,有着许多的“灰坑”,还堆积散布着很多的螺丝,周教授说,这一层属于裴李岗文化层,那些螺丝应该是那时候的人们在河边捡拾螺丝吃后扔下的。
文化层里的堆积物非常丰富,我们先后发现一个很明显的陶罐,还有一个圆椎状的红色陶器,登封的文物专家说,那可能是陶鼎或者陶鬲的足,另外就是大小不等的红陶片。在这些堆积层中,不时还发现有汉砖圈成的墓穴,专家说那是汉墓。地面下也有许多的陶片,汉砖,我们还捡到了一块石斧、一块石铲,都收到登封文物专家的袋子里。
与当地文物专家研究陶片。
疑似为陶鼎的足。
陶罐。
这段土崖告诉了文物专家许多过去的历史。
灰坑。
露在外面的汉墓。
另一处汉墓。
就地取材用汉砖垒起的田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