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泰寺三塔

(2008-12-14 11:40:35)
标签:

古塔

佛塔

永泰寺

唐塔

永泰公主

嵩山

杂谈

分类: 嵩山

永泰寺为嵩山一座著名的尼僧寺院,从南北朝时起,便先后有北魏转运公主、南梁明练公主、北魏永泰公主三位皇家公主在此出家为尼。据文字记载,明练公主圆寂后,即在此地起塔埋骨,但其塔早已无迹可寻。永泰寺后原有四座古塔,民国初年,一座北魏的砖塔被国民党军队拆毁,不知是不是明练之塔。如今的永泰寺后的三座古塔,分别为唐、金、明三代所建,其中以唐塔最为珍贵。

永泰寺三塔

永泰寺三塔

永泰寺三塔

永泰寺三塔

以上四图的唐塔。

有关资料显示,永泰寺塔,位于寺院后山坡上,建造于盛唐时期,单层密檐式建筑,平面呈正文形,塔体高通24米,壁厚4.8米。青砖黄泥垒彻而成,塔的外壁敷有一层薄薄的白灰,塔身高耸,南面辟有高2.6米,宽1.74米的券门,由门要至塔室,塔室内部仍为方形空筒状,塔身11层密檐,各檐外轮廓的连线呈柔和的抛物线状,塔刹由仰莲、五重相轮组成,其精美的造型,是我国现存唐塔中的佼佼者。据碑文记载,永泰寺塔是因供奉舍利而敕建的。现已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泰寺三塔

永泰寺三塔

永泰寺三塔

永泰寺三塔

以上四图为明代肃然无为之塔,是座合葬塔。

有关资料显示,肃然、无为普同之塔位于永泰寺唐塔东北约150米处,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为喇嘛式砖塔。塔分为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基座是一个高大的六边形须弥座,高1.18米。塔身似瓶形,高2米,较低矮,正面下部与基座连接处有一青石雕造的两扇关闭上锁的石门,两扇门上各刻有乳钉25个,共计50个。门框、门楣上线刻花草图案。石门通高0.43米、宽0.3米。石门上镶嵌塔额一方,高0.55米,宽0.36米,周边线刻卷云图案,塔铭上刻《明圆寂慈恩师肃然无为讳敬果觉灵立祖普同之塔》铭文。塔顶高约3米,有粗厚朴实的五层相轮、矮石柱、俯莲盆、仰莲盆和火焰形宝珠等组成。整个塔的造型,虽然建筑工艺比较粗糙,但是线条流畅,秀气利索。由于该塔年久失修,塔基后半部分已经塌损。该塔内葬肃然、无为两位尼姑。这种一塔葬两僧尼的塔,在嵩山地区所存的塔中仅此一例。

永泰寺三塔

永泰寺三塔

均庵主塔,位于永泰寺院后约30米处,建于金大安元年(1209年)仲冬,为四边形双层砖塔,高3.5米。塔基为须弥座,周围有砖雕花纹。塔身前面辟一方形砖券门,门外沿饰砖雕花纹一周,塔室内空荡无物。塔身背面嵌有《嵩山永禅寺均庵主塔记》刻石一方。碑载北魏时期明练、永泰二公主出家前后的景况及均庵主之功德和生平。当地群众传说塔室内放有“永泰公主包骨像”,故该塔俗称“永泰公主包骨塔”。但据碑文中说均庵主“孤然已达西方去,留得真容宝塔中”的记载知,塔室内的包骨像不是永泰公主的,而是均庵主的。该塔塔刹已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