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普救寺张生崔莺莺西厢记 |
分类: 游走 |
《西厢记》里店小二的几句话,就把普救寺作了完整的介绍:“俺这里有座寺,名曰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盖造非俗: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汉。南来北往,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则除那里可以君子游玩。”
在山西永济市普救寺外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同心锁,锁上有这样一行字:“愿有情人终成眷属”,表达了人们对男女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爱情的最终圆满归宿——成为眷属。我这里将这句话作了改动,把“终成眷属”,改成了“情有所归”,是因为我觉得,只要相爱的人能够得到对方的爱,使“情有所归”,自然也是一段完美的值得歌颂的爱情。
《西厢记》的故事,对于中国人来说,基本上是耳熟能详,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更是被千古传唱,二人的结局,是最为圆满的结局:王子和公主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所有的书中,对于主人公男女“成为眷属”后,是过上什么样的幸福生活的,却都没有给予认真而详细的描述。其实,我觉得,“终成眷属”并不是男女爱情的惟一美好结局。依今天的情况来看,有多少真正爱着对方的男女并不能生活到一起,又有多少生活在一起的人没有爱情?更有许多人开始有着感动天地的爱,到后来随着环境的改变,这种爱也随之慢慢消逝。也有许多的婚外情、一夜情等爱得死去活来天昏地暗日月变色。所有的这些情,都是应该给予肯定和歌颂的,因为,情本无罪,情,是人们追求的最为美好的东西。
一本《西厢记》,改变了普救寺的命运,本来是佛门清静之地,如今被人们称之为“爱情圣地”,人们到这里来,好像烧香倒成了其次,看张生与莺莺当初在这里是如何演义了一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倒成了游览的主题。估计历代以来在这座庙里修行的僧人提起此事也是摇头兴叹、徒呼奈何了。
普救寺里一座大殿有这样一幅对联:
从情始以情终字字情句句情一章一节一回一折一本书里全写的是情西厢记里人物皆为情生真个情憾天地
慕情来惜情去人人情纷纷情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四堵墙内无处不是情普救寺里和尚也是情种好个情染境界
和尚们天天坐在这样的大殿里念弥佗,真不知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天不与人行方便,好着我难消遣,端的是怎留连。小姐呵,则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马心猿?”这就是当年莺莺所住的“梨花深院”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图中的小门,就是莺莺所住的“西厢”
为了“饱看一回”莺莺,张珙向主持要了一间厢房“读书”,条件是“也不要香积厨,枯木堂。远着南轩,离着东墙,靠着西厢。”这就是张生所住的“西轩”。
当年张君瑞一介文弱书生,为与莺莺相会,竟然翻过了这堵高墙。我在这里不过是做做样子,因为里面并没有我要追求的莺莺。
美好的爱情自然为人们所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