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从一个博客里看到的,先看看说这话的人在说这句话时给自己的理由吧:
“人生总有目标。作为一个职业投资者,我的目标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赢利,同时享受成功的快乐。在1300点上方,启动10万元的实盘帖,争取用八年时间升值到一个亿。理论上,八年一个亿似乎还是有可能的。如果每月赢利7.5%,那一年后就增长为原来的2.38倍,8年后就增长为原来的1029.45倍,10万元也就成了1.02945亿元。但实际上,随着资金量的增加,将不得不进行组合投资以规避单一投资带来的巨大风险,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单位时间内的投资收益率下降。所以,在行情好的时候要尽量多赢利,在开始阶段要尽量做到每月高赢利,这样才能降低组合投资阶段赢利的难度。”
“八年赚到一个亿”,开始看到这句话时,我的感觉可能和你现在看到的一样:不可能!狂妄!吹吧!然而事后再认真分析一下,感觉就不太一样了:凭什么就不能实现呢?我认为他能够实现,理由如下:
其一、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八年赚上一个亿,我没有想过,相信很多人没有想过。如果你根本就没有想过,那么估计你基本上就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除非真的从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让你拣到了,但即使如此,那只是你拣到的,并非你赚到的。而他想到了,他把这件事当成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目标。世界上什么事都不怕,最怕人生没有目标。当一个人树立下一个坚定的目标后,剩下的就是如何围绕着这个目标去奋斗了。所以,他就比我们有实现这个目标的思想基础了。
其二、还有一句话,叫“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有了这个目标后,他就会去围绕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准备。许多时候,我们从开始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在开始阶段就认为事情太难,目标太高,而轻易地放弃了,结果自然也就做不到了。这样我们可能失去了许多的机会,也失去了许多可能达到的、比你现在的处境更高的目标。于是我们就会自甘平庸地一直这样生活下去,还美其名曰:甘于淡泊,平安是福,无欲则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有这些,都是阻止我们去追求更高目标的拦路虎,是消磨人的意志和追求的致幻剂,当这些思想在你的头脑中占居主要位置的时候,一个人也就基本上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了。这个人则不同,他是有准备的,他在树立下一个目标后,开始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研究,去追求。这就为他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可能。
其三、他应该有执着的劲头,前面我在一篇文章里说到了人的“癖”,如果一个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为着一个目标去追求,去拼搏时,那么,他离那个目标的距离就近多了。他会从这样的拼搏中汲取到很多的经验教训,也会在拼搏中学到更多最新的知识,最有效的办法,从而为实现这个目标得到更多更佳的途径。
其四、也许他到时候不能实现“赚到一个亿”的目标,但相信他为此去努力了,去奋斗了,他的收获也将是很大的,总比没有目标瞎闯乱摸要好无数倍吧。
我们平时爱对比,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谁和谁原是同班同学,看现在,一个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另一个还在为一日三餐发愁;或者会说,谁和谁原是同班同学,现在一个已经是中央或者省部级高官了,一个现在还是一般的办事员。
当听到这样的话时,人们习惯并容易被人接受的解释是:人比人得死,物比物得扔,各有自的活法,有个好的心态就行了。这样的话去安慰那个处于弱势的人固然没错,然而,如果真正去追究一下,为什么一个已经做到高官,另一个还是办事员?为什么一个已经是百万富翁,另一个还是穷光蛋?这里面固然有资质的不同,环境的不同,机遇的不同有关,但难道说就与开始时没有一个大的目标,或者没有为一个大目标去努力去奋斗有关吗。
所以说,以后再遇到事情时,应该有这样几个问题来问问自己:我有这样远大的目标吗?我为这个目标去奋斗了吗?我有正确的途径和办法吗?遇到挫折或我继续坚持下去了吗?我顶住了各种压力了吗?
如果能做到这些,相信与实现你的目标已经不远了!
“人生总有目标。作为一个职业投资者,我的目标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赢利,同时享受成功的快乐。在1300点上方,启动10万元的实盘帖,争取用八年时间升值到一个亿。理论上,八年一个亿似乎还是有可能的。如果每月赢利7.5%,那一年后就增长为原来的2.38倍,8年后就增长为原来的1029.45倍,10万元也就成了1.02945亿元。但实际上,随着资金量的增加,将不得不进行组合投资以规避单一投资带来的巨大风险,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单位时间内的投资收益率下降。所以,在行情好的时候要尽量多赢利,在开始阶段要尽量做到每月高赢利,这样才能降低组合投资阶段赢利的难度。”
“八年赚到一个亿”,开始看到这句话时,我的感觉可能和你现在看到的一样:不可能!狂妄!吹吧!然而事后再认真分析一下,感觉就不太一样了:凭什么就不能实现呢?我认为他能够实现,理由如下:
其一、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八年赚上一个亿,我没有想过,相信很多人没有想过。如果你根本就没有想过,那么估计你基本上就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除非真的从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让你拣到了,但即使如此,那只是你拣到的,并非你赚到的。而他想到了,他把这件事当成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目标。世界上什么事都不怕,最怕人生没有目标。当一个人树立下一个坚定的目标后,剩下的就是如何围绕着这个目标去奋斗了。所以,他就比我们有实现这个目标的思想基础了。
其二、还有一句话,叫“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有了这个目标后,他就会去围绕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准备。许多时候,我们从开始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在开始阶段就认为事情太难,目标太高,而轻易地放弃了,结果自然也就做不到了。这样我们可能失去了许多的机会,也失去了许多可能达到的、比你现在的处境更高的目标。于是我们就会自甘平庸地一直这样生活下去,还美其名曰:甘于淡泊,平安是福,无欲则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有这些,都是阻止我们去追求更高目标的拦路虎,是消磨人的意志和追求的致幻剂,当这些思想在你的头脑中占居主要位置的时候,一个人也就基本上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了。这个人则不同,他是有准备的,他在树立下一个目标后,开始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研究,去追求。这就为他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可能。
其三、他应该有执着的劲头,前面我在一篇文章里说到了人的“癖”,如果一个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为着一个目标去追求,去拼搏时,那么,他离那个目标的距离就近多了。他会从这样的拼搏中汲取到很多的经验教训,也会在拼搏中学到更多最新的知识,最有效的办法,从而为实现这个目标得到更多更佳的途径。
其四、也许他到时候不能实现“赚到一个亿”的目标,但相信他为此去努力了,去奋斗了,他的收获也将是很大的,总比没有目标瞎闯乱摸要好无数倍吧。
我们平时爱对比,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谁和谁原是同班同学,看现在,一个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另一个还在为一日三餐发愁;或者会说,谁和谁原是同班同学,现在一个已经是中央或者省部级高官了,一个现在还是一般的办事员。
当听到这样的话时,人们习惯并容易被人接受的解释是:人比人得死,物比物得扔,各有自的活法,有个好的心态就行了。这样的话去安慰那个处于弱势的人固然没错,然而,如果真正去追究一下,为什么一个已经做到高官,另一个还是办事员?为什么一个已经是百万富翁,另一个还是穷光蛋?这里面固然有资质的不同,环境的不同,机遇的不同有关,但难道说就与开始时没有一个大的目标,或者没有为一个大目标去努力去奋斗有关吗。
所以说,以后再遇到事情时,应该有这样几个问题来问问自己:我有这样远大的目标吗?我为这个目标去奋斗了吗?我有正确的途径和办法吗?遇到挫折或我继续坚持下去了吗?我顶住了各种压力了吗?
如果能做到这些,相信与实现你的目标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