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完美末日》:凝聚态物理学家的超凡想象
文/王麟
http://s14/mw690/001CfKs7ty6WxBeBYLjbd&690读完刘洋博士的短篇科幻小说集《完美末日》之后,情不自禁仰天长叹,站在凝聚态物理前沿的学者或者科学家一旦写起科幻小说来,实在是太“可怕”了,简直就没有其他科幻作者的活路了。这种“可怕”之处表现在,小说的硬科幻内核信手拈来,水到渠成,毫无违和感。作者有能力站在物理学科的最前沿,用最炫目的理论构架出最烧脑的科幻故事。物理学本来就是非常有魅力的一门学科,也是优秀科幻小说稳固的基石,本书作者在科学与幻想之间凌波微步,游刃有余,身姿潇洒,文字和构思充满了一种钢铁般的力量和硬度,相信只要再多加修炼,定能成一流高手。读他的小说,已经隐隐地感觉到有帝王般的霸气。
http://s15/mw690/001CfKs7ty6WxAVAVX05e&690这部名叫《完美末日》的小说集共收录了作者14篇科幻小说,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该社“九天图书”系列科幻图书的一部,小说短则不足千字,长则数万有余,绝大多数读来令人不忍释卷。本书起名“完美末日”,已经暗示了小说的核心主题离不开“末日”二字。
http://s11/mw690/001CfKs7ty6WxB5aSDgfa&690与《2012》等大秀视觉特效的科幻大片不同,刘洋的小说会让读者享受到高端思维那种触电般的战栗感,这是科技工作者对宇宙冷酷规则诗意的表现形式,是浩淼宇宙空间璀璨微波辐射图景的文字展示。虽然书写的是末日景象,却能够强烈感觉到灾难背后有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在为扭转乾坤、拯救世界而发力。
http://s9/mw690/001CfKs7ty6WxBjZVcAd8&690对于科幻小说而言,末日题材多年来一直盛行不衰,从天地大冲撞,到地球反击战;从末日崩塌,到磁极倒转;从侏罗纪世界,到太空异形;从哥斯拉怪兽到环太平洋的机器战士。人类总是乐此不彼地在银幕上成百上千倍放大内心的恐惧,以迎合观众猎奇的心理,末日题材长盛不衰,总能说明很多问题。
http://s10/mw690/001CfKs7ty6WxBltSid49&690然而,我们也早已经发现,这类末日题材小说或者电影再层出不穷,匮乏的想象力已经犹如癌症在侵蚀着肌体,不管小说文字写得多美,不管电影特效做得多逼真,每个人看到小说和电影的开头,大都已经知道了结局。这就是平庸带来的无聊和无趣。
http://s12/mw690/001CfKs7ty6WxBmPDKP5b&690但是我们在《完美末日》里看不到想象力的匮乏,找不到我们熟知的那些毁天灭地的灾难元素。刘洋对末日的想象超出了大多数人的熟知的概念范围。比如,在《勾股》中,他描写了一艘外星飞船遭遇了灾难解体。解体原因是什么?是掉了螺丝钉?还是丢失了弹簧垫片?都不是,真相让我们大吃一惊,是不同宇宙之间的数学规律偏差导致了灾难。在我们的宇宙中,毕达哥拉斯定理数学表现形式是a2+b2=c2,然而这艘误入我们宇宙的外星飞船是根据完全不同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制造的,每个数据都有一点偏差。这种带有数据偏差的定理在外星宇宙完全适用,但是到了我们的宇宙,定理就开始失效,飞船因此灰飞烟灭。
http://s3/mw690/001CfKs7ty6WxBnPsY272&690《单孔衍射》的想象力更是惊人,作者将单孔衍射的物理现象移植到时间旅行中,创造出了时空旅行实验遭遇时间屏障的故事。随着毁灭性的时间屏障步步紧逼,世界即将崩溃。在关键时刻,科学家通过单孔衍射方式,从时间屏障中钻了一个洞,将整个时空包括所有人和万物都投射出去,让时间重启,世界得以幸存。除了这篇小说之外,精彩的篇章还有《二维战争》、《时振》、《昆仑》等,每一篇都是构思绝妙的佳作。
http://s7/mw690/001CfKs7ty6WxBoLAyOa6&690刘洋作为凝聚态物理学在读博士,将其专业知识与超凡的想象完美融合,令人耳目一新。相信随着作者文字更加娴熟,故事更加精巧,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第二个大刘一定会横空出世。(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