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块玉米地旁边,看见了几株蓼吊子。
http://s5/mw690/001CfD0gzy6Tpvsiv1ad4&690
小的时候,听姥姥讲过一个中国传统版的“大灰狼”的故事,那故事说,大灰狼从山里下来,化装成老太婆,到一家人家里,那家人家大人不在家,家里有四个孩子,分别叫门插棍、小锁儿、板升儿、钌吊儿。大灰狼搂着孩子睡觉时,便开始吃孩子门插棍,吃手指头的时候,声音像嚼胡罗卜,让钌吊儿听到了,便跑出去找来猎人,打死了大灰狼。
这故事与后来看一的外国的“小红帽”的故事,如出一辙。
但是那时候不知道这“钌吊儿”与在庄稼地里看到的“蓼吊儿”的区别,就以为那个孩子就是这种开红花的植物,所以把对那个孩子的崇拜转移到了这种植物身上了。
所以,后来好长时间我都不忍心在庄稼地里把这个蓼吊子拔下去,甚至有点喜欢它的存在。
http://s1/mw690/001CfD0gzy6TpvsvkE8b0&690
其实,在我的家乡的土话里,“钌吊儿”指的是一种在开窗户的时候,为了不使风把窗户刮得乱响或是刮坏,而制作的一种小五金工具,严格地说它应该是对才是,一边是一个如希腊字母“欧姆嘎”一般的小铝圈儿,一边是一个小圈儿上连接一个长长的铝棍儿,这棍儿的一端有一个勾儿,开窗户的时候,把这个勾儿与那个“欧姆嘎”划上,这样窗户便固定住了。
当然,那时候的窗户框与窗户,基本上都是木头做的。
但是有时候也把箱子或是柜子上的“鼻儿”也称儿“钌吊儿”——这种“鼻儿”往往是为了用锁头把箱子锁上用的。
http://s15/mw690/001CfD0gzy6TpvsQ7qS9e&690
后来,知道了这两种东西根本不是事的时候,便努力地想,家乡的人是怎么把这植物与那金属的物件联系到一起的呢?想来想去,还是想不明白。
下面这几片是去年拍到的。
http://s10/mw690/001CfD0gzy6TpvsRa8919&690
不明白归不明白,但是这种植物红红的花儿,还是让人看了心情特别好。
http://s11/mw690/001CfD0gzy6TpvrVGvo0a&690
下面这片,不是蓼吊子,但是它的朋友,叫“老苍子”,这老苍子与蓼吊子,是黄豆地里最难去除的两种杂草。
蓼吊子长成了后,枝干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刺,一不小心,弄得身上全是刺,痒痒的,可难受啦。
那老苍子呢,结成的小果浑身都是刺!
乡下人有个谜语:不大不大,浑身是把(儿)。便是指的这老苍子的果实。
最让人讨厌的是,它的比重与黄豆粒几乎差不多,秋收之后它掺在黄豆里,用扬场的方法,用簸箕簸,根本分不开。后来有人想了个好办法,用毛绒绒的衣服去粘,倒能把老苍子分离出来了,但是粘到衣服上又摘不下来了……
直到兵团的时候,在连队里看到了用农药灭草,也怪,那药一撒进去,没有三五天,蓼吊子全卷屈着枯萎了,黄豆却长得郁郁葱葱。但是,那药,就是消灭不了老苍子,为什么呢?到现在我也不明白。——这可是四五十年前的事儿了。
北大荒怕是全国最早使用农药与化肥的地方。
http://s15/mw690/001CfD0gzy6Tpvsh2weee&690
唉,这一杆子,支得太远了。
还是看这蓼吊子吧,红彤彤的,多好看,像屯子里的大妞,穿着一件大红袄。
http://s8/mw690/001CfD0gzy6TpvtgipNb7&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