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佳木斯的记忆之十一----四丰山

(2012-11-01 08:35:48)
标签:

四丰山水库

佳木斯

绿川英子

《雷锋之歌》

北大荒

分类: 往事随风

 

 四丰山,如果光讲这座山,几乎没有什么故事,这座山太小了,严格地说只能算是个丘陵,连叫山都抬举它了。但是这座小山包儿对于佳木斯的人来说,又是十分重要的。这座山之所以出名,倒不是这山如何好,而是在它的附近有一座水库,这水库便叫四丰山水库。http://s7/mw690/584bbc74hcd64769e9076&690

 在佳木斯,有一条小河,河的名字很有趣,叫“王三五河”,一般的佳木斯人都知道它是从和平大队那边流过来的。经过六中后顺着胜利路往东淌去,最后流进了松花江。

 但是好多人不知道,四丰水库便是在王三五河的上游,之所以有了王三五河,才有了四丰山水库;有了四丰山水库,四丰山才出了名,四丰山出了名,才成为佳木斯的一个很重要的旅游景点;当然,它之所以成了旅游景点,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里埋葬了一位日本女人。这位日本女人,便是绿川英子。

 当然,与她埋在一起的,还有一个中国人,刘仁。

 所以也可以说,是绿川英子使四丰山出了名。

 绿川英子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四海,却是因为另外一个女人,值得佳木斯自豪的女作家,张雅文。没有张雅文把这段故事写成书,(后来又改编成电视剧)世界上能知道有这么个日本女人的,不会很多。

 http://s9/mw690/584bbc74h7af07147a358&690绿川英子原名长谷川照子,绿川是她后来到中国后的名字。现在看来,她应该是日本人里的另类。她跟着中国人刘仁,撇家舍业跑到中国来反对日本人侵略中国,用中国人的话说,她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但是我不知道,现在的日本人,怎么看她?

 真是老天不公,这么好的一位国际主义战士,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走过了35个年头, 1947114绿川英子在佳木斯逝世。3个月后,她的丈夫刘仁也因病逝世。

 这绿川英子夫妇就安葬在这四丰山的烈士公墓里。

 四丰山也因此也成了佳木斯的一个极重要的地方,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每逢五四节或是清明节,佳木斯的一些单位便多有组织青年人或是少先队员到这里祭拜。当然,祭拜也不是唯一的目的,顺便踏踏青或是搞点后来叫野游的活动,也是顺理成章的,领导们不会有什么异议。我记得有一年,东北农垦总局机关团委便组织团员及一些青年到四丰山过五四青年节,在那里还开了个青年人的诗歌朗诵比赛,在这次比赛中我背诵了一段《雷锋之歌》,后来奖励给我一条白毛巾。

 更多的时候去四丰山旅游,最好是选择在夏天,在烈日炎炎的时候到这里寻找一份清凉,也是人们心仪的事儿,当然也可以在这宽阔的水库里游泳,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只是后来在佳木斯兴起了一种“闷鱼”的方法,几乎毁了这个极好的游泳场所。这“闷鱼”便是用当年极流行的玻璃瓶罐头的瓶子,在瓶口扎上一个胶皮剪成的单向阀,用细绳子拴好,瓶子里放上玉米面做成的诱饵,丢到水库里或是松花江里,那些寸把长的小鱼游进瓶子里吃饵料,便再也钻不出来了。据说一天下来也可以弄上三五斤鱼呢。但是这玻璃瓶儿也经常被摔破,时间一长,近岸的浅水里便留下了很多玻璃碴子,时不时地把游泳的人有脚心划个大口子,鲜血直流。所以在四丰山水库的岸边,也经常能看到呲牙咧嘴的游泳者,也是四丰山水库的一道风景线。http://s7/mw690/584bbc74hcd646e561476&690

 早年间四丰山水库是不通公共汽车的,去旅游的或是叫野游的多是单位组织去,由单位出车,若不然便是三五个好友自行组织骑自行车去,好在路也不远,正好活动一下筋骨。我家后来住在西南岗的经济学校院里,本来距这里就不远,所以那些年,时不时地骑着车去玩一圈,也是很惬意的事儿。

 记得有一次我妻子的单位“向阳印刷厂”组织全厂的人到四丰山野游,还特地叫我去给他们拍照片,这时候彩色照片已经很时兴了,我买了四个胶卷儿,拎着我们科里的一台“美能达”去的,给他们当了一天的摄影师,我才知道给女同胞拍片片是何等的艰辛:她们总在不停地翻来覆去地互相换衣服穿,我只好在烈日下耐心的等待着,等换好后再出来摆姿势,拍几下后,便又回去换衣服,再拍。我真的不知道女人们对衣服是如此的偏爱。

 回来之后,先是每张底片洗印一张样片,捎到厂里让同胞们看,然后登记谁要哪一片,再登记数量分底片,做好记录后交给图片社再洗印,一共洗好小片(佳木斯管这种叫4寸的)一千多张,大片(这种叫6寸的)也一百多张。洗回来后再分拣,标上每个人的名字,那一次,足足忙了一个多星期。不知道这些朋友们的家中,可还曾有保存这些片片?

 后来,到四丰山去的次数多了,也腻了,兴致已经不在“野”也不在“游”了,而是找个能住宿的地方,打上一宿麻将,变成了许多人的追求,旅游的地点也随之往外发展,越来越远,东格木、西格木还有苏木河、敖其或是卡伦、土龙山都成了旅游的目的地,不过后来的趋势却是变了味儿,到这个时候,我的兴致却没有了,多数时间不参加了。

 去年,我回友谊农场去,乘车从高速公路上路过佳木斯的时候,刚好从四丰山附近经过,看着那苍翠的小山包儿,好像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了,好像那跟前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修了一座庙宇似的东西,我就在想哦,四丰山,怕是也逃脱不了凡俗,变成了不知道什么人的摇钱树。只是长眠在这里的绿川,可曾安宁?

http://s5/mw690/584bbc74hcd647448e0f7&690

                           (图片来自网络,特此向原作者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