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省名命名的大学 PK
以省会命名的大学
1. 河北省:河北大学 vs
石家庄学院,河北大学胜
2. 山西省:山西大学 vs
太原学院,山西大学胜
3. 辽宁省:辽宁大学 vs
沈阳大学,辽宁大学胜
4. 吉林省:吉林大学 vs
长春大学,吉林大学完胜
5. 黑龙江:黑龙江大学 vs
哈尔滨学院,黑龙江大学胜
6. 江苏省:江苏大学 vs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完胜
7. 浙江省:浙江大学
VS 缺杭州大学
8. 安徽省:安徽大学 vs
合肥学院,安徽大学胜
9. 山东省:山东大学 vs
济南大学,山东大学完胜
10. 江西省:缺江西大学
VS 南昌大学
11. 福建省:缺福建大学
VS 福州大学
12. 河南省:河南大学 vs
郑州大学,郑州大学略胜
13. 湖北省:湖北大学 vs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完胜
14. 湖南省:湖南大学 vs
长沙学院,湖南大学完胜
15. 广东省:广州大学 VS
缺广东大学
16. 海南省:海南大学 VS
缺海口大学
17. 四川省:四川大学 vs
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完胜
18. 贵州省:贵州大学 vs
贵阳学院,贵州大学胜
19. 云南省:云南大学 vs
昆明学院,云南大学完胜
20.
陕西省:
21. 甘肃省:
兰州大学
22. 青海省:青海大学
23. 西藏
:西藏大学
四个直辖市的大学
北京市:北京**大学
VS 中国**大学
上海市:上海**大学
天津市:天津大学
重庆市:重庆大学
这5所大学“好委屈”,
以省份命名,却不是国家“211工程”
我国教育经过多年发展,高校建设成效显著,涌现出一大批“好大学”。随着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推进,国内还会有出现更多优秀高校,这些院校很可能超越其他老牌名校,成为高校中的后起之秀。
在国内,一般以省份命名的大学都不差,比如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这些大学能够以省份命名,可见当地重视程度之高。但是国内还有几所以省份命名的大学,这些大学名气很大,但只是双非院校,确实“好委屈”。
国内省份命名的五大高校
黑龙江大学:在国内高校中属于老牌高校
这所高校于1941年成立,距今已有近八十年历史,在国内高校中属于老牌高校。黑龙江省高校建设并不差,省内知名院校很多,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哈工大、哈工程等,这些高校实力很强,省内有四所211高校,黑龙江大学很遗憾,未能入选。
湖北大学:学科体系建设相当完善
这所高校前身是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后来经过重组与合并,湖北大学成立。经过多年发展,湖北大学学科体系建设相当完善,此前又成立了好几个学院,感兴趣的考生可以提前关注招考信息,但是这么优秀的一所高校,居然只是双非。
江苏大学:历史悠久,三江师范学堂是其前身
江苏省名校很多,比如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这些高校的光环远远盖过了江苏大学。这所以省份命名的大学与省内其他高校相比,要逊色一些。江苏大学历史悠久,三江师范学堂是其前身,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河北大学:学科实力明显提升,知名度也非常高
在211工程院校评选中,最终211工程院校的头衔被河北工业大学摘得,河北大学遗憾落选。这所高校前身是天津工商大学,后来经过高校改组之后,成立了河北大学。不顾现在河北大学经过多年发展之后,学科实力明显提升,知名度也非常高。
山西大学:全校一共有68个本科专业
这所高校同样以身份命名,在当年211工程院校评选中,遗憾败北,最终太原理工获此殊荣。山西大学历史悠久,山西大学堂是其前身,距今有百年历史。全校一共有68个本科专业,虽然地处西部,报考考生很多。
中国这3所大学,直接以省冠名,
却不在省会,也影响到其发展
熟悉中国大学分布的朋友,或许都知道,一般而言,直接以省冠名的大学,其校本部,一般都在省会城市。
举几个例子或许就非常清楚了,比如说,四川大学的校本部,在四川省会成都市;比如说,湖南大学的校本部,在湖南省会长沙市;比如说,山东大学的校本部,在山东省会济南市;再比方说,安徽大学的校本部,在安徽省会合肥市。
不过也有特殊的情况存在,比方说下面我给大家讲的这三所大学,虽然其大学的名字,是直接以省来冠名的,但是这三所大学的校本部,却不在省会城市,而是在下面的地级城市。
究竟是哪三所大学呢?下面,请紧随我们百家号:学习充电,一起来看看。
1:江苏大学
众所周知,江苏省,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但是你知道吗,江苏大学的校本部,并不在省会南京,而是在下面的地级城市镇江市。这个常识,相信对许多咱江苏本地的朋友来说,应该都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对于外地朋友来说,却不一定知道。
曾经,我就有一位朋友,误认为江苏大学,在南京。我说不仅江苏大学的校本部,不在南京,江苏大学的任何一个校区,都不在南京,全部在镇江。
朋友问:为什么会这样?我说: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其实,在很多年前,江苏大学最早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确实在南京,但是,后来,随着学校机构改革,1961年的时候,当时的南京农业机械学院,迁到了镇江。
来到镇江后,彼时筹建的南京农业机械学院,随之改名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它,正式落脚镇江。后来,到2001年8月的时候,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江苏大学。
如今,一晃眼,几十年过去了,江苏大学一直在镇江。即使后来许多大学纷纷在异地建立新校区,江苏大学也没有跟风,而是踏踏实实地扎根镇江。
2:河北大学
其实,不仅江苏大学如此,河北大学,同样如此。
河北大学的校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1年创办的天津工商大学。当时的校址,就在天津,1960年的时候,才更名为河北大学。1970年的时候,彼时的河北大学,正式前往河北省保定市。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河北大学,落脚在保定市,成为保定手上的一块宝贝。如今的河北大学,是河北省重点支持的综合性大学,已经有三个校区了。但是,这些校区,均在保定市境内,并没有涉足省会石家庄。
3:河南大学
而在隔壁河南,著名的河南大学,其校本部,同样不在河南省会郑州,而是在河南开封。与上述两所大学不同的是,河南大学,一开始就在开封。
其校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林伯襄先生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古城开封清代贡院旧址创办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00多年来,河南大学,数易其名,但是,最终还是保留了现在这个名字。如今的河南大学,其校本部,依然还在古城开封。
不过,后来,河南大学,又在省会郑州市郑东新区,开设了一个新校区——河南龙子湖校区。这算是河南大学异地办学的一个开始,不知道未来的“河大”,是否还会继续在异地开疆拓土,我们拭目以待。
国内高校众多,各大高校如何提升实力?结合自身所在省市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中国高校,要想在相互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把握如下四个基本规律,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四个基本规律是:1.
得规模者得发展,只有做大才能做强;2. 得人才者得发展,必须积极引进院士、长江等学术带头人,才能获得快速的发展;3.
得资金得靠山者得发展,好大学是用金钱砸出来的,充足的经费支持是学校发展的保障;4.
抓科研者得发展,高校排序更看重各学校科研实力,国际权威期刊论文、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级科研大奖,缺少这些硬指标不可能成为名校。
另外,在制定高校发展规划时,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现实出发,制定有效的、科学的发展规划。现如今高校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发展规划不切实际的高校在全国高校的角逐中会败下阵来。
国内正在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很多高校后来居上。一些老牌985以及211高校如果不制定合理的规划,很快就会被这些后起之秀赶超,名校光环也会逐渐暗淡。高校之间的竞争关系有助于高校发展,发展规划不合理怎能在竞争中取胜?
大力发展特色学科,以此提升影响力
双一流学科建设正在推进,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建设本校特色学科,以此提升影响力。拥有特色学科的院校在该领域拥有话语权,特色学科的发展也会推动高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各大高校不能忽视了自身长处,应积极发展特色学科。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实力
高校之间不应该是封锁的闭环,要加强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实力。学术交流意义重大,有助于高校学科建设,让高校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学术交流不仅限于国内,还要积极走向世界,与国外知名高校进行合作。
高校学术交流的形式很多,可以彼此派驻留学生,给学生更多交流机会。还可以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让高校中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面对面进行交流,能提升高校之间的“感情”,也能促进学科的发展与完善。
选个富爸爸,在学科建设上也有更多的资金支持
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对于高校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现如今,高新技术企业众多,这些企业需要技术支持,与高校合作是提升企业创新力的重要方式。高校的技术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形式进行转化,企业也能获得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
企业与高校合作之后,高校在学科建设上也有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特色学科的发展,除此之外,校企合作有助于帮助学生就业,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不用为就业发愁。出色的人才进入企业,也会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提升院校的影响力
学生的综合素质反映出高校的办学水平,高校不仅要提高本校的学科建设,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作为高校,最本质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高校建设过程中不能本末倒置,要明确自身职责,全方位培养学生。
在高校中,可以针对学生,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不仅要培养优秀人才,还要培养能力与素质水平一般的学生,让更多高校学子有成长成才的机会。高校人才辈出才能提升院校的影响力。
结语:国内这几所大学虽然以省份命名,但只是双非院校,不免有些遗憾。高校建设对于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国内高校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强学科建设,着重培养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从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