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次数据的统计方法思考
国家和省市旅游人次数据,近期一直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因为“纵向不可加”、“横向不可比较”屡受批评,个别人还嘴硬死撑到底,这不国家统计局也开始约谈了。
细细品来,旅游人次数据还是能做到比较准确的统计,笔者认为采用分层次统计法,统计本来就须遵循分层法进行,这也是许多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思维。笔者近20年前经历数月,做过3万多条数据统计分析处理研究,也是用了分层次法处理的,同样,旅游数据也可以采用分层统计的办法,这样的数据更具体有现实意义,笔者也参考了业界专家的看法,综合表述如下:
一、区别国内游客及国际游客:
国内游客并不复杂,国际游客有点复杂,需要具体区分国外人入境游客、港澳台游客,不能把港澳台游客也统计为国际游客,依理依情依法都说不通。详细办法在此不作讨论,这需要专业队伍深入研究,形成科学合理的办法。
二、国内游区分一日游及过夜游,更有意义。因为两者对经济的贡献大小完全不同,过夜游需要长距离的交通及住宿,交通及住宿的花费往往是占旅游消费的重头,票门等在当地的消费占小部分。
一日游:以城区游、城郊游、乡村休闲游等为主,不必住宿,这一部分的游客占相当份量。一日基本以本省(市、县)为主,原则上一人出行当天只作一人次统计,无论游客一天游玩了几个景区或休闲点也只作一人次统计,因为其消费只在这一天发生,一般消费不也会太高。否则,出现在多次被统计的可能,一位游客在本区域内一天参观游玩3-6个点是正常的,按老办法统计,可能会被统计几人次也是正常的。
过夜游:以一人出行一个旅游周期为一人次(或按人天统计),按其出发到回程的一个完整周期为一人次(或N人天,N为天数),这样的数据才有更真实的经济统计意义,才可以作为经济研究参数。例如,某个节暇期一位游客离开本省(市、县)并在另一省(市、县)的当地住宿几天为一人次(或几人天,几为天数),否则,也可能会被扩大6-9倍人次很正常。
三、以各省(直辖市)级统计为基准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按本省区,分一日游、过夜游分别作统计;各省(直辖市)只作进入各省(直辖市)的游客统计,不作本省(直辖市)居民去外省(直辖市)旅游人次的统计,即全国实行单向出游统计,否则,重复统计,也产生混乱。
以各省(直辖市)的单向统计,全国这样的数据之和才有意义。过夜游也包括本省(直辖市)内居民的过夜游人次,原则上也只以一人一个旅游周期为一人次(或几人天,几为天数),即本省(直辖市)居民在离家外出游玩一次(从离家到回家为一个周期),无论其到过本省(直辖市)内几个景区或游玩点并住宿几天,也只算一人次(或几人天,几为天数),这样的人次统计才能体现旅游经济带动功能。
四、其他情况
以上统计方法主要是针对短期的节暇日旅游人次统计用,避免产生重复统计。
非节暇日的少数人的长期旅游数据的统计可以以进入一个省(直辖市)旅游到离开这个省(直辖市)的连续的一个周期为一人次(或几人天,几为天数)。
以纯工作出差为目的与旅游行为无关的出差行为不作为旅游人次的统计,因为这一部分数量不小。以交通数据为技术基础可能最可靠,辅之通信工具作为参考。以上仅为笔者的分析思维,仅抛砖引玉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