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挖空的兰州大学,谁来救?

(2020-04-29 16:06:19)
培养的19名院士只留下一名,
被挖空的兰州大学,谁来救?

       人才之争古已有之,秦国先从楚国挖来商鞅,然后采纳商鞅变法,广纳六国贤士广泛加盟,然后出兵打败楚国,有了后来的统一天下。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才之争则变得更加激烈和重要。不仅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人才竞争,即使在城市之间也在进行着人才竞争。例如,深圳、杭州、苏州等,通过人才竞争获得发展优势,先后超越很多城市。

       为了争夺人才,我国很多城市都打出了不惜一切代价,聘请高层次人才的口号。把人才竞争看成是其打败别人,获得优先发展的重要举措。上面说的是大道理,如果把人才争夺缩小来看就更加容易了,比如把人才争夺缩小到高校之间。得人才者得发展,失人才者往后退。

       隔一段时间一些权威机构都会出版一些高校排名,经过几十年的刷新,有很多地方高校脱颖而出,比如深圳大学、广州大学、青岛大学等。当然,也有很多高校滑落巨大,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等。这里我重点说一下兰州大学,它可是困于地区经济,人才流失最严重的高校。

       提起兰州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西部、偏远、河谷。在兰州有所世界知名高校兰州大学,即使兰州大学为知名985,肩上扛着双一流高校的光环,却还是抗不住地域的限制。近20年来兰州大学的退步真是相当严重,其最主要原因就是人才流失。

       根据兰州大学的统计,仅在2000年到2004年的几年间,该校共流失副高职称以上人员近40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科带头人。自己所培养的19名院士最终只留下了一位,在人才严重流失下,昔日声名显赫的兰州大学也变得黯然失色。

       兰州大学流失的人才大部分都被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顶级高校挖走,现在正成为这些名校人才的输送地。在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郑强教授的演讲中,他曾表示目前浙江大学的很多系主干人才都是从兰州大学过来的。兰州大学原校长李发伸曾在一个公开场合说,一所知名大学的人事处处长到兰州大学考察,这位处长明确告诉他:“听说兰大有一些不错的科研人才,我们这次就是来选人的。”

       不仅是顶尖大学挖兰州大学的人才,就算是其他211高校也来挖,例如,河南大学挖走了兰州大学一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挖完了院士就来挖青杰和长江学者,这些也挖完了就去挖系的骨干教授。随着双一流项目的兴起,各高校的人才之战还在继续,兰州大学之难还没有得到解决,人才的流失也还在继续。

       那么,被挖空的兰州大学谁来救呢?笔者认为,作为最早的一批13全国重点高校之一,兰州大学的实力也是有目共睹。说它是优秀高校、顶尖高校也无人反驳。即使在人才高度流失的情况下,兰州大学还做出来了傲人的成绩。如果这样一所大学沉沦,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也是一种损失,如何去挽救这样一所超级985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第一,兰州大学需要自救。中西部地区高校人才流失当前已经成为大趋势。南方地域条件好,人才流向那边也在情理之中。兰州大学要做的就是通过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一边去吸收新的人才,另一边去培养新的人才。努力建设自己壮大自己,以骄人的成就展示成绩,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完成自救。

       第二,国家要在工资待遇、教育拨款等方面向中西部倾斜,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兰州大学除了要自救外,还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有了资金和政策倾斜,有了更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兰大的发展才有希望。

       第三,国家应出台新的政策,促使其他地方高校高抬贵手。对于那些喜欢挖“墙角”的学校,要有适当地制裁措施。对于那些又占据优势位置,名气又大的顶尖高校需要适当的行政监督,促使其手下留情。否则兰州大学人才继续流失,缺失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兰大迟早被被掏空。

       希望培养的19名院士只留下一名这样的现象不要再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