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可能?
2020年旅游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分析
2020年初,突发变故,疫情来袭,人们出行减少,春节期间旅游行业大受打击。不少人预测疫情过后,由于居家太久,人们的旅游需求得到释放,将会出现报复性旅行消费,从而带动旅游行业复苏发展,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子么?就让前瞻产业研究院带你一览2020年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和可能的趋势吧!
一、疫前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收入或破七万亿
2020年初疫情爆发之前,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8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2019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5.97亿,同比增长8.8%。
2010-2018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也在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18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5.97万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5.97亿人次,同比增长8.8%,结合2019年前三季度的旅游人数及2010-2018年旅游收入18.17%的复合增长率,通过模型测算,2019年旅游总收入有望破7万亿元,创历史高峰。
二、城镇居民成旅游消费主力
旅游已融入城镇居民日常生活,而农村居民尚难言旅游大众化。按照文旅部的统计口径,我国旅游市场的主体大致可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其中,城镇居民由于收入水平高,人均出游率和人均旅游消费均大幅高于农村居民。
2012-2018年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出游人数都呈上升态势。2018年城镇居民41.19亿人次,增长12.0%;农村居民14.2亿人次,增长7.3%。
2012-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和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也均呈增长态势。2018年,城镇居民花费4.26万亿元,增长13.1%;农村居民花费0.87万亿元,增长8.8%。
虽然,文旅部暂未公布2019年数据,但可以根据2015-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变化情况判断,虽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比有所下降,但仍居于高位,2019年,城镇居民仍然是旅游消费的主力军。
总体来看,截至2019年,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市场运行情况良好。
但2020年初,疫情爆发,疫情期间,人们的出行受到限制,大部分旅游景点关门,本该是旅游小高峰的春节节期却四下无人,对我国的旅游行业造成了一定的打击。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骤减。
当然,旅游市场上还是存在着一些乐观的声音,这些声音认为,由于疫情期间人们久居家中,在疫情结束后的出行需求将会得到释放,或将在暑期以及十一黄金周期间产生报复性旅行消费,从而对2020年全年旅游行业的紧张局势造成一定的缓解。
这样的说法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所谓报复性消费,其报复的程度还有待商榷。与疫情期间低迷的旅游市场相比,正常环境下旅游市场的运行均能被视为爆发性增长,且不考虑疫情之前旅游市场本身就处于高速增长的区间,所以无法简单判断这种爆发性的增长是属于常态运行还是报复性增长。
从2003年非典的情况来看,2002年我国旅游人次增长幅度就已经达到了11.99%,按这个增长率计算,2004年的旅游人次将达到11.01亿人次,和2004年我国实际旅游人次相差不到0.1%。如果2002-2004年在不受疫情影响情况下我国旅游人次增速为11.99%这个假设为真,那么,2004年我国旅游人数的爆炸式增长就不能被认为是报复性旅游消费。
不过考虑到若按该假设运行,则2005年全国旅游人次的增速便出现了不符合增速变化趋势的下滑,所以可以简单认为2004年的旅游市场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报复性增长,但由于2005年的增速下滑幅度较小,所以就算报复性旅游消费存在,实际2004年的旅游市场受其影响也较为轻微。
若考虑对旅游市场影响较大的报复性消费行为集中在2003年疫情结束至2003年末的时间段,那么从2003年全国旅游人次的表现上可以初步判断这类报复性消费行为对旅游市场的拉升效应要远弱于疫情对旅游市场的冲击。
总的来说,我们不能否认在疫情结束后将出现报复性的旅游消费,疫情结束后旅游消费爆发性的增长也确实有助于旅游市场的复苏,但其对于疫情实际造成损失的挽回是有限的。
由此,前瞻产业研究院初步预测2020年全国旅游人次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随后在2021年迅速攀升回正常水平,预计2021-2025年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将会继续迅猛发展,2025年全国旅游人次或将突破100亿人次。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国内游客量60.1亿
旅游收入57251亿元
人民网北京2月29日电
(田虎)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其中指出,2019年全年我国国内游客60.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4%;国内旅游收入57251亿元,增长11.7%。
《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5846亿元,比上年增长5.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2802亿元,增长7.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040亿元,增长6.3%;金融业增加值77077亿元,增长7.2%;房地产业增加值69631亿元,增长3.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32690亿元,增长18.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32933亿元,增长8.7%。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9.4%,营业利润增长5.4%。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76亿人次,比上年下降1.9%。旅客运输周转量35349亿人公里,增长3.3%。
而在文化旅游方面,《公报》指出,2019年全年国内游客60.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4%;国内旅游收入57251亿元,增长11.7%。入境游客14531万人次,增长2.9%。其中,外国人3188万人次,增长4.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1342万人次,增长2.5%。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6573万人次,增长4.5%。国际旅游收入1313亿美元,增长3.3%。国内居民出境16921万人次,增长4.5%。其中因私出境16211万人次,增长4.6%;赴港澳台出境10237万人次,增长3.2%。
同时,《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072个,博物馆3410个。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89个,总流通87774万人次;文化馆3325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12亿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1.98亿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4%。
全年生产电视剧254部10646集,电视动画片94659分钟。全年生产故事影片850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187部。出版各类报纸315亿份,各类期刊22亿册,图书102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7.29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4136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4341万卷(件)。全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8662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0%。
来源:人民网-旅游频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