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书中出现的硬伤如何补救

(2020-01-24 21:38:07)
标书中出现的硬伤如何补救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简称国自然)申报指南已经公布,它拉开了国自然申请的序幕。国自然是国内公认的最公平、公开和透明的基金项目,也是广大基层科技工作者获取基金资助的主要途径。指南的公布,宛如百米短跑响起了信号枪,申请人作为参赛者,个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

       在申请书提交前的这段时间里,每位申请人都在积极思考:如何写好标书,改好标书,提高中标率。为了在国自然申请的竞赛中获胜,申请人首先要认真学习今年的申报指南,熟悉基金申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尤其与往年不同的变动之处),不要犯标书形式审查不合格就被毙掉的各类错误。在此基础上,熟悉申请书出现哪些硬伤可使评审专家做出不予资助的提议?有无弥补方法?自然备受申请人的关注。

       2019年11月末,全国著名专家黎健教授应邀到哈医大做国自然申报辅导讲座,题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模式化与精确性”。报告十分精彩,讲的都是”干货”,听众普遍感觉收获满满。其中在讲座中,他将项目可能被毙的原因归纳总结为九大硬伤:

1. PubMed检索,国内外已有同类研究。

2. 没有科学假设,做到哪里算哪里。

3. 立项依据综述严重不全,参考文献过少或陈旧。

4. 研究内容过大,时间经费无法完成。

5. 实验设计不严密,分组有问题。

6. 技术方法不适用,技术难点无法解决。

7. 研究基础不足,缺少预实验结果。

8. 申请人以往无SCI等高水平文章,背景不足。

9. 标书中有严重文字错误,反映科学态度。

       黎健教授的归纳总结,十分精准,切中要害。本人在科学网曾发表有关国自然申报的博文30余篇,应邀到30余个单位(院校、医院等)做基金辅导讲座,2018年还出版一本专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导与技巧”(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些问题,也曾提及过,不过不集中,有些分散。

       黎健教授在讲座中将这些事关是否中标的关键问题集中展现,发挥了敲响警钟、提醒注意的作用。

       我的建议是:(1)申请人在撰写标书的过程中,要绷紧一根弦,避免出现上述问题;(2)申请人在写完标书复查时发现标书依旧存在上述某些问题,应采取如下的相应的补救措施:

1. PubMed检索,国内外已有同类研究:

       创新性是科研的生命线,基金委只资助first,不资助second。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寻找新的切入点(瓶颈问题),提出新假说。可采取本人提出的“关键词组合,层层扒皮”的方法,或唐朝枢教授主张的“根,干,叶”逐渐深入的分析方法,用检索的结果说明你的选题新颖。

2. 没有科学假设,做到哪里算哪里:

       科学假设是课题的魂,是项目的根,也是研究目的之所在。做到哪里算哪里,说明申请人的研究缺乏深度,没有明确的科学假说,这样就使评审专家和基金委失去同意资助的理由。所以,申请人需要在提交标书前的这段时间,做点具有深度和反映机制的预实验,提出明确的科学假设。

3. 立项依据综述严重不全,参考文献过少或陈旧: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认真修改加以解决。如何做到立题依据充分,关键选好切入点和提出明确的科学假说:选题要有意义(重要理论意义或应用前景),有需求(瓶颈问题:认识欠深入,缺少有效解决方法)、有创新(提出科学假说,检索为证)、有基础(前期研究和预实验),一般4-5页为宜。参考文献的标注原则,本人的观点是:“参考文献尽量全,二三十篇很普遍,莫遗最新和己作,中英文献齐并肩”。

4.研究内容过大,时间经费无法完成:

       这种情况,多见于青年基金项目。有的青年基金申请人提出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与面上项目没有什么差异。青年基金项目的特点是时间短(3年)、经费少(20多万)、课题组成员少(主要靠申请人亲历亲为),显然很难按期保质地完成预定计划。解决的方法,削减研究内容,集中力量解决1-2关键问题即可。

5.实验设计不严密,分组有问题;

       实验设计主要体现在技术路线,它是决定申请书是否中标的一个关键因素。技术路线可清楚地反映申请人的设计是否严谨(尤其实验分组),研究方法是否先进,观察指标是否全面,科研假设是否成立。本人建议:技术路线以框架图为宜。根据研究内容的多寡,其排列可采用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必要时可由总图和分图组成),评审专家一搭眼,就对本项目的研究对象、造模方法、实验分组(正常、模型、各种处理因素)、观察指标、检测方法和研究目标,一目了然。

6.技术方法不适用,技术难点无法解决:

        我们在立题时应以问题为中心,不应以方法为中心。但是,技术方法作为研究手段和工具,同样十分重要。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分钱一分货。例如,我们在探讨某种受体在生理过程或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可以采用激动剂或抑制剂进行干预,但由于其缺乏绝对的特异性,其结论便打了折扣;而采用基因过表达或敲除的方法,其结论说服力更强。如果申请人缺少相应的经验和条件,不妨请专业的公司帮助解决。

7.研究基础不足,缺少预实验结果:

       针对申请人本人前期研究基础不足的情况,可以采取“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方法,将自己有机地融合到大课题组的研究背景中。至于缺少预实验结果,则必需利用提交标书前的这段宝贵时间,抓紧做出一些支撑申请人提出的科学假说的数据,做到有图有真相。

8.申请人以往无SCI等高水平文章,背景不足:

       这个问题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只能采取抓紧时间选好题(有意义、有需求、有假说,有基础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快马加鞭做实验,总结数据写论文,此朝不行待明朝。也可采取选择发表高水平SCI文章的同事作为课题组成员的方法作为救急。

9.标书中有严重文字错误,反映科学态度: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显而易见的文字错误,标书提交前反复检查,最好请认真负责的其他人校审。申请人常常因熟视无睹和想当然的惯性思维,多次检查也发现不了文字错误。


        为了理解记忆黎健教授归纳总结的基金申请的九大硬伤,本人特编了一段顺口溜:

九大硬伤拦路虎

九大硬伤拦路虎,难登大雅获资助,

同类研究无创新,没有假说拨迷雾,

立项依据文献少,内容过大经费无,

设计不严分组差,技术难点征途阻,

基础缺少预实验,SCI 缺乏频添堵,

标书凌乱错字多,驱虎疗伤展宏图。

        最后,预祝各位国自然申请人写好标书,改好标书,在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中喜获硕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