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发达国家GDP增长普遍很低

(2019-12-07 18:04:57)
为什么发达国家GDP增长普遍很低,3%都难出现?

文/龙小林

       发达国家是那些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很高,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很高的国家。不过,发达国家虽然有很高的经济水平,但奇怪的是经济的增长速度却普遍较低,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不快,又怎么成为发达国家的呢?

       目前,全球能被称为发达国家的并不算多,一共也就20-30个,其中大部分都在欧洲,亚洲只有4个,北美洲和大洋洲都是两个,南美和非洲一个都没有。当然,我国也不是发达国家。这些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都比较高,人均GDP最低的也是我国的两倍多,但在经济的增长速度上就远不及我国

       美国应该算是目前发达国家中经济增长较快的一个,即便如此,目前美国的GDP增速也只有2%左右,3%的增速都让其望尘莫及。日本就更不用说,过去20年里经济基本都在原地踏步。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的发达国家,想要一个2%的经济增速都很难如愿。

       再看我国,即便是今年GDP增速为20多年来最低,也还有6.2%。就算不能像我国这样把经济搞得这么好的发展中国家,GDP每年增长各3%—4%也是比较容易的。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呢?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慢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个原因,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比较高。经济规模越高,基数就越大,在计算经济增速时就比较吃亏。因为经济增长率是当年净增加值,与前一年基数的比值,基数越大增长率越小。比如我国10年前的GDP增速高达9.4%,但GDP增量只有3万亿元左右,今年的GDP增速虽然只有6.2%,GDP增量却能超过6万亿元。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发达国家的负债较重。目前发达国家无论是家庭还是政府负债率都比较高,比如美国,家庭负债率为75%,政府负债率已高达110%。较高的负债率,就会限制消费和投资,消费和投资上不去,经济自然也就上不去。

       第三个原因,是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待遇太好。因为福利待遇好,就算不怎么工作,钱也够花,甚至不工作也饿不死,这就会导致不少人不想努力工作甚至不想工作。所以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假期才会那么长、加班才会那么少,不工作的人才会那么多。比如美国的劳动参与率只有63%左右,日本、德国还要更低一些,而我国则达到了85%以上。经济是靠创造出来的,如果大量劳动人口不去创造,只顾消耗,经济增长能快得起来吗?此外,因为要维持国民较高的福利待遇,也让政府负债累累。以致让政府没有钱去投资,去扶持新的产业,使得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被大大削弱。

       第四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发达国家很难在出现经济的新增长点。作为发达国家,自身能够发展的各个产业可能都已经成熟,很难再有较大突破,而新的产业并不是那么容易出现,除非再来一次技术革命。而发展中国家因为很多产业都不成熟,只要沿着发达国家的老路去发展相关产业,或者把发达国家不需要的产业吸引过来,就可以使经济出现快速增长。


       发达国家经济规模高,倒不仅仅是说它们的GDP总量很高,而是结合其国家大小、人口、资源等因素下,其GDP总量已经显得很高。比如日本的面积还不如我国云南省,人口也只比广东省多一点,但它的GDP总量却是云南的18倍,是广东的近4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日本的GDP增量比云南省多很多,在GDP增速上可能仍然没云南省高。

       虽然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普遍较低,但也并不是全部的发达国家都是这样,至少有一个国家是例外,这个国家就是爱尔兰。爱尔兰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速达到了6.6%,比我国还要高一些。由此看来,发达国家也并不是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关键还是看自己。

审核:李闰


中国家庭消费支出哪去了?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仅略高10%

文/胡群

       一个中国普通家庭,每年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多少钱?

       虽然大多数家庭近年越来越注重教育,但从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中可以发现,教育文化娱乐占比并不高。

       近日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四周年论坛”上,苏宁金融研究院(SIF)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院(IMI)联合发布的《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自1990年以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食品烟酒占比逐年呈降低趋势;当前居住支出占比较高,均超过20%交通通信支出已居于第三;但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仍处于较低态势,具体而言,仅占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11.29%,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10.74%,双双不及交通通信支出。

         资料来源:《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报告(2019)》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2018年分别达到39251元和14617元。可支配收入增加意味着居民敢于消费。因此,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数据显示,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7.5%和67.7%,降至2018年的27.7%和30.1%。
“这说明国人基本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并且在消费上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报告称,中国城乡居民从基本的吃穿消费,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倾斜。

       因此,中国城乡居民的食品烟酒、衣着支出占比下降,而以交通通信、医疗保健为代表的服务类消费支出占比不断提高。

       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近年居住支出整体呈现占比上升趋势,尤其在城镇,居住支出自2012年后快速上升,而这背后于2012年中国城市房地产价格整体快速上涨有关。2018年,当城镇居民将近1/4的支出用于住房居住时,农村居民的居住支出占比已达21.94%,市场人士分析指出,这源于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倾向于在县城买房,而非此前在村中自建房屋。

       近年,随着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升及电商兴起,以及消费金融的出现助力消费便利,中国一直处于消费升级之中。《报告》经整理测算可知,2013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全国居民消费升级综合指数由2013年的0.341,上升至2019年的0.378,年均增速约1.73%。

       资料来源:《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报告(2019)》

       消费升级固然已致使一些新现象的产生,如手机上网比例走高,消费者对在线教育、在线理财的消费支出占比逐年提升;大众餐饮方面,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就餐环境与氛围,新餐饮消费对商家提出了全链条式的、更高的要求;多样化选择休闲娱乐,艺术熏陶、影院观影、线上观看足球联赛……这些都是消费市场上新的亮点;精神与知识储备需求增加推动知识付费兴起,科学育儿推动早教行业发展,休闲旅游推动居民消费升级浪潮;医疗健康、互联网金融等服务类消费领域将继续成为消费热点等。

       但从居民消费结构表中,教育文化娱乐的占比并不高,不仅低于食品烟酒、居住支出,还低于交通通信支出。有市场人士认为,中国居民的消费升级,不仅要体现在物质生活的发展和享受领域,更要在教育文化领域中得到更多提现,尤其对于年轻人而言,与其每年更换一部新手机,不如多读几本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