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杜:管理学研究方法
(2015-08-16 09:55:58)
标签:
体育 |
本书是近年来大学普遍开设的管理学研究方法相关课程的配套教材。方法是手段而非目的,所以本书的内容并不局限于那些科学的研究方法,还涉及管理学研究的学术伦理和学术制度、研究选题的方法、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论文的撰写、跟管理学大师学研究等多个方面。书中对思辨、直觉等非科学方法的讨论亦蕴含着非凡的智慧,不管是初学研究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研究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杨杜,日本神户大学经营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理事,自2003年起,连续11年作为唯一学界代表点评中国企业500强。研究方向主要为知识管理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近几年主要讲授管理研究方法论、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管理、企业成长论、企业伦理等课程,提倡互动式教学,注重学习和研究方法,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知识共享,深受学生喜爱。近年来先后发表《超一流企业卖什么》、《从企业文化到企业伦理》、《企业集体传承机制的研究》、《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等论文近百篇,出版《企业成长论》、《现代管理理论》、《矛盾管理学》、《学出来的企业家》、《管理学研究方法》等(专著或合著)30余部,主持和参与华为公司、华侨城集团、鲁能足球等多项知名企业和机构的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咨询项目。曾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委宣传部优秀报告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奖,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等多项殊荣。
第1章 绪论:研究与研究方法论
1.1什么是研究
1.1.1研究=思考+表述
1.1.2研究的目的
1.1.3研究的方法
1.1.4研究的过程
1.2什么是好的研究
1.2.1好思考
1.2.2好表述
1.2.3好孩子
1.3科学研究与非科学研究
1.3.1科学研究
1.3.2非科学研究
1.3.3科学研究和非科学研究的兄弟关系
关键词
参考文献
第2章 管理学研究方法概要
2.1管理学的研究定位
2.1.1管理人假说
2.1.2组织本位
2.1.3丛林状态
2.2现代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2.2.1 科学主义观与人本主义观
2.2.2理论管理观与应用管理观
2.2.3定性管理观与定量管理观
2.2.4管理学研究的三维框架
2.3 管理学研究历史观、主要框架与未来课题
2.3.1管理学研究的历史观
……
第3章 管理学研究的学术伦理和学术制度
第4章 研究选题方法
第5章 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选择
第6章 定性研究工具
第7章 定量研究工具
第8章 研究论文撰写
第9章 跟管理学大师学研究
1.1 什么是研究
1.2 什么是好的研究
1.3 科学研究与非科学研究
2.1 管理学的研究定位
2.2 现代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2.3 管理学研究历史观、主要框架与未来课题
2.4 中国的管理学研究
3.1 研究中的基本伦理
3.2 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
3.3 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伦理原则
3.4 科学研究的反伦理行为
3.5 研究成果的权利保护
4.1 管理学研究的选题
4.2 什么是好题目
4.3 创新性选题方法
4.4 构建研究
4.5 研究的时间管理
5.1 研究计划的一般内容
5.2 探索性研究及适用研究方法
5.3 描述性研究及适用研究方法
5.4 解释性研究及其适用研究方法
附录一:研究计划书示例
附录二:开题报告摘要
6.1 定性研究的选择
6.2 实地研究法
6.3 案例研究法
6.4 扎根理论法(grounded theory method)
6.5 其他定性研究法
7.1 定量研究的基础知识
7.2 线性回归分析
7.3 结构方程模型
7.4 多层线性模型(HLM)
8.1 本科学位论文的撰写
8.2 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
8.3 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
8.4 学术期刊论文的撰写
前言
人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吾日:书山有路悟为径,学海无涯法作舟。
最近几年,大学开始流行研究方法或者研究方法论的课程,硕士生的方法类课程有“社会科学研究概论”、“数理分析方法与技术”、“现代统计方法与应用”、“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等,博士生的方法类课程有“优化方法”、“经济模型”、“科学与逻辑方法论”、“计量经济分析”、“统计模型与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抽样调查的理论与方法”等。
我历来对思考和表述问题的过程感兴趣,也赶时髦给研究生开设了管理研究方法论的课程,一晃也有了六七年时间,积累了一些有关管理研究方法的资料,也有了些许自己的想法,于是就有了这部书稿。
为什么要写研究方法之类的书,我以前的认识是:方法是一种效率因素,掌握了研究方法可以更有效地产出研究成果。正所谓:知识是处理信息的方法,智慧是处理知识的方法。其实,方法的重要性古人早就领悟到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以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等。什么叫方法?方法是指关于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除了门路、程序,与方法相近或相关的概念还有方式、形式、形态、途径、办法、法子、工具、手段、手法、诀窍、技巧、技能、道道儿等,可见人们对此已经思考了很多。做了这么多年学者,硕士、博士学位都拿到了,也写了一些论文和著述,自认为是在做研究,但和最近流行的所谓科学研究,也就是用科学方法所进行的研究相比,好像不大相同。于是我开始思考研究工作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做研究是否也有某种或多种方法和方法论呢?尽管以前的研究工作不太讲究所谓的方法,但也隐隐约约感到其中有些奥秘,比如我有时候能够产生一些与人不同但能够使人认可的观点,有时候使用的语言表述能够较为深刻地触摸到管理的实质,有时候自己的思维模式能梳理一些杂乱的管理现象。既然如此,将它们写出来可能会对年轻的研究者有所助益。从高尚的角度讲,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比较正确地进行研究,以使我们的研究成果更可信、更多和更有普遍意义;从低俗的角度讲,研究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时下流行的必须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考核指标,以拿到学位和保住岗位。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8章。第1章是绪论,讨论什么是研究,什么是好的研究,并分别讨论科学研究和非科学研究的特点和关系。第2章是管理学研究方法概要,分析了管理学的研究定位,现代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式,管理学研究的历史观、主要框架与未来课题,以及中国的管理学研究等内容。第3章是管理学研究的学术伦理和学术制度,探讨了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伦理原则,科学研究中的反伦理行为以及研究成果的权利保护等问题。第4章是研究选题方法,探讨了管理研究的选题则,什么是好题目,创新性选题方法,构建研究和研究的时间管理方法等。第5章是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选择,介绍了研究计划的一般内容,并分别就探索性研究及其用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及其适用研究方法、解释性研究及其适用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第6章是定性研究工具,在讨论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基本知识之后,分别探讨了实地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扎根理论法等常用工具。第7章是定量研究工具,首先讨论了定量研究的基础知识,然后就线性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层线性模型作了介绍。第8章是研究论文撰写,分别就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作了讨论。并对学术期刊论文的撰写作了分析。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研究与研究方法论 1.1 什么是研究 1.2 什么是好的研究 1.3 科学研究与非科学研究第2章 管理学研究方法概要 2.1 管理学的研究定位 2.2 现代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2.3 管理学研究历史观、主要框架与未来课题 2.4 中国的管理学研究第3章 管理学研究的学术伦理和学术制度 3.1 研究中的基本伦理 3.2 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 3.3 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伦理原则 3.4 科学研究的反伦理行为 3.5 研究成果的权利保护第4章 研究选题方法 4.1 管理学研究的选题 4.2 什么是好题目 4.3 创新性选题方法 4.4 构建研究 4.5 研究的时间管理第5章 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选择 5.1 研究计划的一般内容 5.2 探索性研究及适用研究方法 5.3 描述性研究及适用研究方法 5.4 解释性研究及其适用研究方法 附录一:研究计划书示例 附录二:开题报告摘要第6章 定性研究工具 6.1 定性研究的选择 6.2 实地研究法 6.3 案例研究法 6.4 扎根理论法(grounded theory method) 6.5 其他定性研究法第7章 定量研究工具 7.1 定量研究的基础知识 7.2 线性回归分析 7.3 结构方程模型 7.4 多层线性模型(HLM)第8章 研究论文撰写 8.1 本科学位论文的撰写 8.2 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 8.3 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 8.4 学术期刊论文的撰写
章节摘录
插图:第1章 绪论:研究与研究方法论1.1 什么是研究进入大学尤其是研究生阶段,人的基本能力要求已经由应试能力为主转向学习能力、做事能力、研究能力甚至是创造能力为主,要开始思考自己将来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人生不同阶段所要求的素质是不一样的。高中生是知识搬运工:大学生是知识收集工,硕士生是知识处理工,博士生是知识创造工。如果说目前高中阶段主要是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应试方法的话,么,大学阶段则应该是要转向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而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则主要是培养人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博士研究生就开始要求创造能力了。高中时代就那么十几门课,大学阶段可是有几十门甚至上百门课。高中生要挑战的是做不完的习题,大学生要挑战的则是学不完的知识。在人称“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你不掌握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上大学就可能像“愚公移山”,那不仅是一个人干不完的事,甚至是一代人都干不完的事——更何况知识这座山比愚公一家要的太行山和王屋山要长得快得多。即使不是如此,现代社会的“垃圾信息”几天翻一倍地疯长,你要想从中找到有价值的知识或者研究出一点有价值的新知识出来,也是比登天还难。尤其是对某些男士而言,你很难像某些女士那样能长时间坐下来“搬运知识”,因此,单纯从成绩看,你可能永远不如她们好—一“愚公移山比不过玉女移山”。你必须另辟蹊径!对于一般的大学生,学校和社会并不要求多高的研究能力和多难的研究方法,但我们认为,大学时代可以说是培养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初级阶段,因为不管你将来是进入研究生阶段,还是走向社会工作岗位,总要或多或少地从事思考和创造的工作,而不能仅仅嚼别人嚼过的馍,从他人那里汲取和模仿。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