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游研究方法前沿

(2015-07-02 21:24:45)
标签:

股票

《旅游研究方法前沿》国际研讨课程火热进行

 

 日期:2015-06-28来源:   作者:   阅读:196 次  ]

 

  2015年625日,我院特聘教授、美国查尔斯顿学院旅游信息中心主任潘冰博士主讲的《旅游研究方法前沿》研讨课进入第三天,学院30多位师生参与课程并开展讨论。在第一天关于“旅游学科地位与属性”和第二天“什么是有趣的研究”的研讨之后,当天的课程按两个板块进行,上午,研讨内容主要围绕六个既有理论与旅游研究的应用问题展开;下午,研讨内容主要围绕参训人员眼中的热点旅游研究问题展开。

 

  上午,六个小组分别围绕“长尾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小世界理论”、“邓巴定律”、“摩尔定律”和“弱连接理论”汇报了理论的来源、产生背景、发展历程、认同与批评、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等内容,小组汇报后参训人员围绕各个理论与小组成员互动提问,而后又各自发表了不同方法,讨论极其热烈,经过不间断的思想碰撞和观点辩论,为大家深入理解这些理论提供了有效帮助,最后,列席会场的赵振斌教授指出了六个理论的相通之处,借以告诫大家学习理论务必理解理论的精髓,学以致用。

 

  下午,参训人员在潘冰博士的主持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头脑风暴,头脑风暴的主题是“列举出你认为旅游研究亟待解决且极具意义的问题”,经过一轮头脑风暴,各小组列举出了十个问题并上台依次宣读并解释,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宣读与讨论,投票选举出了陕西师范大学旅游环境学院旅游研究十大热点问题,分别是:

 

1. 带薪休假/黄金周制度,

 

2. 旅游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毕业生的出路,

 

3. 旅游法制建设与旅游业发展

 

4. 商业化与古镇原真性,

 

5. 零度团费与导游保障,

 

6. 旅游拥堵/预测,

 

7. 旅游数据统计口径标准化,

 

8. 向权力讲述真理/旅游管理职能,

 

9. 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权、开发权与保护

 

10. 出入境旅游数字逆差

 

之后潘冰博士将之与西方学界的关注对象进行比较发现存在较大差异,指出中国学界不必跟随西方学界的步伐,而是需要立足于中国情境之下,发现并解决中国情境下的问题


  据悉,此次国际研讨课程是在2014年课程培训的基础上持续开展的一项研究生国际教育活动,此次国际研讨课程为期10天,将进一步拓展旅游及其相关专业研究生的研究视野,提高相应的研究水平。

 

 

新形式、新思路,多学习、多讨论

 

 

 日期:2015-06-30来源:   作者:   阅读:137 次  ]

 

——记《旅游研究方法前沿》培训课程圆满结束

 

  623日至627日,由潘冰博士主讲的《旅游研究方法前沿》课程成功落幕。参加课程有来自于西安财经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文地理专业的青年教师和硕博士生35人。主讲人潘冰博士是我校兼职教授、国际知名旅游学者、美国查尔斯顿学院旅游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兴趣集中在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目的地营销、旅游者行为和心理等领域,尤以信息系统,搜索引擎,社会化媒体在旅游中的应用为主,近年又开始关注实验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潘冰博士已发表学术和会议论文80余篇,其中包括20余篇SCI/SSCI论文,被评为20082013 年世界范围内第 15 位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学者。

 

 本次课程以一种新形式展开,不设讲台,师生围坐于圆桌四周进行研讨,教师只做引导和总结,多数时间是参训人员汇报和批判,课前通读文献、精心准备;课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后反思总结、意犹未尽。本次培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以往的旅游研究更多是处于由统计发现规律的状态,但潘冰博士此次带来了一种新思路,如果说以往基于统计学开展的研究,那么如何将情境因素纳入研究过程则尚未考虑,而一定情境之下的旅游研究或许更能揭示事物真相,为了使旅游研究更加逼近事实真相,潘冰博士在此次课程中带来了一种新方法,即实验研究法,通过设定研究情境,充分还原客观现象,观察一定情境下的旅游者心理和行为,或旅游现象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到更加可信的研究成果。

 

 本次课程以半天为一个版块,先后讲授了学术发表的目的与过程旅游的学科地位理论建构、理论批判、旅游研究趋势旅游研究方法论、实验方法、实验研究设计等八个版块,并在第五天考核了参训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将参训人员分为六个小组自由选题并制订实验研究设计,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最终的训练成果汇演。

 

 关于此次课程,“累”是第一个关键词,成为所有参训人员的共同感受,如硕士生纪星所言:“从早七点起床到晚十一二点,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五天的时间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确实,本次培训受时间限制,课程安排较紧,参训人员也不太适应如此密集且高强度的训练,每天不止需要阅读英文文献,还要将其中的知识尽量消化以便课堂讨论,同时还要准备PPT汇报。

 

 “收获”是第二个关键词,大家的收获各不相同,最直接的就如硕士生张思豆所说:“几天时间内,思维方式和知识储备迅速提升”,还包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肯定,如硕士生黄燕所说:“原来我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面高效的完成很多事情啊,人逼一逼自己可以发现很多之前注意不到的潜力,每天读了很多晦涩难懂的英语文献,有时候只用半小时就看完平时一两天才能看完的文献,更有时一晚上就做出了一个完整的PPT”,再如对研究所激发的兴趣,硕士生吴潘和张思豆均表示“虽然每天会有很多任务,但是非但没有打消自己的研究兴趣,反而使自己研究兴趣更加强烈”。

 

 第三个关键词是“反思”,有对研究的反思,如博士生丁贵金表示,培训使自己很受启发,五天的培训使自己在面对研究问题的思路更加开阔,也不再像之前一样局限于自己的学科;博士生周靖超也表示这一些列专业学习为学术生命增加了厚度,反思也有对自身的反思;硕士生吴俏所说的对自己以往研究态度的反思,“特别希望这种教育方式能在研究生期间延续,希望我们今后的课堂都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第四个关键词是“感恩”,硕士生郭爽:“潘老师以学生为主的上课风格和处处培养我们创新思维的方式真的让我受益匪浅,真的非常感谢潘老师。”硕士生黄燕“老师很有礼貌和职业素养,特别感谢潘老师这五天来不辞辛苦的的授课,谢谢老师了!”

 

     不知不觉五天的培训就结束了,通过潘冰博士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入的新的授课形式、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几天高强度的训练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参训人员经常讨论的忘记了时间,大家在紧张的学习和激烈的讨论中有了许多收获,虽然培训已然结束,但相信经过这一轮培训,对参训人员今后的学术生涯的影响将持续下去,希望通过引进处于国际学术前沿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努力提高我院的旅游学术研究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