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柯云路
柯云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475
  • 关注人气:347,4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暗示的力量:人为什么会衰老?与潜意识对话:健康靠自己(图)!

(2019-06-25 06:31:15)
标签:

走出心灵的地狱

破译疾病密码

分类: 大爱健身

人类是通过感应暗示而与整个宇宙联系在一起的特殊物体:因为受暗示,你病了,衰老了;现在,你可以用积极的暗示,使自己除病,健康,年轻!

【人为什么会衰老】

人之所以衰老,是因为自然、社会在暗示你衰老。

先举一个小小的例子。

一个健康的人,早晨踏进了机关大楼,如果有十个决心和他开玩笑的朋友,按预定的策划进行,第一个人一见他便说:老王,你怎么了,脸色这样不好,是不是病了?他会很爽朗地一拍胸脯:没有,我挺好的。第二个人见到他,又吃惊地打量他:你是不是不舒服,怎么脸色这么难看?他会稍疑惑一下:没事,我没病。如果,第三个,第四个,以至第十个人都这样说,他一定会忧心忡忡去医院检查。他最后也就真的病了。

如若所有人一见你都说你与以前大不一样了,显得老多了,你就真会很快衰老一大截。

这都是暗示的力量。

当然,这样的残酷玩笑,人们平常是绝不会开的。

然而,人们却在每时每日接受自然而然的暗示。

你看到同龄的人衰老了,于是受到暗示,自己也在衰老;

你看到孩子长高了,长大了,于是受到暗示,你正在衰老;

你看到父母头发白了,于是受到暗示,你也越来越不年轻了;

你看到人们把同龄人归入了中年,而不再归入青年,于是受到暗示,你正在衰老;

你翻过一页日历,不知不觉在受暗示,你又“老”了一天、一月、一年;

一年四季的更换,新一年的元旦、春节以及各种节气的来到,在暗示你一年年地“衰老”;

黄叶飘零,稻麦的收割,树苗的由小到大,都在暗示生命是不断地走完自己历程的,你也在逐渐衰老的;

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幼儿入学,小学升中学,中学升大学,年老退休,年迈死亡,都在对你进行衰老的暗示,白昼黑夜的周转就在暗示你。

你怎么能不衰老呢?

你可能会说:我莫非是接受暗示才衰老,难道不是生理本身的发展而逐渐衰老吗?

我们说,心理与生理是全息对应的。

因此,人因潜意识接受暗示而衰老,与人生理的新陈代谢的衰老是同一件事。

有人会问:我们难道不可以抗拒暗示,不承认自己衰老吗?

我们回答:从总体上讲,这很难。宇宙在时间上流逝,它通过暗示同样支配人类。人类是通过感应暗示而与整个宇宙联系在一起的特殊物体。这原本就是规律。

然而,从某种局部讲,人又是可以改变自己所受的暗示的。

因为受暗示,你病了,衰老了;你可以用积极的暗示,使自己除病,健康,年轻!

【自我暗示:与潜意识对话的重要方式】

自我暗示(以及自我催眠)是与潜意识对话的重要方式,也是自我心理、生理调整的重要手段。它简单易行,行之有效,对于我们摆脱各种心理障碍及生理疾病是非常有用的。

如果你愿意进行自我生、心理调整,那么,可以遵照如下原则进行:

一,通过自我暗示、自我催眠,调整心理,调整生理,消除心理、生理障碍,对改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效的。特别是对于受各种精神神经症折磨、困扰的人,尤为有效。

二,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符合自己特点的、简单有效的“自我暗示体系”。

三,自我暗示主要通过语言文字进行。譬如“放松”,“入静”,“自然”,“心澄目洁”,“面带微笑”,就可同时视为很好的自我暗示语。因此,自我暗示的中心环节是编定、选择最有效的“自我暗示语”。

四,自我暗示语编选的第一原则:突出目的。

譬如,想使身心健康,就可以这样自我暗示:“我很健康,很健康,确实很健康。”不必在暗示语中加入达到健康的方法、手段。因为自我暗示是为了影响潜意识,为了给它下某种“指令”。潜意识只要明确目标就可以了。至于如何达到目的,它会选择最好的方法。强行规定复杂的过程、方法,只会适得其反。

这是“潜意识思维”的一大特点。

五,自我暗示语编选的第二个原则:简单明了。

所谓简单,既是指目的很单纯,不复杂繁多,也是指语言文字本身的简洁。所谓明了,就是避免使用暧昧的、含义模糊的字词。

譬如,你身体多有不适,肠胃,心脏,肝,胆,肾,关节,你的自我暗示语不应该将它们一下子都列入。我的肠胃很快正常,我的心脏很快健康,我的肝很快健康,我的……这样,目的太繁多了,效果不好。在一个阶段要突出一个或两个重点。或者就干脆搞笼统的自我暗示:我将很健康,很健康……

至于文字的简练,那是好理解的。

文字的明确明了也是好理解的。你必须很好地推敲字词,它们完全可能对潜意识有不同效果的暗示作用。

潜意识思维的又一特点是“抠字眼”。它会很“教条”地遵照语言文字的直接含义思维与行动。你若在暗示中对它讲“我高兴死了”、“高兴坏了”,它可能会理解为你因为高兴而“死了”,“坏了”。这含义就与你的原意完全相反了。

六,自我暗示语编选的第三个原则:语音爽朗上口,尽可能具有诗的韵律。

这样,自我暗示语就不仅以它的词义、语义在对潜意识暗示,而且还以它的音乐感、节奏感对潜意识暗示。

这韵律,这音乐感,要尽可能与内容相适应。要使自己放松,镇静,那么,暗示语不仅在字义、语义上是这样的,而且在韵律节奏、音乐感上也是平缓的、安静的。

自我暗示语的韵律可以造成一种旋律的力量。只要在心中默念一遍自我暗示语,因为它有那种诗的韵律,便会不由自主地在心中反复再现。

七,自我暗示语编选的第四个原则,是尽可能具有调动视、听等感官的形象性。

譬如,“脚踏雪山,头顶青天,心澄目洁,乐观健康”。这就必然使你在视觉等感觉方面进入“脚踏雪山,头顶青天”的境界。你不仅看到青天、雪山,而且确实感到脚下踏着、头上顶着。“心澄目洁”则使你的身体、眼睛、心胸很形象地进入一种境界,这都有助于潜意识接受最后那个根本的、抽象的、目的性的“指示”:“乐观健康”。

与这个编选原则相联系的,要补充说明:语言文字的暗示作用再配合上视、听等感觉,配合上周身的感觉,才会格外有效。

自我暗示语编定后,具体实施,又有几个原则。

八,第一个原则是:重复。这里有三层意思。一层,是日复一日地重复。每天用一句(或用一段)自我暗示语进行自我暗示。一层,是每日内多次进行。早晨起来后,要先想想自我暗示语。出门前想一下,回家后想一下,等等。简单说,就是每开始一个新的生活程序前“想一下”,特别是早晨起来后、晚上睡觉前这两次尤为重要。最后一层意思是,每次默念时,最好重复几遍。一般三遍即可。这样就造成了重复的态势。即使你不想它,它也一直在潜意识中重复着。

九,第二个原则是:“忘却”。

所谓忘却,即是自我暗示操作完了,就不要再想它。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还是睡觉,还是静坐,都不再想你的自我暗示语。

只有忘却了,无意识了,注意力不再集中于此了,对潜意识不加任何干预了,对它持完全信赖态度了,不再观照、监视它了,潜意识才会发挥它的积极性,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完成任务”。

总是想着暗示语,潜意识没有主动性,效果反而不好。

十,第三个原则是:“等待”。

所谓“等待”,就是要给潜意识时间。很多自我暗示往往很难立刻表现出效果。要有一段时间。要等待潜意识逐渐调整你的心理、生理。不可急躁,要听其自然。

一般来说,自我暗示有三种效应:及时效应,短期后效应,长期后效应。及时效应,是指自我暗示语一默念,立刻就对生、心理显现的作用;短期后效应,一般是指一天或三至七天内产生的效应。长期后效应,则指更长的时间。

十一,第四个原则是:“坚信”,即“心诚则灵”。

这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原则。

如果有什么补充的话,那么,就自我暗示语的编选而言,还有两个原则。一,尽可能用肯定的语词,而不用否定的语词。肯定的语词比否定的语词暗示效果更好。如“我的病彻底好了”,就比“我的病不会再犯了”更有效。二,与潜意识对话,有时要考虑用商量的口吻,而不用命令的口吻,那样更便于它接受。这一点可以根据实践体验来把握。

【人的全部言行都是在自我暗示】

人类的每一个成员,都从自然中、社会中接受大量暗示,他们又相互暗示,这些暗示是普遍的,相通的,相重叠的,相交叉的,因此,它在大脑中制造出来的潜意识也自然是相通的。

反复地讲一些道理,对于那些一下从逻辑上把握之的人来讲,就是明示于你。

而对于那些一下没全懂的人来讲,就是一种暗示。

佛学中有一称谓:“熏习”。其实,人的全部精神,全部生命,在一定意义上都是“熏习”的。都是积习。都是暗示的累积。

这里,包括自我暗示。

自己的全部言行都在进行自我暗示。

所以,熏习就包括了一个人客观、主观经历的一切。

想想你的一切品行,性格,气质,秉赋,其实都是熏习而成,都是暗示、自我暗示累积而成。

想想你的幸福观、苦乐观是怎么形成的?

仔细体会一下,就会一下顿悟:真是暗示、自我暗示的结果。

你可以把自己“心理”方面的情况想一个遍,发现它们都是暗示累积的结果。

你再悟一悟,就能多少知道,心理──生理全息对应。你的生理状况,你的健康,你的疾病,都与你的熏习、你接受的全部暗示(包括自我暗示)有关。

你的生、心理都是和广义的暗示分不开的。

你的生、心理都是可以接受暗示的,都是可以用暗示手段影响的。

这样,就懂得如何调整自己了。

无非也用暗示(包括自我暗示)的手段。

你到海边疗养,不就是接受开阔而宁静的暗示吗?你到竹林中,不就接受清爽、正直的暗示?

【宗教与暗示】

暗示可以分两大类:他人暗示(或称他发暗示)与自我暗示。

很多宗教活动中,都在运用暗示。仪式的整个程序,整个操作,都是广义语言意义的暗示。

师父带着徒弟做某种导引动作,便是动作暗示。

各种宗教的殿堂圣地,对每个来访者都在实施暗示。它所具有的神圣气氛就有暗示力量。

在宗教活动中,暗示除了口头语言外,还可以有书面语言吧?还可以有姿态语言、动作语言吧?还可以有服装语言吧?还可以有道具语言吧?还可以有各种旗帜、图画语言吧?还可以有音乐语言吧?他还要布置一定的环境,应用整个环境所包含的语言吧?他还可以建造殿堂,应用殿堂本身对你暗示吧?他把殿堂建在一个特别雄奇的山上,就借助了整个山的神奇景色作为暗示的一种力量吧?

在宗教活动中,各种狭义的、技术化的暗示,其实是充分运用广义暗示的内容的。

【暗示与精神病】

许多后天的精神病其实都是这样形成的——

由于命运、环境的安排,一个人被迫地、不自觉地进入特殊的催眠状态或自我催眠状态,接受了他人暗示或自我暗示的控制,这种控制是理智无法摆脱或者是难以摆脱的。

人在情感强烈时,如高度愤怒时,极度苦恼时,极度忧虑时,极度恐惧时,极度兴奋、欢喜时,以及极度压抑时,极度震惊时,极度苦闷时,极度惊慌时,极度虚弱时,还有大病一场时,身体受到打击时……都容易丧失理智控制,处于崩溃的状态,而理智一旦崩溃,人就处在了“类催眠状态”中。这时候,各种环境的外在事物、人物的各种暗示(广义的暗示)及内在的自我暗示(各种思想、念头、愿望都可能因为反复出现而成为自我暗示)就可能进入潜意识,而成为控制人的神秘力量。

这里,我们要稍稍展开一下思路。

第一,人一生中会应环境安排经常被迫地、不自觉地处于被催眠或自我催眠的状态中。

根本的条件就是理智的丧失与崩溃。

这种丧失与崩溃,可能是较长时间,也可能只是一瞬。在程度上,可能有完全的崩溃,也可能是某种程度的崩溃。这一切造成了催眠与自我催眠态的长短与深浅。

在这种催眠与自我催眠态中,人一样受暗示与自我暗示的影响。

这种暗示、自我暗示是多种多样的,要包括广义的暗示、自我暗示的全部内容。

有可能一句话,一个景象,一个声音,一个面孔,一个事件,一个遭遇,一个自然物体,一个社会现象,一个家庭场景,一个画图,等等,都能成为暗示。

这时接受的暗示、自我暗示,必然深入存进潜意识中,成为各种心理现象的根源。

人的情绪、性格、气质,心理状况,各种心理障碍,各种轻重不同的精神神经症都与此有关。

当这种暗示、自我暗示表现为很强的控制人的后作用时,当这种后作用到了使人精神失常的时候,就是各种各样的精神病。

——摘自柯云路作品《走出心灵的地狱》+《破译疾病密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