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柯云路
柯云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985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柯云路:真正的治病,从内心解脱开始(图)

(2017-04-26 20:00:26)
标签:

身心健康

传统文化

分类: 大爱健身

 

当一个人没有坚定的正见时,任何错误的说法都可能对你发生影响。渡人才能更好地渡己。普渡众生才能明心见性

 

柯云路:真正的治病,从内心解脱开始(图)

【柯云路:中国气功三十六真谛】

 

1)人天相应,人天合一

 

这八个字讲的是人和宇宙、人和自然、人和周边环境,有全息的相应。

要从生命深处,信念深处,体会人天相应,人天合一。

 

2)阴阳相合,阴阳相生、相转化

 

3)人定胜天

 

人在进入禅定状态后,能够产生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

在承认命运的基础上改变命运,是非常重要的。

 

4)心诚则灵

 

世界上很多奇迹都是心的奇迹。

当我们用非常虔诚的心理对待世界时,自心即佛。

奥妙在心诚则灵。

 

5)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达到“道”的层次。

 

6)不亢不卑

 

不亢不卑,讲的是对人、对世界的态度。

万事平常心。万事平和心。万事平等心。

不亢不卑,是真正质朴的气功状态。

就像站在地平线上,平稳而安详。

 

7)大慈大悲,普渡众生

 

芸芸众生面对大慈大悲的佛像,都会受到灵魂的震动。

如果一个人希望修炼得好一点,不妨观想一下,进入一下,体会一下,庙宇中佛像大慈大悲的表情和心态。你会发现,眉宇是展开的,看待世界是平和的,对各种烦恼是平淡的。你既关心这个世界,对世界又有距离感。你在生活中,对生活又有一份超脱。你对人类很关心,但这种关心又不表现为执著。你用大慈大悲的心态看周边的世界,也看自己,会发现,人类有很多不该有的劳累。

 

8)顶天立地,正气凛然

 

人活在世界上,要做到顶天立地,正气凛然。

为什么有的人一会儿肾气虚,一会儿心气虚,一会儿脾气虚,常常和他生活的状态、行为的状态相关。

如果你在生活中处在顶天立地、正气凛然的状态中,有些病就可能不治而愈。

 

(9)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修禅

 

持戒是为了心平。如果已经心平,就不需要持戒。

一切戒律,都是为了使人达到真正的心平。

心平何劳持戒——放下贪心,心平气和。

行直何须修禅——行为正直,连禅都不用修,理直气壮。

 

10)光明正大

 

光明正大讲的是一个人对待人事、自然、社会的心态。

一个光明正大的表情,光明正大的做人姿态。

光明正大是练功、也是做人的大智慧。

 

11)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2)万物皆有灵性

 

13)视死如归

 

一方面我们热爱生命;另一方面又很达观,能够正视死亡,把它作为生命的归宿。

 

柯云路:真正的治病,从内心解脱开始(图)

 

14)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入?

 

身体的一个重要防卫是精神本身,精神涣散,邪念从四面八方侵入。

对于气功修炼者来讲,要永远保持“精神内守”的状态。

 

15)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讲的是人不被七情六欲所折磨,在生活中不那么贪心,他的智慧是明白的,是心明眼亮的。宁静致远,讲的是人在宁静状态中可以思谋到远处,可以对世界有大范围的感知,可以对自己的人生和其他事物有清醒的洞察。

 

16)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极,就是把身上、心中所有的东西都放空了,干干净净的状态,什么都没有的状态。

守静笃,就是安静到极致,安静到非常稳定的程度。

什么叫高境界?安静,比任何人更安静。谁能安静到特别稳定的程度,静到特别深的程度,就容易发生微妙的变化。能够使自己经常进入这个状态,就是高境界。

 

17)万念归一

 

人有的时候想安静,安静不下来,思想老在活动,怎么办?

很简单,万念归于一念。这一念把你的心拴住了,平静下来。

 

18)聚精会神

 

入静,感觉丹田位置,小腹连同会阴部位、生殖器官。这个部位主要体现精的含义。安安静静地把它聚集好,不要让它走散。体会小腹、丹田、会阴那种圆融、放松的感觉。放松,再放松。红彤彤,暖融融。要领是放松,用“聚精”二字来聚拢生命的能力。

神在天目穴两眉之间的位置。

聚精会神,用丹田部位去体验生命的能力,和天目穴的神光相会。彼此照耀,彼此渗透。

这种体会延伸到生活中,表现为做事情时那种“身心合一”的感觉。比如你在做操,动作由肢体发生,你的精神要和这生命力的所有运动相会,互相照耀,神体合一。

在做事的时候也要聚精会神,生命力和精神互相照耀,神体合一。

 

19)出神入化

 

一个人绘画,书法,舞剑,打太极拳,写作,各种创造性活动,都可能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这是一种高境界,是不假思索的行为,是元神出游、运筹帏幄、决胜千里的状态。

那时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在有意无意之间实现。

出神入化是在高度入静和放松时出现的状态,一种高度自然的状态。

如果在生活中、创造中有很多执著、牵挂、劳累,焦灼和烦躁,没有好状态。

一旦进入了松弛自然的状态,出神入化就开始了。

出神入化是在你致虚极、守静笃,在你万念归一,聚精会神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出现的。那时出现的种种奇迹,要慢慢体会它,跟踪它,把握它,存于心中。

 

20)知其雄,守其雌

 

知其雄,守其雌,表现为在生活中一种安安静静的状态,一种表面看来柔弱温和,实际上最有生命力的自信的状态。一种做起来谦和柔和,实际上是最有进取心的状态。

 

21)抱一守中

 

喜怒哀乐未发之际,乃为中。

对事物判断不偏不颇,乃为中。

对世界的判断不片面,乃为中。

对事物的走向判断不片面,乃为中。

对自己生命的感觉判断不片面,乃为中。

那么合适,那么不偏颇,那么不执著,那么自然而然。

中是状态,不是位置。要体会“中”的状态。

当人执著于一个偏向的时候,就失去了“中”的状态。

 

22)复归于婴儿

 

婴儿态是无执著的状态,是汲取宇宙能量最敏感的状态。

进入那个状态,要使你的身体柔软至极,像婴儿一样。

复归于婴儿,还表现为生活中年轻、快乐的状态,表现为用微笑的眼睛看待世界时,那种快乐无邪的状态。什么表情最好?像孩子一样纯真的微笑。请从心底漾出这个微笑。 

 

23)天机、地机、人机三机合发,天翻地覆

 

练功,要对天有感觉,对地有感觉,对人、对自己有感觉。

天,有很多微妙的时刻。地,有很多微妙的时刻。人,也有很多微妙的时刻。

微妙的时刻才能产生巨大变化。一块大石头在山上,要滚下来又没滚下来,只被一块小石头挡着。把这块小石头稍微挪动一下,大石头翻滚而下。天机、地机、人机三机合发。

气功修炼就是把人调整到非常微妙的状态,只有非常松静、安静的时候才能进入这种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一个意念,一个良性愿望,或者一句话,使得你发生本质变化。

 

柯云路:真正的治病,从内心解脱开始(图)

 

24)直指人心,立地成佛

 

如果,你正在为一件事烦恼,那么,把这个烦恼变成不烦恼,能想开一件事,就叫直指人心,立地成佛。要直指内心最急迫的问题,使自己立地成佛。帮助别人也一样,也要直指人心,使对方立地成佛。用这个方法对待自己,用这个方法对待别人,是大智慧。

 

25)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人经常可能处在错误的念头之中:你在生活中的某种急躁,你对世界的某些错误判断,你设计的某种错误的目的、计划,等等。你可能被某一个情绪、某一个烦恼、某一个牵挂、某一个执著所束缚,那时候,人就成了烦恼的俘虏。

一旦你放下错误的念头,心头立刻一片明亮。

 

26)放下心来,便是真悟

 

什么叫放下心来?就是把压在心头的东西放下来。

放下心来,并不是说你不吃饭,不睡觉,不工作,不尽社会责任。

人活在世界上,要有这些生活内容,但同时要取其自然。人常常不是被正经事累死的,是被那些不必要的支出累死的。做正经事本身消耗不了多少,大多在那些“额外支出”上。

 

27)烦恼即菩提

 

人不要怕世间有烦恼,处理好了,烦恼会成为修炼的素材。

你的生活环境不理想,但你能将所有的烦恼都很好地放下来,练出好心态──在烦恼中都不烦恼,你就比那个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有更高的悟性。

 

2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当我们用不正确的观念生活的时候,生活就是苦海。如果有了正确的观念,回头就是岸。只要换一张面孔,换一副眼光,换一个心态,世界立刻在你眼前生出灿烂。哪怕它现在还不是很理想,当你用好的心态对待它,世界就多了一分智慧之光照亮的地方。

 

29)我不病,谁能病我!

 

经过考察,我们发现,很多生理的毛病来自心理的疾病。这段时间你心头有消化不了的事情,马上就表现为肠胃消化不了。你在心理上感觉有重负,这段时间就脊椎疼。

你一高兴,脸上就微笑,岂止脸,全身都在微笑。

要有健康的心态:我不病,谁能病我!

 

30)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要胸怀坦荡,万事不要太在意。

 

31)善巧方便,当机立断

 

所谓善巧方便,当机立断,就是不同的事情、不同的矛盾、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以解决为正确。遇到需要抉择、付之行动的时候,要当机立断,不犹豫。

 

32)无住无留,无执无染

 

不被旧观念束缚,不被旧说法固定,不被陈旧的看法和做法限制住。

思想不僵化,用空灵的心态对待世界,才能发现新东西。

无执无染,就是凡事不执著,不受环境信息的污染。

 

33)应语随答,应用随作

 

什么叫应语随答?就是提出问题,马上就回答,不假思索。

什么叫应用随做?就是需要做事的时候,马上拿出方案来。

人能够进入无住无留、无执无染的状态,就能进入应语随答、应用随做的状态。


34)道法自然

 

《道德经》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练功,最高境界是自然。做人,做事,最高境界也是自然。

 

35)万法归宗

 

天下不管有多少人生哲学,修为方法,最终归一,归道,归自然。

 

36)无为无不为

 

自然是一种状态。要体会无为的状态,无心的状态。

有事在手,无事在心。无所贪恋,顺其自然。

柯云路:真正的治病,从内心解脱开始(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