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柯云路:离婚后怎样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图)?

(2012-07-10 06:59:10)
标签:

中国孩子

成功法

今天我们

怎样做父母

【离婚后怎样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1、不对孩子诉苦:这会给孩子增加负担,导致孩子以后想从工作或其他人际关系中弥补当年的遗憾;2、不在孩子前评断另一方:爸妈两个孩子都爱,为了讨好父母,他会养成在不同的人面前讲不同的话的习惯,或孩子会偏爱、孤立另一方,从而导致夫妻关系恶化。

柯云路:离婚后怎样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图)?
关于婚变家庭若干问题的解答

 文/柯云路

 

为了孩子,离还是不离?

 

网友问:在我怀孕期间,老公就曾经背叛了我,但为了孩子我原谅了他。女儿三岁半的时候,老公又有了外遇。这次我真的无法忍受,可是想到孩子,真不忍心让她这么小就失去家庭。经常看到很多报道,说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多大,离婚子女问题如何多,所以我一直下不了决心。我该怎么办?

 

柯云路答:

这个问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具体分析。每个人面临的婚姻问题都有特殊情况。当然,女方会因为孩子对离婚持谨慎、踌躇的态度,这很好理解。然而,是否离婚还要从夫妻关系的实际质量和长远质量来衡量。

所谓实际质量,是说当对方有婚外情、对家庭不忠时,要分析自己婚姻的实质状况。如果感情已经濒临死亡了,对方发生婚外情就很难免。这种情况下,女性要求离婚是理性的。

所谓长远质量,是双方还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只是丈夫在花花世界中受到诱惑,一时出轨,但假以时日,他慢慢领悟到婚外情是要付出成本的,对家庭、子女也是有损害的,而他本人对这个家庭、孩子还有很大的责任心和感情,不愿意损失这一块。这种情况下,妻子离婚是要慎重的。

因此,夫妻关系是考虑离婚与否的首要因素。如果夫妻关系名存实亡,为了表面上给孩子一个完整家庭的感觉,不一定是明智的态度。孩子长大了,对家庭内在的裂痕不会感觉不到。

建议这位女士先把孩子的问题放在一边,要认真地从实际上、长远上看看你们夫妻关系的实质,以此作为主要考虑依据,在这个基础上,兼顾对孩子的考虑。如果为了孩子完全牺牲自己的感情需要,把已经死亡的婚姻背一辈子,我想,孩子长大以后也会对你说,妈妈,你这个选择是错误的。

 

离婚了,如何保持好心态?

 

网友问:我是在屈辱中结束一段婚姻的。老公和第三者一起去了香港,开始新的生活,而我带着留在内地的儿子相依为命。一想到前夫把自己的生活毁成这个样子,心里就非常痛恨。虽然告诉自己要乐观,可心里就是无法平衡,有时还会迁怒于孩子。一旦他调皮,就狠狠打他,打完他心里又非常后悔。

我怎样才能度过这段痛苦的时期?

 

柯云路答:

怨恨的结果是生活总得不到改善,事业也得不到发展,而且还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如果自己的状况和孩子的状况越来越不好,心中的怨恨就越厉害。

在这个时候人要理性,走出恶性循环。良性循环的心理基础是一定要争一口气,从现在开始打点好自己的生活。只有自己过得好了,才可能淡化那段耻辱对于自己的伤害。将那个伤害淡化了,精神压力小了,才能更好地展开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开头会比较难,要想明白,人是为自己活,别人的伤害并不是自暴自弃的理由。当自己从低谷中走出来了,特别是在工作中、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有了一些进展时,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宽容了。如果以后很成功,孩子又成长得好,那时前夫提出想看看孩子又张不开嘴时,女人可能就会更宽容了。

 

离婚了最好不要再来往?

 

网友问:女儿三岁时,我和妻子分开了,算是平和地分手吧。女儿跟着我过,我们约定好让女儿隔一周去她妈妈那里过周末。可是,每次女儿去她妈妈那儿,回来后情绪波动就很大,吵着闹着说想妈妈,并要求我们重新在一起生活。我总要花很多时间去安抚女儿。我的问题是,让女儿经常在两个家庭间走动,是不是对她情绪影响不好?要怎么处理好这个问题呢,离婚了是不是最好不要来往?

 

柯云路答:

首先,我很欣赏这两人的做法,离婚后仍能正常来往。孩子能去对方家过周末,这很现代,也很文明,是很多中国家庭做不到的。我们见到更多的是,离异以后抚养孩子的一方尽可能把持着孩子,不许孩子在两边走动。这是不妥当的,不利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至于现在孩子年龄小,对父母都有感情,见到妈妈后情绪有波动,这很正常。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开导,共同说服孩子接受父母离婚这个事实,让孩子慢慢接受和适应。她能在这个文明的关系中成长,不是坏事。

可以说,这对夫妻能有这样的约定,至少说明当年还是好聚好散的,是讲理的。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双方可以再沟通。彼此都要在孩子面前维护对方,要让孩子的妈妈充分地配合,孩子到她那里过周末时,不要一味宠爱和迁就,让孩子分开时感到很痛苦。

 

带着女儿,该不该再嫁?

 

网友问:我是一名单亲妈妈,女儿五岁时,我与前夫离了婚。虽然也有人陆续给我介绍,但我心里总是有顾虑,如果找了不可靠的人,伤害了女儿怎么办。我的工作经常需要上夜班,我真的很不放心。因为这个原因,这些年我一直单身。我不知道这样的考虑对吗,要不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柯云路答:

这个妈妈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简单地说嫁或不嫁,问题的关键是遇不遇得到合适的人。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再离一次婚,自己和孩子都会再次受到伤害。目前这种情况,不要拒绝介绍。有合适的,结婚是上策;没有合适的,暂时不结婚是中策;没有合适的,为了一个完整的家硬结婚,伤害自己和孩子是下策。

至于什么是合适的,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没有一个简单公式。对于这位女士,她要把男方的品德、可靠性放在第一位。男方能不能善待女儿,对家庭有没有责任心,婚前可带着孩子和他有些相处,看看三人之间能不能磨合。至于孩子的安全,当然很重要。若你对未来丈夫的品性连这点了解信任都没有的话,肯定不能嫁给他。

 

重组家庭本身就是问题?

 

网友问:三年前,离异的我带着儿子、他带着女儿一起组建了家庭。为了避免矛盾发生,我尽量迁就丈夫的女儿,吃的、穿的都是买两份,可孩子对我依然很冷淡,处处与我作对,我们夫妻间的感情也日益冷淡。两天前,丈夫喝酒回家,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人,还口口声声说我对他女儿不好。闹成这样,让我很心寒,真的没有勇气再去当这个后妈了。

 

柯云路答:

再婚本身就容易出现难题,当带着儿子的女方和带着女儿的男方重组家庭时,尤其难相处。这里有一个情结问题。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女儿会有恋父仇母的情结,面对继母,情况可能更严重。

如果丈夫体贴妻子,照顾妻子的感受,一定会知道继母与女儿是不好相处的。双方关系处理得好不好,关键在男方。家庭教育中,总要分红脸和白脸。教育女儿时,最好由父亲扮演严厉的角色,继母充当缓和、爱抚的一方,这样会增进女儿和继母的感情。如果现实中男人总护着女儿、溺爱着女儿,让妻子充当严厉的角色,妻子与女儿的冲突会越来越激烈。反过来,妻子对自己的儿子也要相对严厉些,让继父充当慈爱的角色。

只要夫妻双方对家庭都是热爱的,夫妻感情是有质量的,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好。 

推荐文章:《破碎家庭完整爱》

 

十年前,我的生活发生一场大变故,父母离婚了,因为父亲和别的女人发生了情感纠葛。

他们的离异,使我的感情指针发生摇摆。我的父母很有才华,我一直为有这样的父母而骄傲。现在,这个骄傲突然破碎了,原因是父亲对母亲的背叛。我有些恨他。

父亲跟母亲离婚以后,就出国务工去了。

父亲出国,没有使我从此远离父爱。母亲为了我能够享受到父爱,表现出了非凡的宽容和豁达。

父母离婚时,我刚进入中学读书。

一天,母亲无意中看到我填写的一份表格,我在家庭成员栏目中只填写母亲。晚上,我做完作业后,母亲郑重地对我说:“曹杰,你愿意像一个大人那样和我谈谈吗?”

我怀着非常矛盾的心情说:“我很想念以前的那个爸爸,而现在,我对他爱不起来,也恨不起来。因为是他伤害了我和同样爱她的妈妈。”

妈妈沉默了许久才开口。她说,你对父母的离婚,理解得不全面,我们曾经真诚地相爱过,爸爸为了这个家庭也曾经尽心尽力。至于要离婚,是我们都不想凑合着在一起生活,是我们的共同决定。妈妈说,从我们双双做出离婚决定的那一刻起,就双双对你产生了伤害,这个责任,不应该都推给爸爸。妈妈忍住眼泪说:“这些,你长大后就会理解的。而且,还会帮助你走好自己今后的道路。只是,你没有必要因此就记恨爸爸。你爸爸是爱你的,我们离婚,解除的是我们的夫妻关系,你和爸爸的父子关系是永远也不能解除的。你如果能理解爸爸对你的爱,对你,对你爸爸,甚至对我对生活就保持住了一份温暖……

妈妈郑重地对我说:“你说没有爸爸,你爸爸听了会很伤心,我听了也很伤心。因为,我虽然和他离婚了,但我不认为我们当初是盲目结合的。你有爸爸,只是,爸爸和妈妈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分手了……

妈妈还说:“让你这么小的年龄就学着理解你不该理解的道理,这是爸爸和妈妈对你共同的愧疚,妈妈和爸爸都不希望你在生活中感到失掉什么……”

那天,妈妈讲了许多。尽管我并不完全理解,但我也能听得出,妈妈是在努力让我摆脱他们夫妻恩怨带来的感情负担,让我理解和接受爸爸对我并没有改变的父爱。

父亲出国打工后只是按时寄来我的抚养费。他不写信,每次寄钱后,就打一次电话。在电话里,总向妈妈事无巨细地打听我的情况。而我呢,就是赌气不接他的电话。一次,他来电话,恰好是我接的,他几乎是哀求道:“小杰,你就不能先和我说几句话吗?”但我还是马上向在厨房做饭的妈妈喊:“妈妈,他来电话了。”

妈妈和爸爸通完电话以后,对我说:“你让你爸爸伤心了,他在电话里哭了……”

我听了,心里也很不好受。其实,说我有多么恨爸爸,并不是事实。每次听他在电话里絮絮叨叨问我的情况,我心里也酸酸的,很不好受。只是周围的人,尤其亲友们说起父母的离婚,都在指责父亲。我觉得,让我接受父亲的歉意,简直就像是公开宣布对妈妈的不忠和背叛。

但是,就在那天晚上,恰恰是妈妈让我听到了这些和别人完全不同的道理,恰恰是妈妈在说服我要一如既往地尊重爸爸,尊重爸爸给我的爱。 

当晚,在妈妈的建议下,我给爸爸写了一封问候平安的信。我清楚地记得,爸爸很快就给我回了信,那封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我心爱的儿子,爸爸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向你真诚地谢罪……”我读着这封信,情不自禁地大哭了一场。

然而,在接到爸爸电话时,妈妈却批评他,不必把自己的感情向不能理解的孩子宣泄,他和孩子的感情,应该是不带任何前提条件的最质朴的父子之情。

以后,爸爸和我之间的通信不断,都是真诚又平和地互相传递着关心和爱护。甚至,我还向爸爸倾吐对于妈妈管教我的有些守旧做法的“不满”。

两年后,爸爸回国了。妈妈又一次无条件地答应了爸爸提出的要求——每月和我过一次周末。

因为爸爸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我提出,可以和他一起过周末,但是,我绝对不会迈进那新家的家门。

妈妈却对我说:“你可以提出这个要求,但是不要当成要挟你爸爸的条件,顺其自然吧。我认为你和你爸爸多交流才是主要的,他很聪明,很有才华,比我有社会生活的经验,你能从你爸爸那里学到在我身上学不到的许多东西。”

正是有了妈妈如此的宽容,如此的殷切嘱咐,所以,当爸爸在他的生日前夕,小心翼翼地提出希望我能到他的新家时,我没有让他难堪。他的新妻子黄阿姨,也非常礼貌又非常高兴地接待了我。

第二天,爸爸给妈妈打电话,感动得泣不成声:“谢谢你,是你让我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父亲。”

我想,他说的是心里话。

在我19岁那年,我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进了北航。

熟悉我的老师和同学都知道,我在学习上,绝对不存在那种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般非要达到什么目标的心理负担。若说谁在学习上给我的帮助最大,实话说,还是理工基础知识扎实的爸爸。我可以随时为需要请教的学习问题当着妈妈的面给爸爸打电话,可以随时告诉妈妈我去爸爸家了,甚至,爸爸到家里来,当着妈妈的面为我进行辅导,就像吃家常便饭一样。爸爸妈妈的这些做法,成为我的心理如此健康的关键。

我考上大学后,妈妈爸爸还和我一起去颐和园的“听鹂馆”共进午餐,表示祝贺。爸爸举起酒杯就落泪了,他对我说:“你要为你拥有一位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而骄傲。”这时,妈妈也落泪了,爸爸又对妈妈说:“我承认,你是我见到的最伟大的母亲。你是我见到的女人中拥有最伟大人格的女人!”

妈妈却对爸爸说:“你没有使孩子失去父爱,你也是一个好父亲。”

我一时什么也说不出。他们是一对分手的夫妻,但他们都没有把离婚的恩恩怨怨,把他们破坏性的情绪传给我。他们从来没有向我说过一句互相诋毁和谩骂的话,他们没有让我因为他们的离异而产生痛恨,他们都最大限度地让我感受着双亲的爱,都最大限度地是我在心里和感情上保存了亲情的完整。(文章来源:网络)

 

【柯云路·教育学作品·网购地址】

1、《中国孩子成功法》:http://t.cn/zW5RfNc(当当);http://t.cn/zW5RfN5(卓越)。2、《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http://t.cn/zW5RM5e(当当);http://t.cn/zW5RM5D(卓越)。3《好父母教出好成绩》http://t.cn/zW5RjXP(卓越)。

  柯云路:离婚后怎样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图)?

柯云路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yunlu

柯云路作品出版联络信箱:keyunlu@vip.s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