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柯云路:气质美女的“心理美容术”(组图)

(2009-11-06 08:53:01)
标签:

让生命没有遗憾

生活禅

美容

分类: 大爱健身

生活禅·美容篇

文/柯云路 

 

柯云路:气质美女的“心理美容术”(组图)

 

美的相貌从何而来?

 

希望朋友们上下班坐车时,观察一下所有在车上坐的人。

你会发现,人人脸上都有“病相”。什么叫人人脸上都有病相呢?这个人脸上有愁苦,那个人脸上有焦灼,带着孩子去看病的母亲的脸上忐忑不安,这个人脸上在生气,那个人脸上有嫉妒。他们脸上都有很多可以称之为病和累的东西。

你苦了,就是一副苦相,你这个苦相要维持三十年呢?苦相就成了相貌。不用三十年,一年就能改变相貌。有的人这一年心情不好,一年的愁苦就变成了相貌,一年的愤怒就变成了相貌。我有一句格言,叫做相貌是凝固了的表情,表情是瞬间的相貌。所以你看,这个老人一生比较达观,和和蔼蔼,高高兴兴,他到了晚年,慈眉善目,一个慈善相就成了相貌。

那么,你知不知道,当你发怒的时候,你的五脏干嘛呢?五脏六腑都是有相貌的。你神经紧张的时候,为什么肠胃容易痉挛呢?你的脸抽筋,胃也在抽筋嘛。那个胃原来挺好的,一抽肯定有变化的。你额头皱,相应的器官肯定也在发皱的。人的表情长久了,就变成相貌。五脏六腑的表情长久了,也会变成相貌,这个相貌就是疾病。你的肠胃老在那里发皱,时间长了就固定下来了,成了疾病,成了相貌,不是表情了。而且在你生育的时候还要遗传给孩子。这就是奥妙。

为什么说“提心吊胆”呢?当你的心理状态是提心吊胆的时候,你的心和胆就是提着的。我们的医学家如果愿意去测量,人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他的心和胆的某些肌肉纤维肯定就是提着的吊着的,这是没有问题的。

中医都懂得七情伤人。怒伤肝,许多肝病诱发因素都是一次大的生气。思伤脾,恐伤肾,这都是必然的。

人的表情会凝固成为相貌,疾病不过是五脏六腑的不正常的相貌而已。造成这一切的种种病相,从病的表情到相貌,从心理到生理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你那颗心。这不是心脏的心,而是中国古代用语上的心,或者说灵魂也可以。

我们要修这颗心。用禅的语言讲,叫做“明心见性”。

这颗心原来不明,不见自性。心明了则见自性。 

柯云路:气质美女的“心理美容术”(组图)

 

最简单的自我放松法

 

我们平常讲到“通”,总爱联系到气血通不通,经络通不通。遇到一个问题,人们也常说,思想通不通。这个“通”字很形象。一个人的思想通了,必然表现在身体上;同样,思想不通,身体的某个部位也会不通畅。

这似乎是很奇怪的事情。我们的心灵与肉体就是这样密切联系着的。

要善于把握住自己的心态。做个比喻,一个橡胶条自然下垂,当你用力把它扭成麻花状时,这是在外力的影响下呈现的非自然态,叫扭曲和变形。一松手呢,它又弹回原状。这叫回归自然。越有弹性的东西越是这样。

人在社会中生活,全部是扭麻花状,全部是变异。人不都得装样子吗?装样子是很累的。你当领导,要有个领导的样子,你在马路上本来挺想随便地晃着肩膀走,一看周围有人,就不敢晃着肩膀走了。你本来想大声笑一笑,怕人家说,就不笑了。你本来想穿个小背心,怕人家有看法,就不敢穿了。这种发型,那种衣服,不都在装样子吗?装是什么?就是违反自然态嘛。一个人处在一群人中,就一般情况讲,百分之九十以上全得装样子,只有百分之几是真相。你只有在家里,最无邪的时候,最随便的时候,那个相才是自然态。

人一天到晚这么拧着要变形的,生理、心理都要变形的。

怎么办呢?要找到使身心放松的方式。

自然是一种放松的状态,你今天练一小时放松,马上进入生活,又得装样子,又扭曲回去。过一天,又放松一下,又扭回去。一天十几个小时装样子,放松一小时,恢复恢复。

最高明的是彻底放松下来。那样,确实要丢掉很多我们称之为执著的东西。心地要非常坦荡。这就是真正的聪明。

柯云路:气质美女的“心理美容术”(组图)

 

喝茶与禅悟

 

许多人都喝过茶,但每个人对茶味的体会是不同的。

比如花茶。有人说,花茶主要是花味。有人说,花茶有茉莉花的香味。有人说,茶水有一股苦味。还有一种最聪明的说法,花茶就是花茶的味。

关于茶是什么味,还可以有许多种说法。首先,放在鼻子底下闻一闻,有人说是清香味。那么,品第一口时又是什么味?以后又有什么味?喝第一杯茶是什么味?第二杯、第三杯又是什么味?南方人喝是什么味?北方人喝是什么味?高兴时喝什么味?忧郁时喝什么味?小孩喝什么味?老人喝什么味?用雪水泡什么味?用雨水泡什么味?休闲时喝是什么味?干渴时喝是什么味……仅对茶的味道就可以写厚厚的一本书,可以有上千种回答。可是,对于一个从未喝过茶的人,即使有上万种回答,有再具体的说明,他的体验还是抽象的,他还是不知道茶的味道。

这就是说,对于你原本不知道的事物,你是无法领会的。

所谓禅,所谓悟性,通常用语言是很难讲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讲禅的道理呢?

就好像喝茶,一个人在许多年前喝过茶,由于生活的琐碎和操劳,由于许许多多的烦恼,日月的尘土将他对茶水的记忆冲淡了。他已经忘记茶的味道了,然而,你知道他喝过茶。你开始讲茶的滋味,茶的颜色,茶的不同喝法,你说茶像音乐,像清泉,像一幅画,像一首诗,你告诉他喝茶时口腔会有什么感觉,食道会有什么感觉,肠胃会有什么感觉,你讲了许多许多。你讲着,他听着,突然,你的某一句话触动了他,他心中悚然一动,“哎呀,我想起来了。”这时,一切关于茶的描述都不需要了,在那个契机相合的一瞬间,他体验回味到了茶的味道。一切有关茶的艺术的和理论的描述、概括,都不能取代他本人对茶的品味。

空灵之灵,慧根之慧,就是“佛性”,是每个人原本都具有的,只是在人生中被很多很多的束缚、很多很多的执著、很多很多的迷雾遮住了,迷失了本性。就像一盏灯,时间长了,蒙上了灰尘;蒙得多了,就黑暗了。我们要做的只是把脏东西擦掉,灯就亮了。所谓“明心见性”,因为灯原本是亮的。

讲禅就像喝茶,每个人都喝过茶。当我用千言万语使你回忆起你曾喝过的茶的味道时,一切有关茶的说教只是文字相。讲禅时,千言万语中只要有一句与你的灵性契机相合,那么,一切有关禅的说教是可以不听的。

关键是找到自己的本来之“本”,空灵之“灵”。

>>>阅读《让生命没有遗憾》<<<

柯云路:气质美女的“心理美容术”(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