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友评书:改变孩子命运的八大方法(图)

(2009-07-17 06:07:25)
标签:

中国孩子成功法

书评

《中国孩子成功法》读后感

 

原载:柯云路书友圈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是几个月前通过加一个家教群才知道柯云路老师的,虽然读他的作品时间不太长,但我确收获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希望能有机会向柯老师一直学习下去。
    《中国孩子成功法》介绍了改变孩子命运的八大方法,是一本很实用的家庭教育手册,操作简单易行,但效果显著,对学校教育也有帮助。

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教育好孩子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与孩子平等对话。
对待小孩要像对待成人一样地尊重。

永远不要把孩子看成无知的小孩子来对待。要以深深的尊重来对待孩子。尤其是母亲,因为一个母亲自以为对孩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往往就会认为自己有资格去向孩子要求什么,抱怨什么。我们要做的是去爱孩子,但永远不要试图占有孩子。如果母亲开始占有孩子,那么孩子就开始变成一个囚犯。孩子的行动将由母亲的喜好来决定,但那喜好不过是家长个人的喜欢而已,这些喜好不一定会带给孩子很多的成长,不一定会带给孩子未来的幸福,而很可能带给孩子无尽的烦恼,带给孩子一个心理的枷锁。孩子的人生就可能会被家长摧毁。
    2,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去培养孩子兴趣。

我们要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特点因势利导来做。在孩子的学习上,要培养他的兴趣,培养他向上的积极性。在道德上,要培养他向上的积极性。在生活中,要培养他安排自己那种能力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是孩子干好一切的前提。
    3,家长要注意自己的示范作用。

任何老师、教育专家都代替不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影响作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是语言指导的教育,生活中对孩子无意识的影响才是对他(她)真正的教育。所以,自己要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让自己的自然存在去影响孩子,这样,孩子跟您生活在一起,就能茁壮成长。。比如,家长是个不喜欢看书的人,但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可能就比较困难。如果家长天天在看书,不用说,孩子就会自己喜欢拿起书来翻。
    柯老师在书中特别强调了夸奖鼓励的作用,但我认为“好孩子不全是夸出来的”。一味地表扬,会使孩子骄傲自满,走向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差。孩子的成长应是个综合教育的结果,有表扬、有批评,甚至还有惩罚,但总体上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严爱结合,刚柔相济。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希望我们家长都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使我们的孩子都成为正直勇敢、善良快乐、有情有义、珍惜感恩、自强自立的优秀的人 。

 

>>>柯云路书友圈<<<

 

中国孩子成功法之(五):冲突化解法

——选自《中国孩子成功法》 

 

在生活中,任何家长都会遇到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情况。

父母与孩子法师冲突,有可能是由于孩子的错误引起的,这时欣赏不得,夸奖不得,打和骂又不对,让家长觉得左右为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到“冲突化解法”。

 

“冲突化解法”具体有四种技术。

孩子跌倒在地上不赶快爬起来,反而大声哭闹,这是一个错误的逻辑。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用“逻辑中断法”,告诉他自己跌倒应该自己爬起来。这样的逻辑重复几次,孩子再跌倒时就不会哭闹了。

虽然我们主张对孩子和蔼、平等,可是再和蔼、平等的家长都会面临孩子的无理要求、无理行为,如该学习时不愿学习,该睡觉时偏要看电视,这时不教而诛是错误的,但无原则地退让也是错误的。这时就需要实施“原则坚持法”。实施这个方法时,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情形的孩子实施“重申原则”、“局部的退让,整体上不退让”、“实际上退让,名义上不退让”等等方法。

当家长和孩子发生冲突,形成明显的僵局时,还可以用“别开生面法”,即用新颖的、跳出你和孩子冲突点的方法来解决冲突。

还有一个方法叫做“简单格言法”,即把道理概括为一句简单的格言。如“红灯停,绿灯行”、“有了礼物分给小朋友一半”、“饭前便后要洗手”、“来了客人要问好”,使这些非常简单的生活准则进入孩子的潜意识,成为孩子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冲突化解法”将这些方法的运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相信对您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会有很大的帮助。

祝愿您成为一个成功的家长!

祝愿您的孩子成功! 

>>>阅读《中国孩子成功法》<<<

 

书友评书:改变孩子命运的八大方法(图)

 

《中国孩子成功法》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实用手册。

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改变孩子命运的八大方法。

这些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简单易行,效果显著。

 

>>>当当有售    >>>卓越有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