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云路:如何少花钱也过好日子(图)?

标签:
让生命没有遗憾 |
分类: 社会民生 |
一切消费都可能拉动内需,但消费从更宏观的角度考察,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怎样消费,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人,都是时时面对的问题。
金融危机下,如何少花钱也过好日子?
金融危机的影响正悄然走近我们的生活,而拉动内需、提振经济也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词句。一日,几位年轻人和我讨论起这个话题,内容相当“有趣”。他们先提到元宵之夜的那场大火,竟然说也不一定是坏事呀。我以为听错了,问为什么?
他们认真地说:现在那么多农民工失业,火灾大楼重建时可以解决多少农民工就业呀。进一步论证:要重新盖楼,就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而这可以提振钢铁工业,使基建材料涨价。再进一步,建筑材料要运到工地,汽车和燃油的使用肯定要增加,还要修路、开矿等。于是结论出来了,这样的灾难可以“拉动内需”。
我笑笑,希望他们再谈。
又有人说,金融危机来了,不少饭店经营惨淡,规模小点的濒临倒闭。一个年轻人说,他利用寒假与父母外出旅游,所到之处均冷冷清清,导游说,是历年来游人最少的日子。这伙儿年轻人接着分析:过去饭店里公款消费很多,去年媒体公布过一份统计,每年仅公款吃喝就要三千多亿,现在政府收入减少,公司忙着裁员,拿不出那么多钱大吃大喝了。我说:这样不好吗?
他们说:如果都不去饭店消费,都不外出旅游,拉动内需岂不是又少了一大块儿?
我问:照你们的说法,公款消费反而对社会有正面作用了?
一个年轻人说:我当然是反腐败的,但客观现实是,饭店里大多数豪客不会用自己的工资消费,一顿饭几千元估计90%的人是舍不得自己掏钱的。但假如都不去饭店吃,不去旅游点玩,那饭店和旅游点岂不是要关门了?一旦这些地方关了门,不仅造成政府税收下降,会有不少人失业,怎么拉动内需呢?
本来这些问题在我看来纯属“小儿科”,属于常识,根本无需讨论。现在看来,这些年轻人还真有点糊涂呢。
我先问了一个问题:大地震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然是坏事。年轻人异口同声。
我说:但按照你们刚才的观点,大地震甚至让一些县城、村庄被夷为平地,重建难道不会拉动内需吗?年轻人一时不知怎样回答。
我说:从表面上看,盖一个新房子和重建一座被毁坏的大楼都需要劳动力,都需要钢筋水泥。但是,假如大楼不被烧毁,拿这十多个亿来盖廉租房,就可使一大批平民百姓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同样是对资金的使用,这样的使用对于社会才是良性的。再比如公款消费,一年几千个亿的吃喝或许也在某种程度上拉动了内需,在某一方面提高了就业,但以这种方式拉动内需、提高就业的政治成本很高,不仅使相当一批干部堕落,这种变相的多吃多占也使整个社会的分配不公,恶化了社会关系,是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一切消费都可能拉动内需,但消费从更宏观的角度考察,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甚至是浪费。怎样消费、用什么方式拉动消费,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人,都是时时面对的问题。
消费方向不同,结果也完全不同。
吃喝嫖赌是一种消费方式;节省一些,把钱攒起来买房,为全家人舒适而高质量的人生准备空间条件,也是一种消费方式。而把钱用于子女教育,用于提高全家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包括旅游锻炼等,这种消费同时又是为家庭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的投资。
希望我们的社会在提振经济、拉动内需的规划时能有更长远、更可持续的眼光。
越是金融危机急需拉动内需,越是该讲究如何花钱。
—柯云路最新随笔集—
《让生命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