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婚姻诊所读书有用 |
分类: 文化访谈 |
2007年8月11日,柯云路作客《读书有用》与主持人牟正蓬和读者就《婚姻诊所》一书进行了广泛交流。
(一)畸形婚姻里的成功焦虑
【中国第一婚恋博客】
主持人:欢迎来到《读书有用》。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做《婚姻诊所》。这本书说了一个人人都关心的话题,我们请来了这本书的作者,著名作家柯云路先生,还请来了中央电视台的梁蕊莉小姐。
刚才柯老师讲过,现在婚恋上有问题的人比没有问题的多,所以呢,实在是一个一言难尽的问题。我先想问一下柯老师,您作为一个作家,为什么会被推到了一个“婚恋专家”的位置,是因为您在这方面特别有学术研究呢,还是个人的婚姻恋爱经历格外丰富,所以有了这个资格呢?
柯老师:研究婚恋是出于偶然。2005年,新浪拉我下水,当时他们正在搞名人博客,我就开了一个博客,动机比较简单,就是把它作为一个自己和读者交流的窗口。
开了博客呢,就肯定要写一些博文挂在上头。
过去多少年来,读者来信比较多,我也经常和他们交流,读者提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有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包括职场减压的,子女教育的。
主持人:是啊,您早期写了一些挺有名的小说,像《新星》、《夜与昼》,都是写政治生活的,很严肃的题材。里面虽然有情感的成份,但是绝对不能说是婚恋题材的小说。
柯老师:对,读者提问是各种各样的,我呢,总要尽可能做一点回答。
有了博客,我会把有些回答往博客上挂一挂。比如说,你给我提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交流有典型性,我会把我的回答放到网上。这样,类似的问题就不需要一一回答了。
但这一挂呢,我就发现有一个问题,人们对婚恋问题的反应最热烈。我往往对一个读者回答了婚恋问题之后,几万人来点击,几百人来讨论,上百人写信。结果这方面的问题就越来越多,应答一篇就带来十篇百篇。我的博客就一点点倾斜了,成为一个在网上讨论婚姻的平台了。
主持人:好像被叫做“中国第一婚恋博客”。
柯老师:新浪去年给了我这个称号,现在八九百万的流量基本上都在讨论婚恋问题。
主持人:所以就有了这本书,是吧?
柯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我可能也越来越深入这个领域了。
【当代婚恋问题多是正常现象】
主持人:既然您占有了这么多资料,又跟这么多人交流过,您评价一下,中国社会婚姻恋爱这个问题,现在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呢?
柯老师:我觉得婚姻恋爱问题现在特别多。刚才我们在正式节目开始之前说了一句笑话,很多人都同意我这个观点,现在有问题的比没问题的多。你们睁开眼睛看看周围的人,结了婚的,没结婚的,你说有哪一个人说,我对我的婚姻或者我现在正谈的恋爱百分百满意,没有问题?多多少少都有问题。没问题的是少数,有问题的是多数。
梁蕊莉:柯老师,你认为,为什么大多数的人会觉得婚姻上有问题?
柯老师:首先,什么叫做问题呢?就是说,他主观上对自己的恋爱和婚姻现状不满意,这叫问题。满意了就没有问题了,是这样吧?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满意,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
主持人:您觉得这正常吗?说起来感情很个复杂的事情,大家也容易想起来就思绪万千,但是现在中国社会如果真像您说的那样,有问题的是占多数的,没问题的反而是少的,是不是也有点异常?
柯老师:用我的观点说,婚恋问题多是这个年代的正常,它就应该这样,它只能这样,它必然这样,于是它就这样。
主持人:存在即真理?
【四大落差引发感情动荡】
柯老师:问题多是有原因的。中国社会目前不是一个停滞不前的、稳定的状态。它不像两头,一头,像北欧那些国家,发展到了后现代,丰衣足食,无忧无虑,问题少。
主持人:很稳定,生活保障也好。
柯老师:还有一头,是有些国家根本还没有进入到现代化主航道呢。
中国现在是急速转型。在急速转型的时候,社会上所有的东西都在迭宕,落差大。
用我的总结是,造成目前中国婚姻问题多的原因是四大落差:
第一大落差就是,传统观念和时尚观念的落差大。
最传统的,几乎从几千年沿袭过来的,从一而终,白头偕老,这种观念、这种婚姻模式现在肯定还都有。最时尚的婚姻家庭方式,周末婚姻、公正婚姻,不同居的婚姻,不要孩子的婚姻,同性恋婚姻,哪个我们没有?都有。这样的落差,它问题就容易大。
第二大落差和第一落差相联系,代际之间落差大。
现在的两代人,父母和子女差二十多岁,父母可能还比较传统,子女已经非常前卫了,他们之间在观念上的差别摆在世界发展史上,可能不是二十年,而是二百年。这个落差必然造成双方的分歧也很大。
第三大落差,我觉得是贫富差别。
目前中国的贫富差别已经超过很多发达国家。贫富差别大,肯定也要扭曲婚姻和感情问题。
主持人:也是个不稳定因素。
柯老师:第四大落差,是主观梦想和现实条件落差大。
这个年代人们梦想多:一夜成功的梦想,一夜发财的梦想,一夜出名的梦想,奇迹到处都有。于是乎,人们对自己的感情似乎也受到感染。梦想多了,对现实就不太容易满意。不太容易满意,就容易发生别的故事。
主持人:比较浮躁和焦虑。
柯老师:对。这四大落差导致婚姻感情问题呈现出动荡和不平静。
【发达国家与非洲国家的婚姻现状】
主持人:您分析到中国社会状况了,小梁正好也是在美国生活过很多年,在纽约生活过七八年,应该说是现代西方比较典型的都市生活了。你觉得那边的婚姻状况是什么情况呢?
梁蕊莉:一般说来,大家会觉得是不是国外的婚姻,包括对婚姻的观念会非常的新,其实不是。在美国我所了解到的、所感觉到的是,他们的婚姻观念在我们看来是非常传统的,而且相当的稳定。
柯老师:对。
梁蕊莉:所以,这一点我觉得可能是跟整个社会的背景是有关系的。
我觉得现在中国社会相当于是接触到了一个消费社会的冲击,原有的传统婚姻观念在遭到冲击的时候,还没有形成很稳定的婚姻观念。在美国我了解到,人们的婚姻的质量,对婚姻的期许是很高的。但是在中国,我觉得很多婚姻的质量并不是那么高。
柯老师:刚才小梁的说法,恰好证明了我的一个观点,我认识从美国、从加拿大、从澳大利亚、从德国、从英国等很多发达国家回来的人,他们告诉我,那些国家的中国人也好、本土人也好,都没有中国人现在这么解放,这么五花八门,这么多一夜情、婚外情、网恋。美国经过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性解放,现在比较回归传统,多数家庭比较安定。
主持人:重新找回传统价值观念。
柯老师:所以,我说中国现在婚姻多样化,问题多,不是我一个人在说。
主持人:小梁在纽约时也是做节目主持人,采访了不少人,所以她说的这个还是也有一些普遍性的。我倒是还可以补充一下,由于拍一个大型系列片的缘故,我在非洲待过三个多月,走过很多国家。您刚才提到在非洲的发展阶段跟欧美又是不同的,它的特色呢,跟中国也有一个对比。一般人会认为它那个社会状态比较原始,婚姻关系相对来讲好像更解放、更松驰那样的。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
非洲有一些国家还是一夫多妻制,比如那些伊斯兰国家,它的教义有那种规定,但是那西部和中部的一夫多妻制的国家,他们之间的关系确实是相当开放的,它等于是“意愿型”的,一个呢,是出于经济的需要,一般比较有钱的男性可以聚拢一些女性,但是这个女性如果看好了别的人她就走了,走了以后也没有打闹的不得了。他们认为这是个正常的现象,走就了就走了,没有咱们这么多焦虑和争斗,还有很多痛苦和困惑。
柯老师:不像我们的社会焦虑多。
主持人:他们没有这么多变化,好像是水流到这儿就流到这儿了。
【爱情是理想 婚姻是交换】
柯老师:我每天收到很多电子邮件,大多数来信都是非常痛苦矛盾,问题非常大,日子不好过,折磨自己,或者用折磨自己的方式来折磨对方,等等。
主持人:所以,您就梳理了一些观念和理论。我觉得看了您的书,不知道该说失望,还是很失落?您上来就提到“婚姻就是交换”。
柯老师:在目前是这样。
主持人:很多少女少男在少年时代都会崇敬爱情和婚姻,上来就看到这样一个结论,无论如何都应该说是有一些失落的。婚姻就是交换,您为什么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婚姻?
柯老师:从方法论来讲,《婚姻诊所》是用经济学的一些原理来解释了婚姻的现象。
之所以我提出这个课题,确实是被大量的婚姻现象、婚姻问题刺激了。许多时候,并不在于我们说什么,而要看我们在做什么。当我提出婚姻是交换的时候,许多人感觉很愣,婚姻怎么是交换呢?可是实际中呢,许多人做的还不如我这样说的更好。
主持人:那您给解释解释。
柯老师:“婚姻是一种交换”是什么意思呢?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的婚姻都不再是父母包办了,大多数是自由的,即使父母介绍,也是由你挑选的,最后的结合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一个婚姻并不是单方面的获取或者是支出,比如婚姻中你只是一味地奉献,不需要对方给你任何回报,这样的婚姻不存在,或者说你只一味地获取,从不想奉献,也是不可能的。婚姻彼此都有奉献,彼此都有得到,才可以。那么,奉献什么,又得到什么呢?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彼此有爱情,我爱你,你也爱我,这才成为婚姻的基础。只得到爱可以吗?别人爱你你不爱对方,或者说你爱对方不要求对方爱你,这婚姻无法实现,对吧?
从经济上来讲,两人肯定是一种结合,大量的婚姻不可能是绝对的AA制。两人在一起过日子,你的工资永远你花,我的工资永远我花,每一分钱都划分得清清楚楚的,这种婚姻没有必要建立嘛。所以,经济上它也是一种互助的、对等交流的。
而且婚姻一旦形成,它是个捆绑形式,是不是互相有责任?我要给你安全感,你也要给我安全感,这个安全感是互相交换的。我给你保险,你也给我保险,你老了,生病了,我照顾不照顾你啊?肯定得照顾吧。我病了,你照顾不照顾我呢?肯定得照顾。你看,互相提供了保险也好、安全也好、物质上的帮助也好,你的父母要赡养,我的父母也要赡养,但是他们的需要是此起彼伏的,此时这家需要多,彼时那家需要多,是不是得互助?
这些都是交换的具体内容,说交换并不难听。从一开始谈恋爱交换信息,你到中山公园去看一看,父母举着牌子,女儿多少岁,身高多少,文化学历是什么,要求男方是多少岁以下,身高多少以上,收入多少,都讲得清清楚楚,那不是交换是什么?
主持人:这是个很奇妙的现象。
柯老师:那不是很典型的条件的交换,信息的交换吗?所以,不是我在那儿说交换,是人人都在那样做,但是不自觉。我呢,说出来,让大家清楚一点。
清楚以后怎样呢?倒是不要犯糊涂的错误,不要犯一厢情愿的错误。
主持人:您说到交换,就必定要有一些算计和计算,是吧?要算清楚一项一项。
柯老师:说算计当然很难听,应该说考虑吧。
讲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这里有年轻的,有年纪大的,是不是?年轻人自己要往外嫁的时候,自己要找爱人的时候,你不考虑对方条件吗?不会只考虑感情。恋爱的时候只考虑感情,但结婚的时候呢,你们做家长的更要考虑了,往往先问你找的朋友,他人品怎么样?再问问长相、身高,他父母是干什么的呀?他是干什么工作的,收入怎么样啊?他的家庭负担是不是很重啊?他兄弟姐妹之间是不是需要帮助啊?没有一个家长会不考虑。
那么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目前阶段的婚姻就是这么一个现状。
目前阶段的婚姻,是由两块东西加在一起的,左一块叫感情,右一块叫种种现实的物质利益。这两个搁在一起是现实的婚姻。爱情是理想的,婚姻是现实的。
主持人:这是您书里面的一个警世恒言。
柯老师:对。
【爱情只是婚姻的序曲】
主持人:我们测试一下,今天来的观众都是柯云路老师在“婚恋第一博客”上的热情参与者,那刚才柯老师提出来的这个“婚姻就是交换”,支持这个观点的请举手。
梁蕊莉:都支持。
主持人:全票。果然是支持者。那我问问小梁呢?
梁蕊莉:其实我是一个反对者。
主持人:终于有了一个反对者。
梁蕊莉:我认为,婚姻其实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吧,如果把这种状态加以量化,我觉得从情感来说不能接受。男女相爱,能够相爱,我觉得是没有任何物质的考虑,用英文说是个“化学反应”,自己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爱上对方的,是在一个无自知的前提之下,才开始了婚姻的,整个一系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两个人相互之间的爱的交流,物质的东西肯定是要有的,但我觉得一个人的爱的教育,爱的智商特别低的话,即便他的物质条件很对等,我很怀疑这个婚姻的内质。
主持人:我觉得就是理想和现实都在这儿,大家都不否认,问题是将哪个东西在放在前面,小梁也没有彻底否认现实的考虑,但是她……
柯老师:我的理解,她基本上是彻底地否定,你不用调和,她这样尖锐地提出问题来,才有争论的意义。那么,我首先要对你的问题作出回答。你认为婚姻是生命的一个……
梁蕊莉:状态。
柯老师:婚姻不光是生命的状态。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要说婚姻是纯粹的生命状态,它就不需要法律形式。就我们目前来讲,或者从全世界来讲,婚姻还是一种法律形式,是一种社会状态,是被社会法律认可的,有种种社会舆论和文化做包围和捆绑的一种结合方式。
它不纯是生命状态,不仅是感情方式。
那么,你刚才讲的那个方式,从一个文学家,一个经常写故事、写感情、写人的悲欢离合的人,我肯定从我感情倾向上愿意接受你的观点。
可惜,理性告诉我,你的观点不成立。
为什么不成立呢?你谈的只是人在没有涉及婚姻的那个阶段,有可能是你所说的那样。他们虽然构成了婚姻的一个起点、一个序曲,但是只要走向婚姻,在目前这种社会形态下,婚姻不会单单是感情。你可以到生活中找例子,没有一对婚姻是像你说的那样结合的。
【结婚难 离婚也难】
梁蕊莉:我可以再问一个问题吗,如果说婚姻是一种交换,那会不会觉得两个人在做一种生意?
柯老师:你为什么一定要这么狭隘的理解呢?你每天不都在和大自然交换吗?你不是在吸进氧气吗,在呼出二氧化碳吗?你不是和植物在交换气息吗?它在呼出氧气,再吸进二氧化碳,你们之间不是在交换吗?这种交换合理吗?合法吗?美好吗?
梁蕊莉:你觉得怎么来达到这种平衡呢?
柯老师:我想,“交换”这个词你可能特别局限在我们做生意中那种交换,其实,全世界所有的物质在运动中,彼此都在交换能量、交换信息。
你这样去理解,看得就比较透彻。
不要把“交换”这个词那么狭义化。我之所以要用这个词,不换一个更文明、更好听、更模糊、更不带这种联想的词,就因为这个词对大家有刺激。
就是要破除一点传统的含义。
不要说得温文尔雅,实际上离那温文尔雅差得太多。
你看看我们的婚姻中感情互相折磨的人,他们为什么折磨自己,折磨别人?两个人感情本来已经破裂了,他想的是怎么报复对方,怎么从对方那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怎么在离婚之前再多要一点——许多人不都在这么做吗?我只希望大家认清楚这一点,做得合情合理一点,彼此不要伤害,而且最好不要做将来可能会分裂的、要互相伤害的婚姻。
在一开始就比较清晰,少犯错误,减少社会的这种内消耗,这不好吗?
主持人:我觉得,一方面,现实肯定是要考虑的,因为婚姻是一个社会行为,你无法孤立地生活,如果你要隐居在森林,那是一回事,你要跟社会广泛地发生关系,各种人际关系、经济的关系、法律的关系,所以那些问题肯定要考虑的,不是自觉地考虑,潜意识也都会考虑的。但是呢,我觉得是把感情的契合放到最主要的一个选择标准,还是把那些社会化的因素放在前头?就是哪个先、哪个后的问题。
柯老师:其实我在书中就讲到了,因为小梁抓住一个“交换”提出问题,讨论就比较局限了。我在《婚姻诊所》中就讲了一个爱情故事。在这个故事的演变过程中,揭示了婚姻的种种潜规则。而潜规则我讲了很多规则,婚姻的十点交换是第一个潜规则,还有很多潜规则。
主持人:还有“对等律”什么的。
柯老师:目前的婚姻是由两块构成的,一块叫感情,一块叫很多实际利益。
我同时还讲到,感情占比重越大的婚姻,品格越高。有人说,西方发达国家离婚率也挺高,我说,离婚率高并不等于问题多。
主持人:对。
柯老师:西方发达国家的婚姻,利益上没有什么欠缺的,大家都很自由,很独立,感情好就在一起,感情不好就分开。
我们这里恰恰是结婚结得难,离也离得难。
为什么?有很多实际问题在牵制你
我们现在什么样的婚姻都有,很多婚姻你一看就知道,感情占的比重比较低。很多人闹矛盾,不是闹感情,是闹感情以外的很多实际问题。要不就分开不就完了吗。为什么离婚也那么困难呢?是因为目前的婚姻承载了过多的感情之外的东西,这就很复杂了。
所以,从理想角度讲,希望我们有一天最好是这样子,大家因为感情好走到一起,感情没有基础,咱们拜拜。可现在不是这样,要面对复杂的一个个问题。
【当70后剩女遭遇80后抢婚】
主持人:看来您这个网上婚姻诊所,面临的很多问题是“离婚难”的问题。
柯老师:那倒是片面化了,问题很多,还有一个是“结婚难”。
主持人:结婚也难?
柯老师:结婚难什么?找不着合适的,找不着满意的。
主持人:这也来找您,也来跟您倾诉?
柯老师:有的很年轻,有的初恋的高中生也找你,有很多苦恼,有的可能是中龄的、大龄的,大龄女孩的问题也很多。
主持人:是,叫剩女、剩男。
柯老师:70后的女孩,没结婚的和有问题的也是一大片。
主持人:是,我们也属于这个层次。据说有一个“甲女配丁男”原则。按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理论呢,男生愿意找比自己稍微差一点的女生,他心理上有安全感,所以甲等的男人呢,找乙等的女生,乙等男生呢,找丙等的女生,丙等的男生找丁等的女生,结果呢,甲等的女性和丁等的男性剩下来了。丁等的男性是问题男性,社会不安定因素,有一些可能成为盲流,因为他不安分,所以出了问题,可能在监狱里收监。而甲等的女生呢,好像在社会各界还挺活跃,客观评价好像状况还不错,但是偏偏成了“剩女”,在婚姻市场上被剩下了。
柯老师:这是一个说法,这个说法可能就是由这些女生提出来的。
主持人:我倒是听一个男性的研究者提出来的,但是比较认同的可能是女性。
柯老师:我觉得形成这个现象也不光是刚才说的这一个因素,这是一种阶梯。现在阶梯很多,我觉得年龄阶梯也很明显。
主持人:这个怎么讲?
柯老师:比如说一个男孩吧,他二十多岁时条件不好,没有挣下钱,也没有买房买车,结婚顾不上,别人也没看上自己,于是他就得努力奋斗,他到三十多岁有了成就了,他才找对象。这时很多女孩都看上他了。看上他的女孩不光有三十多岁的,还有二十多岁的。
二十来岁的女孩为什么会看上他呢?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女孩从小就比较恋父,她习惯一个像爸爸一样能够呵护她的男人。
主持人:独生子女。
柯老师:对,这样的女孩特别容易掉入比较成熟男人的怀抱里。
还有什么呢?也许这些女孩比较畏惧人生最初的原始奋斗,二十多岁的她没有决心和一个男人去住地下室,靠自己打拼世界。她畏惧这个。这时,她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性格比较成熟,有点像父兄的性格,有房有车,事业也很成功,那么和他结合不就很现成吗?
而男的呢,三十岁的女孩和二十多岁的女孩同时向他表示爱意的时候,他一般会选择二十多岁的女孩。
这种差别就把三十多岁女孩甩下来了。
主持人:也成为现在的一个社会问题。
柯老师:甩下来以后呢,你看,二十多岁的男孩现在没有二十多岁的女孩对等了,二十多岁的女孩都跟三十多岁的男人跑到一起了,但是他还可以继续努力啊,男孩不着急。
主持人:他可以等到他三十多岁的时候。
柯老师:等到他三十多岁的时候他再找。可是二十多岁的女孩呢,现在都跑到三十多岁的男人那里了,落差和结果就是把一些三十多岁的好女孩甩在一边了。
主持人:有几个年龄段可能是格外困难的,比如您刚才提到的三十多岁的女生。
柯老师:现在三十多岁的女生,学历比较高的,结婚难的非常多,这些北京人都知道。
梁蕊莉:您认为是现在这个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所造成的现象吗?
柯老师:对,一般是这样。比如说有人问我这个问题,她是属于这个问题,我就帮她出一点主意,应该怎么对待这个问题,怎么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人,但是只能是一个对一个的来说话。就整个社会来讲,这个地方有一个数字的空缺,这个问题不是很好解决。
【畸形婚姻里的成功焦虑】
主持人:三十多岁的女生也可以眼光再放得长远一点,比如说向翁帆女士学习,还可以看到八十多岁的男人,视野就宽广了。
柯老师:这属于很另类、很另类的,大多数人对这种婚姻选择可能不持肯定态度。
主持人:我倒是对那个选择满赞赏的,这是个人的一种行为,当然您也可以说她也纳入了您刚才说的小女孩恋父、恋成功人士的这种成分,符合您刚才说的这种安全感和成就。
柯老师:所以我就讲,我们现在这个年代谈感情……
主持人:……太奢侈。
柯老师:感情经常是被一个重大的引力场扭曲了。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光线穿过引力场都会弯曲,光线多直啊,直射的嘛,可是经过引力场都会弯曲。那么我们的感情呢,再纯正的感情当经过这个成功、金钱的巨大的场的时候,扭曲非常厉害。现在多少爱情是依附在对成功的崇拜上,所以,你刚才讲到有二十多岁的女孩去嫁给七八十岁的人,那个七八十岁的人肯定是非常成功才可以啊。那毕竟是很另类的。
这个另类我觉得打一个问号比不打问号好。
主持人:这是您的态度?
柯老师:对。
柯云路婚恋哲理小说
《婚姻诊所》
★点击购买★
柯云路最新出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