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焦虑症患者柯云路书友圈评论 |
走出焦虑 重归快乐
——评柯云路《焦虑症患者》
作者:凤凰
原载:http://www.xici.net/b763788/d56495460.htm
现代人经常感到焦虑。各种各样的不安与烦恼,似乎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令人感觉到如此之大的压力。尤其是在都市中,焦虑症已经成了一种流行病。
事实上,焦虑是一种正常而且普遍的心理反应。古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焦虑,并不见得比现代人少。可是如果随便向一个都市人提出这个问题,他(她)的回答多半是,认为目前社会人群的焦虑程度比古时候严重得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柯云路的《焦虑症患者》一书,对现代人的焦虑症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这本书以一个心理咨询的个案为例,从心理学层面上分析了焦虑症的内因。全书以“自知”和“放松”两个关键问题为主旨,提出了一套有效缓解焦虑症的方案。
想像自己面对一块石头,有人要求你把它搬起来。而自己并不知道能否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地产生了担心受挫的情绪。
另一种情形是,知道自己能搬动五十斤,而石头却有八十斤重。这又是一种受挫,相对上一种来说,这一种更为真实尖锐。
这并不能形成焦虑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目标能否达成,总是会与自我实现紧密相关。一件事能否完成,会关系到自身的理想、利益能否成功实现。于是二者结合起来,成为焦虑症的最大动因。
由此形成各种各样的焦虑反应:担心出错;担心失去现有的位置或身份;担心做不好事情而被谴责;担心自己的未来充满危险……如此种种。这样发展下去,很快会形成焦虑症状,最典型的是对工作充满矛盾,一方面拼命忙碌,另一方面内心却对工作异常反感,时刻呼唤着想要逃离。于是理智必须强迫自己继续工作,而情绪被压制,只得潜藏在潜意识中,以各种方式悄然释放,例如莫名其妙的烦燥,无原因的头痛、失眠,全身不适,甚至形成严重的慢性病。
其实,大部分的身体不适,都是内心潜在压力的反应。
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而且适度的焦虑会催促人采取行动去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过度的焦虑却非常有害,并且会把人拖入烦恼的恶性循环,从精神和肉体两方面一点点侵蚀人的能量,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损伤。
如何识别过度的焦虑,找出内因,并走出焦虑?或者简单地说,如何让自己重新快乐起来?在这本书中一定能找到有价值的答案。
《焦虑症患者:当代中国男人病态人格写真》一书,详细记录了一段分析焦虑、走出焦虑的心理历程。对于被焦虑折磨的现代人来说,这本书是一位难得的朋友和导师。
可贵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表面分析,而是伸延到更深的层面。“自知”最重要的并不是了解自己的能力,而是要了解,自己为什么要给自己设定这样一些目标,其内核直接关联到个人的童年体验、教育历程和性格形成过程。对于焦虑不该把它视为病态,而要把它看成自己的一部分,它不能被“解决”,但可以“走出”。
这些问题已经属于心理学的领域。在本书的引导下,读者完全可以进行自我心理咨询,重塑自我,重归快乐。
不夸张地说,只要你有烦恼,就应该读这本书。即使是随便翻翻,也会助益良多。
作者信箱:keyunlu@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