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之门与思维之力
(柯云路说明:
近日在新京报看到一篇文章:《瘫痪者生活自理有“门”》。
文章说:如何才能让四肢瘫痪者的大脑重新控制肢体?美国一位科学家最近设想将一个阿斯匹林药片大小的装置植入四肢瘫痪者大脑中,重建患者大脑和肌肉之间的联系,从而使接受移植者能够重新控制自己的肢体,完成吃饭、洗澡、穿衣等简单动作,实现生活自理。
文章进一步引用专家的说法,“这一设想有望在5年之内实现,给四肢瘫痪者打开希望之门。”
近一年来,我的博客多次转载了有关的科技新闻,比如用思维踢足球,用思维拨电话,用思维控制假肢,等等。以下这则消息引起我注意的是,“多诺霍让两名四肢瘫痪者运用自己的‘思维之力’成功操纵电脑光标。其中一位是25岁的马特·内格尔,他在9个月的时间里学会了移动光标,还能打开邮件和玩游戏,甚至还可以操控一只简单的机械臂。”
那么,思维是一种物质吗?什么是思维之力?
让事实说话。
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每一个进展都令人欣喜和倍受鼓舞。
这或许也是柯云路抓到的一根根“稻草”。
稻草并不能救命,但稻草多了,也许会成为木头,在水上抓住它至少可以漂流。木头多了,就能造屋造船。那就不仅是救命了,还可造福人类。)
近日在新京报看到一篇文章:《瘫痪者生活自理有“门”》。
文章说:如何才能让四肢瘫痪者的大脑重新控制肢体?美国一位科学家最近设想将一个阿斯匹林药片大小的装置植入四肢瘫痪者大脑中,重建患者大脑和肌肉之间的联系,从而使接受移植者能够重新控制自己的肢体,完成吃饭、洗澡、穿衣等简单动作,实现生活自理。
文章进一步引用专家的说法,“这一设想有望在5年之内实现,给四肢瘫痪者打开希望之门。”
近一年来,我的博客多次转载了有关的科技新闻,比如用思维踢足球,用思维拨电话,用思维控制假肢,等等。以下这则消息引起我注意的是,“多诺霍让两名四肢瘫痪者运用自己的‘思维之力’成功操纵电脑光标。其中一位是25岁的马特·内格尔,他在9个月的时间里学会了移动光标,还能打开邮件和玩游戏,甚至还可以操控一只简单的机械臂。”
那么,思维是一种物质吗?什么是思维之力?
让事实说话。
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每一个进展都令人欣喜和倍受鼓舞。
这或许也是柯云路抓到的一根根“稻草”。
稻草并不能救命,但稻草多了,也许会成为木头,在水上抓住它至少可以漂流。木头多了,就能造屋造船。那就不仅是救命了,还可造福人类。)
瘫痪者生活自理有"门"
科学家欲将"大脑之门"装置植入瘫痪者脑中,重建大脑和肌肉联系
如何才能让四肢瘫痪者的大脑重新控制肢体?美国一位科学家最近设想将一个阿斯匹林药片大小的装置植入四肢瘫痪者大脑中,结合现有技术,重建患者大脑和肌肉之间的联系,从而使接受移植者能够重新控制自己的肢体,完成吃饭、洗澡、穿衣等简单动作,实现生活自理。
专家说,这一设想有望在5年之内实现,给四肢瘫痪者打开希望之门。
专家说,这一设想有望在5年之内实现,给四肢瘫痪者打开希望之门。
大脑之门能记录大脑中负责肢体运动区域信号
在让瘫痪者大脑重新控制肢体的技术研究方面,美国布朗大学教授约翰·多诺霍领导的研究小组处于领先地位。这种设想开始于多诺霍今年7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名为"大脑之门(braingate)"的装置,它只有阿斯匹林药片大小,能记录大脑中负责肢体运动的区域发出的信号。
通过在患者大脑中植入这一装置,多诺霍让两名四肢瘫痪者运用自己的"思维之力"成功操纵电脑光标。其中一位是25岁的马特·内格尔,他在9个月的时间里学会了移动光标,还能打开邮件和玩游戏,甚至还可以操控一只简单的机械臂。
另一位患者来自美国芝加哥,也在操纵光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大脑之门"获取的信号后来消失。
通过在患者大脑中植入这一装置,多诺霍让两名四肢瘫痪者运用自己的"思维之力"成功操纵电脑光标。其中一位是25岁的马特·内格尔,他在9个月的时间里学会了移动光标,还能打开邮件和玩游戏,甚至还可以操控一只简单的机械臂。
另一位患者来自美国芝加哥,也在操纵光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大脑之门"获取的信号后来消失。
研究者欲将大脑之门和功能电刺激技术相结合
多诺霍目前正在研究完善"大脑之门"的软件,以便让患者的控制能力更细微。他还设想把"大脑之门"和现有的功能电刺激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对肌肉的控制。"我们预计这需要5年时间。"多诺霍说。
功能电刺激的原理是利用电流使肌肉紧张或松弛,实现瘫痪肌肉的某种运动。这种技术已经在300多名瘫痪部位相对较少的病人身上使用,其中一名腰部以下瘫痪的患者在使用功能电刺激技术后,居然站了起来。多诺霍现在正在与凯斯-西保留地大学的专家通力合作,希望通过"大脑之门"记录的信号控制安装在患者胳膊上的功能电刺激设备开关,实现手臂自主运动。
"我们的目标是让患者自己抓取一只汤匙,自己吃饭。从'大脑之门'已经取得的成果来看,我们认为这是有可能的。尽管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只需将两者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实现小幅度的运动。"
高雪鹏(新华社专稿)
■案例
新病例显示大脑之门潜力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就罹患运动神经受损疾病。
多诺霍15日在亚特兰大参加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的一次会议,在会上报告了两名新病例。英国《泰晤士报》科技记者马克·亨德森认为,这些新病例进一步显示了"大脑之门"的潜力。这两个病例中有 一位是患有闭锁综合征的53岁妇女。
另一位是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是一种运动神经受损疾病,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史蒂文·霍金就罹患此病。
这名患者也学会了控制光标。
这让许多科学家感到意外,他们原本以为这种疾病造成的大脑损伤意味着上述设想不可能实现。
高雪鹏(新华社专稿)
另一位是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是一种运动神经受损疾病,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史蒂文·霍金就罹患此病。
这名患者也学会了控制光标。
这让许多科学家感到意外,他们原本以为这种疾病造成的大脑损伤意味着上述设想不可能实现。
高雪鹏(新华社专稿)
■反应
1992年苏格兰年度女士提名者谈论"大脑之门"
"我想挠挠脸上痒痒"
如果能够恢复使用手臂的话,"我想挠挠脸上痒痒。"这是里兹·马丁女士目前最渴望的事。1992年,马丁因其为癌症患者和脊柱损伤者筹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使其被提名为1992年苏格兰年度女士。
现年57岁的马丁生活于苏格兰斯特灵地区。1991年,马丁开车正常行驶时,被一辆卡车撞翻,后背严重受伤,从此瘫痪。如今,马丁仅有头和颈部能进行简单活动,她的起居需要两个人帮助,每天早上都要由他们把她从床上扶起来,再抬到轮椅上。
马丁也时常抱怨自己的苦恼,说:"如果一只黄蜂或其他东西接近你,你只能像固定的物体一样静止不动。"
她还说:"像开电脑或者开灯等简单的事对我来说就大不一样了。"尽管遭遇如此重大挫折,但是马丁女士依然保持着积极的心态。马丁表示:"困难不能阻止我,我只是经历了一次事故而已,我要面对它,并战胜它。我发现我在脊柱损伤协会的工作非常有挑战性。"
在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告知其美国布朗大学教授约翰·多诺霍致力于研究帮助瘫痪者恢复生活能力的"大脑之门"装置时,马丁说:"我期望未来某个时候,在新技术的帮助下,我的肢体还能正常活动。如果技术先进到一定程度的话,那可真是太好了!我非常渴望新技术到来,我想挠挠脸上痒痒。"
马丁目前是英国脊椎损伤协会的理事,经常出席一些医学会议,并取得了开放大学的健康和社会福利的资格证书。(张乐)
相关推荐文章:
文章引用自:http://news.thebeijingnews.com/0575/2006/10-17/024@215361.htm
后一篇:人生永远没有大局已定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