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再发愁的母亲

(2006-03-07 19:11:30)

 不再发愁的母亲

  

几年前,出于对青少年成长的关心,我对家庭教育做过一点研究,也出过几本书。

此后,常常会收到一些家长来信,求教家教中的问题。

一位自称“发愁的母亲”在信中这样写到:

我的儿子今年12岁,是个既聪明又漂亮的孩子。可就是有一点让人发愁,那就是在家说话,出了家门就不与任何人交流,包括老师和同学。

在幼儿园里虽然老师说他话很少,但还是有一两个好朋友。奇怪的是,从上学以后,儿时的朋友也不理了,班里同学想和他玩,他也不理不睬,老师课上提问从来没回答过,其实他不是不会,同班同学都说我的儿子在班里考试成绩总是前几名,如果他肯说话准能当大队长。老师也很着急,为此事多次找家长,说这么聪明的孩子就因为不爱说话将来上不了好学校多可惜啊!我们做家长的也很着急,我也问过他为什么会这样,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只会说“不知道”。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现在城市的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不仅使家长操劳,而且让孩子很小就背上沉重的负担。我认识的一些年轻人,在孩子还未出生时就谋划着孩子未来的成长之路。刚刚会说话,就开始识字,数数,学英语,画画,弹琴,等等。再大一点,就迫不及待地送到学前班,生怕孩子有一点点落后。上了小学,家长到周末还要陪着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每每看着小小的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风里雨里的奔走,我常常会觉得他们挺可怜。

我认识一个小孩,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也拔尖,但有一个毛病,就是课上从不回答老师提问,即使明明知道答案,即使受到批评也不肯回答。

孩子的母亲自然十分着急,带着孩子向我请教该怎样办?

作为一个作家,对付孩子我还是有一点办法的。

我先给他讲了几个小故事,然后与他一起游戏,玩得高兴了,再出几个小谜语,当然不是很难的那种,需要稍稍动点脑筋,但最后一定能猜出结果来。聪明的孩子果然将多数谜语猜对了。在得到了我的“热烈表扬”之后,孩子很兴奋,同时也增加了对我的信任。我们开始聊天,孩子显然不是不爱说话,而是很爱说话。这样聊着聊着他不再戒备,之后我问,为什么即使上课时知道答案,也不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孩子非常委屈,讲出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因为一次课堂提问时心里有点紧张,回答时结巴了几句,引起同学的哄堂大笑,大大伤害了他的自尊。孩子说,那次在班上“出了丑”,他担心自己会再次出丑,所以下决心不再课堂上回答任何提问。他不能让同学们再笑话他。

这是多么小的小事,在课堂上结巴了几句,引起同学不一定是恶意的笑声。相信之后老师不会在意,小朋友也会很快忘记,但当事的孩子却可能受到了“致命”伤害。他是那么小的生命,就像一棵柔弱的嫩芽,在发育生长的初期,需要特别小心地呵护。这次伤害若放在大人身上可能根本算不得什么,但落在小孩身上,却可能成为影响终生性格的创伤。

我当即告诉孩子,你的表达能力多好,会玩游戏,会猜谜语,还能和叔叔聊天,你多棒啊。那次课堂上的事,同学们早忘了,不信,你可问问老师!由于事先与老师有了沟通,当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找到老师的时候,老师做出很迷惑的样子,仿佛根本不存在这件事。之后,老师与家长配合,从在课堂上最简单的大声朗读课文开始,做到了就及时表扬。在表扬中让孩子感觉到表达的乐趣,一点点恢复孩子的自信,在不久以后的班会上,孩子走到讲台上大声朗读了自己的一篇作文,老师带头鼓掌。

孩子就这样战胜了这个小小的挫折。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发愁的母亲”,告诉她孩子聪明好学,成绩好,是很大的优点,家长完全用不着忧虑,要对孩子充满信心,同时用这种信心感染孩子。要真心这样做。同时想办法和老师更好地沟通,孩子出现问题,一定是有原因的,要细心地找出问题的症结,与老师一起,给孩子创造一个他感觉安全、舒畅的学习环境。

不久前,这位家长来信告诉我,她按照我的方法做了,效果非常明显。她带着孩子去公园玩,孩子蹦蹦跳跳地走着,伸手捉住了路边飘动的柳枝,竟主动背诵了一首唐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她说,看到孩子进步,我不再发愁了,我是一个幸福的母亲。

 

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

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

中学生成功法

 

不再发愁的母亲

不再发愁的母亲不再发愁的母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