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交流经常给我带来温馨的感觉
——《蒙昧》作客TOM
(2000年,长篇小说《蒙昧》出版,TOM网进行了连载。这是柯云路第一次受邀到大型网站聊天。此前,曾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聊过一次。)
柯云路:今天到TOM网站和大家聊天感到很高兴,见到很多朋友感觉很亲切!希望今天大家能够在交流中畅所欲言,沟通思想和情感。
问:柯云路老师,您好。我最喜欢的是您的《孤岛》,能谈一下当时的创作心态吗?
柯云路:《孤岛》是我八十年代的一部长篇小说,当时写这部小说其实和写另一部长篇小说《新星》有相同的思路,是想说明一个人在困难的境遇中生存、发展。
问:柯云路你好!文学创作以真正的科学态度出现应注意哪些问题?
柯云路:文学创作是一个艺术创作,它所遵循的艺术的规律,就是要真实,这是最高原则。在真实的基础上只要注意深刻,深刻是真实充分表现。
问:还记得当时听孤岛的小说联播,真是集集不拉,那里面是不是融入了您的哲学思想?
柯云路:孤岛无疑融入了我的一点哲学思考,我希望以后艺术和哲学融合的更巧妙。
问:柯老师:继《蒙昧》以后,你是否还正在构思新的长篇?
柯云路:我是在构思新的长篇,而且正在写作中,能够高兴告诉朋友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新作和朋友们见面。
问:您认为做人应该到什么高度,做文章该到什么高度,您对您的作品都满意吗?
柯云路:我认为作人和作文章的最高的高度是自然,用老子的话讲就是“道法自然”,我对我的作品还都很不满意,这种不满意在有的时候很强烈,我希望能够超越我过去的作品。一个作家如果不能超越自己过去的作品,那就失去了写作的真正的生命力!
问:您当初突然停止小说创作,进而写一些纪实文学的内容,是什么促使了您的转变?
柯云路:促使我写作内容发生转变的是我的广泛兴趣,一个时期只能够集中在一个主题上,另一个时期就可能转移到另外一个主题上。
问:柯老师,我觉得您当初的《新星》、《昼与夜》获得广大读者很高的评价,但后来的《大气功师》之类的长篇,反映却很不好,请问您当时怎么会介入到这样的领域,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柯云路:对我不同时期的作品,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反映,有的人喜欢我的《新星》、《夜与昼》有的人可能喜欢我的《大气功师》,读者的不同选择,是正常的。
问:您写《蒙昧》的动机是什么?
柯云路:《蒙昧》是我写“文革”小说的一部分,从历史说我是要写出那样一段中国的真实历史,使人不忘记,从人格说我希望写出一个男孩子人格发展的隐秘过程。
问:柯老师:你说祥和之星总是笼罩着你的写作,该从哪些角度理解这句话呢?
柯云路: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处在非常安静的心态中,祥和的气氛就能够笼罩在他的上空,写作者的天空由他的心灵决定。
问:柯云路,我看过你的《黄帝内经》,但没有看完,我看到的那部分给我的印象是你只列举事实,然后把你的分析,观点表达出来,这难道就是文学么?
柯云路:《发现黄帝内经》不是文学书,是一本对医学进行探讨的书。
问:每个作家都有他自己熟悉擅长的写作领域,请问您的擅长协作领域是哪一块?
柯云路:每个作家确实都有他自己熟悉擅长写作的领域,我对我自己的判断是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我只知道尽可能开放眼光,每部书都与自己上部书不相似,不重复自己是我自己的一个准则。
问:能透露您的新作讲述的是什么呢?
柯云路:如果你是指我还没有发表的新作,那么我能够透露的就是我的下一部小说还是描写“文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