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徘徊在文学心理学之间 柯云路用童话剖析人格

(2005-11-06 08:15:49)

 

 

徘徊在文学心理学之间 柯云路用童话剖析人格

 

由于在作家出版社推出了新作《童话人格》,昨天在新浪网,有“中国最有争议的作家”之称的柯云路就该书的写作理念、细节分析、人格塑造等问题回答了网友及本报记者的提问。

徘徊在文学心理学之间

 

    者:先请柯老师简单介绍一下新作《童话人格》?书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柯云路:这本书刚出版时,出版社就给了它一个定义,叫边缘类作品,主要内容是破译中国和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童话。

我记得一个女作家讲过一句话,她说她从小就怀有《海的女儿》情结。到底她为什么有《海的女儿》情结?又是什么含义?如果把这些有趣的现象汇集在一起,把童话故事包含的人格奥秘剖析一下,我们对人生对世界的认识都会有一个重新的看法。我很喜欢这种带有边缘性的拓荒式创作。

 

    者:《童话人格》严格意义上到底是心理学著作还是文学著作?

柯云路:这部作品是用文学的语言讲了很多文学故事,可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剖析,心理学和文学这两个学科进行了结合,很难说这部书是文学还是心理学著作。

童话就是童年故事

 

    者:你用童话里面的人物解析人格?这样的解析最终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柯云路:人格解析的重点是一个人的童年。童年对我们来说常常是隐蔽的,是很多似梦非梦的东西,也就是不良的经历或者被道德批判的经历隐藏在深层。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童话,童话之所以在世界上流传,是因为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在故事的讲述中度过的。童话本身就是所有人童年故事的文学表现。

在我的写作过程中,当我把我的解释和周边的人讲时,他们都觉得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说书中的童话故事经分析才发现它能那么深地触动人心底的东西。原因很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都有自己的情结,都有自己心灵深处的东西,这种东西平时不知道。我们可能在自己身上同时找到许多角色的成分:孙悟空、辛巴、贾宝玉、托尔斯泰的情结或多或少都有,白雪公主、灰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思嘉丽的情结也或多或少都有;这样,我们就更好地认识了一个人的特性,也更好地认识了整个人类的共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读者一点明白之后的快乐。

 

2004年2月21日    北京娱乐信报    李 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