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孩子在缺失的亲情中漫长等待

(2009-10-25 11:50:06)
标签:

教育

亲情

缺失

留守儿童

物质生活

中国

杂谈

    别让孩子在缺失的亲情中漫长等待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湖北一个12岁的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在寒暑假和过年的时候才能见到父母,春节后因为不能忍受每年与父母的分别,而选择了悄悄上吊自杀!


    一个年仅12岁的鲜活生命就因为亲情的长期不到位而永远地消失了。看了这则新闻,我久久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一个12岁的孩子啊,怎么就选择了这么一条不归路,不知道他的父母看到孩子尸体后会有怎样的后悔和悲伤,但他能坚定的选择这条路,心中会是怎样的绝望和无奈啊!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有这样一个讨论,题目是“为了生存,父母应该选择在孩子身边,还是去为孩子的明天赚学费”。对于这样的问题,中国的父母历来从不会征求孩子的意愿,他们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只要家里有老人照顾就完全可以了,况且自己是在为孩子的明天赚学费,是为孩子的明天在打拼,网上大多数的网友们也认为在目前中国的生存状态中,为了生存父母选择离开孩子,是无可非议的!可我们的孩子呢?他们的意愿从来就不会受到父母的尊重和重视,在为明天和孩子中间,父母毅然决然地会选择为明天!留下年幼的孩子,在没有父母亲情呵护的世界中,承受亲情缺失带来的伤痛和无奈!那个自杀孩子留下的遗嘱中有一句话,也许代表了留守儿童共同的心声,那就是:“我希望父母能在我身边,哪怕日子过得很苦,我也是快乐的!”。


    是啊,在孩子幼小的童年中,物质生活的丰富与否都是次要的,有父母亲呵护的世界才是精神上的天堂!而我们的父母却大多不懂得孩子最需要的东西,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能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与享受,就是父母最大的心愿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孩子的需要能够向谁交流与诉说呢?他们只能把无依的心灵,留给远方漫长的等待,当年复一年的等待,依然是亲情来了又走的缺失时,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的就是一条又一条深刻的烙印:父母并不在乎我!在这样的生存空间中,不同性格的孩子会有不同的举动,极端渴望亲情的孩子会在这样的等待中无望,最后选择以自杀结束等待的煎熬!


     80多年前,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曾经大声呐喊:“救救孩子!”,在当今市场经济与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也想向社会和父母大喊一声:救救我们的孩子吧,别让他们在孤独和亲情缺失的环境中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此生无憾
后一篇:春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