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512ms.com/mswsign/mswsign.asp?mswid=11979
第一次学电子琴
Dennis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经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玩羽毛球、第一次学做饭、第一次学画画、第一次骑自行车等等。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生活中经历的第一次都渐渐地被我所遗忘,但第一次弹电子琴的经历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说起我第一次学电子琴还有个很有趣的插曲呢。在我家楼下有个小百灵现代艺术学校。每天放学从那经过时,我与妈妈都会听到学校里传出的悠扬琴声。有几次,我被琴声吸引,跑到学校的窗前竖起耳朵听起来。妈妈看到我很喜欢听琴声的样子,决定让我学琴。
暑假的一天,妈妈带我去了楼下的学校。可是,说心里话,我内心非常不愿意学琴。一是害怕学琴难,二是担心没有玩的时间。当琴班的齐老师问我愿不愿意学琴时,我竟忍不住委屈地掉下了眼泪。齐老师和蔼地问我:“你会不会玩电脑?”“会。”“你会玩电脑就会弹琴。电子琴其实就是个大玩具。”说着,齐老师用手按了按电子琴的琴键,电子琴就发出了许多美妙的声音,有飞机起飞声、有鸟鸣声、有流水声、有机关枪声等等。听到电子琴里能发出这么多奇怪的声音,我的心情也好多了。齐老师让我随便在电子琴上弹奏。我彻底放松下来,坐在电子琴前弹了起来。不知不觉,我就有点喜欢上电子琴了。过了一会儿,老师教我弹do
re mi fa sol la
xi,我学得十分快。老师夸我乐感很好,也很聪明。听了教师的夸奖,我十分高兴,学得更认真了。那天,我一共学了7页琴谱。不知不觉,一小时的琴课结束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琴班。
通过第一次学琴,我感觉到,其实学琴并不像我想像的那样难。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是如此。
注:上文是聪聪这学期的第二篇作文。按语文书的要求,记第一次
,当时聪聪想写的东西很多。聪妈就建议他写第一次学琴,关于聪聪学琴,其实聪妈有许多话要说,但因为太懒,至今未记一笔,此文算是一个记录吧。
说实话,聪妈之所以下定决心让聪聪学琴,并不是追求什么潮流。只是记得聪聪在一二年级时,曾有意无意间流露出对那些有些才艺特长孩子的羡慕,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聪妈就跟聪聪商量也学一样才艺,至少在班级的文艺活动中,也能露上一手。但聪妈跟聪聪商量的结果是人家啥也不想学。在聪聪两岁的时候,聪妈曾给他买过一个玩具电子琴,他在上学后,竟能照着音乐书中的谱子,用电子琴弹出调来,并跟着哼唱。偏巧我家楼下有个琴班,夏天时,尤其是暑假时,每天都能听到琴班里传出的琴声。聪聪对音乐还是很敏感的,有几次,他真的不知不觉被琴声吸引,偷偷凑到窗前认真地听起来。既如此,聪妈决定无论如何,都让聪聪到琴班一试。去年三月份的时候,聪妈方才把聪聪说动心,但这小子竟给我来个缓兵之计,说是等暑假再学。聪妈当然得尊重小子的意见,只好耐心等待。聪妈是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到了暑假。有一天,聪聪去了三姑家。此前,聪妈曾透露过让聪聪学琴的打算。三姑家有架钢琴,三姑非常支持聪聪学琴,并说可以赞助钢琴。三姑家的纪铭姐姐趁机给聪聪做了演奏示范。聪妈知道这位小姐姐是被老妈逼着学琴的,对琴并不喜爱。期间不知小姐姐跟聪聪说了什么,聪聪回来后,扬言不想学琴了。真是事与愿违呀,但这并不能动摇聪妈的决心。终于在7月16日的晚上,聪妈态度坚决地要带聪聪学琴。聪聪先是以不吃饭要挟,见威胁无效,只得吃饭。但吃过饭,又赖在床上不走,甚至哭了起来。但我意已决,聪聪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随我去了琴班。好在琴班的老师在聪聪极小的时候,就认得他,她们对聪聪的态度极其热情友好。聪妈很是佩服琴班的齐老师。她教小孩子真是很有方法。如聪聪作文中所说,她抓住小孩子爱玩电脑的心理,告诉聪聪电子琴也与电脑一样,只是个大玩具。聪聪最爱的就是玩具,既然电子琴属于玩具,他当然想玩了。于是聪聪顺理成章地乖乖地跟着老师学了起来。他学得很快,老师又不失时机地夸奖他“乐感好”“学得快”“这样聪明的小孩不学琴可惜了”。或许老师的话起作用了,走出琴班的时候,聪妈问聪聪是否喜欢学琴,聪聪竟爽快地说喜欢。问他此前为什么不想学,他又说姐姐教的与老师教的不一样,还是喜欢老师教的方法。看来,最初选老师也很重要哇。
后来,聪聪真的一点点喜欢上了弹琴。对于聪聪学琴,聪妈是门外汉,开头几次只负责把聪送到学校,过后,都是聪聪自己去。琴弹得如何聪妈虽然指导不了,但俺起码会听吧,耳熟能祥的儿歌,在哪弹错俺还是能听出来的。于是聪妈更多的时候,只是躺在床上听,再时不时地夸奖聪聪几句。聪妈最常说的话是:“听我大儿弹琴是种享受。妈妈最喜欢听了。再给妈妈弹一曲好吗?”正是在聪妈这种不求全责备的态度下,聪聪琴学得很放松,弹琴的时候也最喜欢把老妈拉到床上,美其名曰:“让妈妈享受”这种待遇上哪找去?聪妈真是乐得逍遥自在。
现在与聪聪同班学琴的有两个孩子。每次老师教完一个新曲,都要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弹奏。说来也挺有意思。最初与聪聪同班的只是一个女孩,每次都是聪聪最先弹奏新曲。自从寒假里插进一个男孩后,老师每次问谁先弹奏,那两个孩子就都指向聪聪。聪聪弹完后,再问谁接着弹呢,那个男孩就指指女孩说:“女士优先。”女孩很文静,不说话,只是用手指指男孩。聪聪却接茬说“女士优先选择。”于是那男孩不得不接着弹。前几天,女孩因为家里有事,缺了堂课,老师再问谁先弹时,聪聪也不甘示弱地指向男孩。于是两人开始用猜拳的形式定弹琴的先后。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聪聪的琴艺也在一天天长进。寒假里,聪聪的姥姥从北京回来。当离家已近半年的姥姥亲眼看到聪聪居然会弹奏出很多曲子时,真是非常意外与高兴。前几日,聪聪生病在家,姥姥天天过来为聪聪点滴,闲暇时,聪聪弹琴,姥姥唱歌,看着祖孙二人其乐融融的场景,聪妈的内心也是无比开心。如今,聪聪学琴有七个多月,已开始学习四级曲子。弹琴对他更应说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当然聪妈对他的要求不高,他每天弹琴的时间也不固定,愿意就多弹会,不愿意就少弹会。谁说:“琴童无童年”?如果琴童的家长能放平心态,不是追求所谓的考级,我想更多的琴童会像聪聪一样喜欢上弹琴的。通过聪聪学琴,聪妈还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单纯地听孩子说对某种东西感兴趣或不感兴趣,就随便放弃让孩子的尝试。有的时候,试过才知道。给孩子一次尝试的机会又如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