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512ms.com/mswsign/mswsign.asp?mswid=11979
聪妈我将聪聪的日程安排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清晨起床必做几件事。包括起床时间、穿衣时间(5分钟)、吃饭时间、弹琴时间、出门时间。水瓶灌水、出门前面对镜子检查仪容也包括了进去。这张表不仅贴在了卧室,也贴在了门口。这样,他可以很方便地起床时看一遍,出门前再逐条对照检查一遍。第二部分是放学后必做几件事。包括进门休息时间、做作业时间、做作业注意事项、做完作业后必做事项等等。第三部分是晚上临睡前必做几件事。包括洗漱时间、上床时间、上床前衣物准备等等。
九月三日放学后,聪聪的日程安排就开始按这个表进行了。他先是休息了半小时,期间吃了些水果。弹琴半小时,然后开始写作业。他做作业的时候,聪妈正好准备晚饭。一个小时左右,聪聪写好作业,饭菜也上桌了。晚饭后,聪妈检查作业,聪聪整理书包。此时,时间不过晚上六点半。聪妈与聪聪到楼下散步近一个小时。回来后,聪聪又是涂鸦,又是看课外书。八点五十,聪聪开始洗漱,洗漱毕,他将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了床头柜上,九点准时躺在了床上。当然,临睡前,他给手机设上了闹铃,时间定在了六点半。
九月四日早,伴着优美的铃音,聪聪醒了。醒来后,他先是看了看墙上的日程安排,再伸了伸懒腰穿好衣服,就坐在琴凳前弹了十分钟琴。弹完琴,他到厨房为自己准备早餐。他将面包和烤肠放到了烤箱,定好时,又给水瓶灌水。聪妈我虽然没起床,但耳朵与眼睛并没闲着,时刻关注着聪聪的动态。七点钟左右,聪聪叫醒聪爸。聪聪还真是能干,将一大块热乎乎的烤面包送到了妈妈的嘴里。七点十分,聪聪与聪爸准备出门,临出门前,他又对照了一下门前的日程表。然后,跑到门镜前照了照,整理好衣服,开心地对聪妈说了声再见。
由此可以看出,在日程表的引领下,再用不着妈妈费任何口舌,他就可以轻松自如、有条不紊地把自己该做的事情逐一做好。有了这种体验,聪聪一天都很快乐。很自然地,他很自觉地开始执行起自己的这份日程安排表。渐渐地,聪爸也开始习惯早上送儿子上学,他甚至从中得到了意外收获。他说送完儿子,再步行上班,要比坐单位班车好得多,走上半小时,很是锻炼身体。父子二人,一路上说说笑笑,更加亲密。既如此,就让他慢慢受用吧。聪妈同样也享受到了这份表带来的好处。不必再很早起床,不必每日急急火火如上战场般紧张,可以安然地坐下来吃顿早餐,收拾收拾屋子,甚至为下一顿餐做好准备。
在“懒”妈妈、“笨”妈妈的方针指引下,聪聪变得越来越能干,越来越自立。从学琴开始,妈妈只接送过几次,就自己去自己回。练琴的时候,也完全是聪聪自我做主,因为俺这个“笨”妈弹得还不如他,指导不了,也监督不了,只是做好听众。(关于学琴这段聪妈会另写文详谈)聪聪会做粥、焖饭、包饺子、煮饺子、烤面包、烤肠……俗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即使妈妈不在儿子身边,妈妈也可以安心了。
相关博文链接 :
妈妈给儿子写信的前因
妈妈写给儿子的第一封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