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孩子的捐款变了味(新浪亲子博客首页)

(2008-05-22 15:25:34)
标签:

地震

汶川

教育

校园

杂谈

捐款

灾区

育儿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作为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有着相同血脉的华夏子孙,我们虽然没有象灾区人民那样遇难、流血,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我们一样痛彻心扉,一样泪湿衣衫,一样牵挂着灾区人民的安危冷暧。

    在震后第一时间,我们想到帮助灾区的最好方式就是捐款。在我所在的城市,市民都自发地组织了捐款、捐物。聪爸、聪妈参加了单位的捐款。聪聪的学校也组织了捐款。在老师向孩子号召捐款时,很多班级让孩子意向性地报一下欲捐款的数额,个别班级老师甚至提前湛透,捐款额度高的同学将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于金钱的数额应该说还没有多大概念。因此,很多孩子争先恐后地说“我捐4000、我捐3000、我捐2000……”有位小朋友说:“我捐200。”或许老师感觉这个小朋友说的这个额度对于他的家庭来说难度很大,于是老师很善意地对他说:“你再想想。”这个小朋友想了想说:“那我捐250。”这听起来,有点冷笑话的色彩。当然,事实上,掏腰包的家长们不可能由着自己的孩子所说的额度去捐款,还是要量力而行。学校特意举行了一个捐款仪式。参加完学校的捐款仪式后,聪聪小朋友神情有些黯然地说:“我班捐款200元以上的同学都得证书了,还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捐款100元以上的同学都受到表扬了。”另一班的家长说,她给孩子带了50元捐款,当她家孩子看到有的小朋友捐得比她多时,就把吃午饭的二块五毛钱一同放到了捐款箱里,中午吃盒饭的时候,老师看到她的孩子没有订餐,就给她打电话,家长又勿勿跑到学校给孩子买了盒饭。

    应该说,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动员学生多给灾区人民捐款,但这种做法聪妈觉得还是有些欠妥。孩子本身是消费群体,他们的捐款来自于自己的家庭。这其中很多孩子来自于贫困家庭,他们的捐款数额不可能太大。但他们与社会上捐款上亿的人一样,都有着相同的爱心,都同样牵挂着灾区的小伙伴们。他们的这份爱心同样应该珍视,同样应该得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如果仅仅因为孩子捐款的不等,而把孩子的爱心划成三六九等,让他们弱小的心灵滋生攀比的习惯,那么这样的爱心捐款就变了味,就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但愿这种事情在我们的社会发生得少些再少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