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沪上漫行
(2023-12-06 11:24:39)
标签:
旅游游记上海 |
分类: 呓语 |
11月29日
这次因为行程确定的很突然,所以其实多了好几个无所事事的白天,想着总不能窝在宾馆里,所以虽然上海现在也挺冷的,但还是走了三天的行程,只是都只是一点点时间而已。
第一天先去了上海中心,记得最早来上海的时候去过东方明珠及金茂大厦,之后再建起的环球金融中心与上海中心都没怎么看过。这次其实是去上海中心的观复博物馆,本来想着也许能拍到不错的户外风景,但是也没有收获太多。这个博物馆是马未都建的私人博物馆,其实比我想象中小很多,主体是四个展馆,分别是瓷器馆、东西馆、金器馆、造像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金器馆,使用了大量的玻璃来布置,非常美轮美奂,反正其实我也不是很懂,就随便看看,还有一个临展馆展览的是一些漆器。
简单看完就前往更上面的朵云书院,朵云书院倒是可以到户外拍照,但是是需要消费的,我看今天雾蒙蒙的天气也不好,而且这里人非常多,所以就简单转了一圈就走了。
之后的计划本来是前往荣宅的,中途还路过静安别墅,也是第一次走进去,照了照相,就很有石库门的感觉,谁知道到了荣宅才发现临时关闭两天,说是里面在拍摄,真的是气死我了,下一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了。
最后想想还是又走到附近的张园看了看,记得上次过来这边还在整修,其实现在看依然不能算完工,感觉就很像新天地的感觉了,一派簇新的洋房,Dior也占了一块很大的空间,目前来说也只能是拍照了。
11月30日
今天的计划是把老城厢遗留的部分走完,第一站就是大境阁,可惜现在已经不让进了,只能拍拍外面仅存的一段城墙,旁边的白云观倒是可以参观,就是没什么可看的。这一片目前也是在大兴土木,以前的老房子都不复存在了,慈修庵也是关门的状态。再走走终于找到了小桃园清真寺,但是很多地方也进不去,只能是拍拍就走。眼看着文庙就在附近,就想着再过去看看,这一片都已经被列入旧城改造的范围,感觉文庙好像都不开门了,早已没有当年我来的时候的生活景象了,但是这里总归是最真实一面的上海。
12月1日
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思南路附近遗留的景点打卡,思南路我也来过,只是走的很马虎,漏了很多景点,这次直接从田子坊开始,田子坊也是早已没有当年的繁盛景象,看起来非常萧条。马路一拐就是思南路的起点,到达的第一站就是思南公馆,著名的《小时代》中的别墅就在这里,但是并不能靠近这片区域。旁边的周公馆目前是整修闭馆的状态,正好我也去过了。反倒是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一直没有进去,这次也算是终于打卡了。故居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文物展,一部分是故居小楼本身,参观这样的地方我对人物生平向来看的很马虎,主要就是大致了解一下就行。
之后就拐到复兴中路,先后看了思南书局与复兴公园。思南书局占的这座洋楼外表是真的很美,只可惜内景布置就感觉差了一些。复兴公园就纯属一个散步的好地方,只是银杏开了之后还是很漂亮的,里面还有喷泉、假山和马克思恩格斯的雕像。接着出来前往南昌路,再次看到林风眠故居,旁边就是科学会堂,我也记不得上次来看过没有,因为科学会堂是音乐剧《粉丝来信》宣传照的拍摄地,所以我也真的是想来看看,只可惜进不去,不过外表就已经非常美了。
之后我就慢慢走到了思南路的头,再拐回到皋兰路,这里原本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已经变成了思南书局的诗歌店,真的是来的太晚了。不过这个诗歌店布局还算是有点想法,主要还是教堂本身太好看了。附近还有一个叫古董花园的咖啡店,据说是很多影视剧的拍摄地,也进店随便照了两张。其实我觉得思南路和武康路都属于上海非常有风情的马路,尤其是秋天的时候,特别特别美,马路两边的洋房也是非常多,但其实上海这样的马路还是很多的,你总能不经意的走过一座美丽的房子,就像是一个意外惊喜一样,这才是上海让我最热爱的地方吧。
今天行程的终点是阿娘面馆,传说中的米其林餐厅,但是我也不太想堂食,就打包了外卖会宾馆吃,品尝了黄鱼面和炸猪排,我只能说口味也就那样,没我想象中那么好。
本来周六周日的上午其实还是想再出来走走的,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上海其实现在留给我还能走的地方真的不多了,也就是几条马路、郊区的几个景点,以及最近新发展的可以参观的地方,反正也就慢慢来吧,以我现在这样的龟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只是看的速度可能还赶不上它变化的速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