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的粗略描摹—记10月3日原创音乐剧《将进酒》全国巡演上海站

标签:
上海演出音乐剧娱乐将进酒 |
分类: 呓语 |
之前我只看过一场郑云龙的音乐剧,就是垃圾位置的《小说》,之后的《阿加莎》因为疫情的原因出掉了,也不知道郑云龙是不是被《阿加莎》创到了,之后的几年再也没有演音乐剧,而是跑去演影视剧、话剧。这次的《将进酒》可以说他参与的程度很高,还担当艺术指导的名头,而且拉来了好几个当初一块演《小说》的演员,我也是很庆幸凑到了一场龙树涛,而且是很不错的位置,只可惜由于观演氛围奇差,导致观演体验也一般。这部剧在北京首演之后评价就挺两极的,我觉得主要还是高昂的票价与剧本身的质量并不匹配。其实不管是《基督山伯爵》还是《将进酒》,哪怕你凑到了很好的演员,但是剧目本身不行,最后都会面临跳水出票的情况,这也是本轮《卡拉马佐夫兄弟》敢于涨价还一票难求的原因,本身还得质量过硬才行。
其实就剧情方面我并没有太多发言权,因为我也不是很了解李白。这部剧因为有政府部门参与,其实有很明显的文旅宣传意图,所以主线还是围绕着李白青少时期在四川的生活展开。李白出身商人家庭,自小天资聪颖、志向高远,但是当他终于抵达长安得以面见圣上时,才发现一切并不如他想象,他也不过是帝王家取乐的工具而已,所以最后还是弃官游历四方,以浪漫的诗人情怀书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剧中有亲情、友情、爱情,这里面我不知道有没有虚构成分,但是感觉整个剧本的节奏也不是太好,有些情节其实是可以删减的(比如虽然我很喜欢于晓璘,但是吴指南与李月圆的爱情故事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这部剧比较有想法的点可能在于舞李白的设计,以一个舞蹈演员来展现李白心理活动的另一面,还是挺值得玩味的。
音乐的部分,真的很难评,本来之前看到孟可是音乐总监,我还非常期待(因为他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平乐》《只此青绿》的配乐带给我太多感动了),但是我感觉这部剧可能主要还是看作曲了,就真的是没有太能入耳的,感觉就是一种说中国风又不像中国风的风格,尤其是杨贵妃出场的那段京剧,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杨贵妃和京剧有什么关系。。
舞美的部分,同样很难评,乍看之下是非常华丽精美的,然而只是色彩饱和度很高的多媒体影像加很多道具片,看起来就有点假。
演员的部分,其他演员没什么好说的,很可惜的是明月的扮演者不是喻越越,不过毋子玥还是要比陈旭强一点的。宗俊涛演杜甫真的是大材小用,感觉就是一个串故事的,杜甫和李白之间的也没有任何剧情线,只是用杜甫的视角去评价李白,不过这真的好像是我第一次看宗老师的音乐剧,真的是太稳了,谢幕也很有趣。于晓璘演吴指南,为什么看起来这个角色也是有点傻里傻气的,演傻子对于晓璘来说实在是驾轻就熟,爱情戏虽然多余又幼稚,但是于晓璘看起来真的很可爱,最后吴指南死的那一幕的处理我很喜欢,他出场时其实只是一个幻像了,那首大歌唱的非常动人。郑云龙其实蛮符合李白的形象的,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也把握的很好,唱演都很让人信服,还有武打戏,我觉得还是配得上顶流的名号的。
只是真的很遗憾这样好的位置,却有很多不好的观剧体验,导致我这一场只能说是勉强把故事顺完了,实在是没有更多的情绪。我觉得指望一部一两个小时的剧讲完一个人的一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管是舞剧还是音乐剧,都做的有些片面潦草。其实说白了也只能选取几个人生的节点,去尽量将人物的性格点明,这部戏我只能说是勉强合格,但是对照票价的话显然就有点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