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戏剧第二弹——记5月2日话剧九人民国知识分子系列作品《双枰记》全国巡演上海站

标签:
演出娱乐上海话剧双枰记 |
分类: 呓语 |
在看过《四张机》之后,本来我的下一部九人作品应该是《对称性破缺》,但是因为疫情没有看成,阴差阳错的变成了算是《四张机》的后传的《双枰记》,反而这个观看顺序是对的。
《双枰记》其实讲述的是《四张机》故事发生后二十年之后的事,剧中的主要人物其实只有一个还留下来了,就是卢泊安。但是在这个故事中,他反而变成了端水大师,你能看到二十年的时光改变了他很多,他多了某种妥协。这个故事其实讲述的是狱中的程无右明日就要开庭审判,卢泊安深夜来访,带来了一个程无右意想不到的辩护律师:昔日故友郞世飖。三人年少时曾是无话不谈的知己、棋友,然而因为种种变故而反目。最终,看似是一盘棋来决定了辩护与否,实则是三人在这一过程中慢慢把心结打开。旧日的心结包括政见、立场的不同,也包括求三野的死亡。这让熟悉《四张机》的观众难免会有些神伤,《双枰记》中用了大量的对话来描述求三野的被捕及处刑,甚至是葬礼的过程。而剧中的三个人物,其实代表的是现实历史中的陈独秀、胡适与章士钊(根据求三野的的结局也让人联想到他应该是李大钊)。我对章士钊并不太了解,但是郞世飖这个人物的入世、理性反而显得比程无右更可爱一点。剧本采用了一种插叙的方式,用两个女性人物邵玉筝与冯小寒来作为间奏的叙事者,与《四张机》一样,这里其实也不涉及转场,只是单纯的用来辅助三个主要人物的刻画。这两个女性人物,一个是学艺不精的大鼓艺人,一个是聪明伶俐的棋摊摊主,她们作为底层人民的世俗眼光,去看待看似高高在上的文人墨客,自然会有一重有趣的视角。《双枰记》看起来更匠气也更成熟,它有那种动人的地方,但是并不是特别煽情,比如那句“为君风露立中宵,也是应当”的情谊,还有冯小寒在1937年的南京决定不走了也会让人心生叹息。剧本的掉书袋现象也有,所以我也不能说是完全理解吧,只是觉得结尾多少有点冗长了,其实压缩一点会更好。
舞美的部分,九人的戏基本上都是单一场景,《双枰记》的主体就是一间单人牢房的内景(桌子、凳子、床之类的),然后两个女演员的道具就是一直放在台上也不怎么搬下去。主要就是靠切光,所以灯光对这部戏还挺重要的。然后就是结尾还是会有一首歌,但是没有《四张机》的那首好听。
还是说说演员吧,两个女演员看似工具人,其实性格都描述了很多。杨楠饰演的程无右其实不能算作很讨喜,多少感觉有点夸张。朱冠霖饰演的卢泊安因为与小白的根本不在一个年龄段,所以也没有什么好对比的。我觉得张巍演的郞世飖还是塑造的最好,演员的台词各方面都很出色。但其实这场的演员整体状态都很好。
在看了两部九人之后,其实我并不是特别入坑,只是对于他们做戏的态度我还是非常欣赏的,毕竟这种文人戏,市面上实在是太缺乏了。而按照故事的顺序,我下一部应该看的是《春逝》,只是不知道要何年何月了,姑且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