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的轮回——记2月16日赖声川的生命幻境旅程《曾经如是》上海场演出

标签:
娱乐演出上海话剧曾经如是 |
分类: 呓语 |
记得2021年底我很开心的收了《曾经如是》的莲花池票,准备在2022年初去上海看,哪想因为疫情就延期了,然后就很莫名的取消了,奇怪的是很快又重新开票了。这一轮因为票价又大幅上涨了,所以卖的也很一般,我就干脆在开演前才买,然后把剧本看完,准备迎接又一次的莲花池体验。
《曾经如是》的剧本在看完之后我是非常失望的,它显然没有《如梦之梦》当初带给我的那种触动,而且存在很明显的逻辑漏洞。全剧主要分为三个场景,第一幕是在西南的小山村,第二幕是在纽约,第三幕是在锡金附近,主讲述人是一个大学生JJ。她首先来到了小山村,遇到了一群淳朴的村民,包括开面馆的雪莲与她爱唱歌的丈夫阿福,有着特异能力的多吉和扎西兄弟,还有彩云、大强。。。。和他们一起经历了一场大地震,地震之后,JJ来到了纽约,而幸存下来的村民同样以各种方式到了纽约(这就是剧情最不合理的地方)。雪莲依旧开着她的面馆,彩云则是被大强“骗”到了按摩院,多吉依旧在广场上唱着他关于净土的歌曲。宿命般的,他们又遇到了一场人祸,就是911.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还是逃了出来,他们决定去找寻真正的净土,有人相信有人不信,到了地图指引的地方,大部分人又遭遇了雪崩。最后只有JJ和雪莲又回到了纽约,雪莲突然在医院遇到了阿福,这也是她最后的心结,看着曾经背叛她的人死去,雪莲也体会到了活着的意义。整场演出人物众多,所以我也只是把大致的剧情顺下来。如前所述,因为这时空转移的费解,所以一开始就让我很难接受,而它本身其实是以三种灾难为终结的。天灾人祸,其实很多常人是没有经历过的,所以看起来就有些魔幻了。本质上我觉得它讲述的还是一个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的故事,像大强对森吉、雪莲对阿福、彩云对莱利,这么简单的一个主题实在是没必要用六个小时来阐述,中间有些桥段实在是稍显平淡了。而且我对一些人物的逻辑也不太能理解,比如扎西,使他产生怀疑自己能力的触因是什么?剧中也没有给出解释。总之在这样一个故事中我没有得到太多感动,也只是体会到了赖声川在其中想表达的一些关于宗教、哲思、梦境等等的内容。特别的是,我非常喜欢时间和偶然这两个人物的设定,他们不停的在场上环绕行走,而当他们同时出现时,即是灾难降临之时,这真的很有宿命论的感觉。而中间加入的一段多吉的梦,是这一轮新增的剧情,主要以N个多吉的分身来表现,使这个人物不那么苍白(这一段很像《如梦之梦》中江红煎蛋的场景)。
音乐的部分,音乐真的占了很大的比重。首先是全程有一个乐手在伴奏,然后就是张杰饰演的多吉和宗俊涛饰演的阿福都有不少唱段。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剧中灾难发生时的音效,还蛮震撼的。
舞美的部分,首先讲讲这个双莲花池吧,与《如梦之梦》不同的是,《曾经如是》的莲花池中还有一个中岛,这就导致我依据《如梦之梦》的经验选择的位置其实是并不太好的。虽然我选座之前看了很多repo,但是真的没有一个指出究竟莲花池的哪一个区域更好一点,事实证明靠近下方的座位更好,也就是号越小越好,因为第三幕最重要的面馆场景都在那里,也不会被电视台一幕挡到,还能感受纸雪花飘落的瞬间,所以真的很遗憾座位不对体验感就差了不少。回到《曾经如是》的舞美本身,我觉得比《如梦之梦》简陋的多,更多的都只是一些可移动的小道具,最复杂的也就是雪莲的面馆,比起《如梦之梦》中的三个不同的大场景来说逊色太多了。主背景是一圈的多媒体幕布,更多的还是靠影像的渲染。但是灯光声效的效果是真的做的不错,尤其是灾难发生的那一刻。
说到演员,这一轮其实比2019年首演的时候还是有不少变化的,首先就是屈中恒不能来演大强,这次是王萌演,总体比我上次看他演《如梦之梦》要好一点,主要是他真的过于喜感了,演伯爵不太合适。而十方这个角色是由刘婉玲来演,她还是和在《如梦之梦》的时候一样是个槽点。。。其他几个主要人物,金晶演的是真的不错,而宗俊涛我是真的没想到第一次听他唱歌是在这里,而不是某一个音乐剧。我觉得凤莉和杨智斌真的是一个很美一个很帅,他俩演的老鼠夫妇和时间偶然真的是让人印象深刻。而张杰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首先就是他唱歌真的是宛如天籁一般,很符合这个角色的设定(同样的,宗老师唱歌也是好的很,不得不夸一下上剧场的声场是真不错),他的台词也还能接受,没有说特别让人出戏。作为这个剧最大的带票演员,我想他也是尽力了。郝蕾太稳了,她的表演非常自然投入,尤其是最后一幕,让人印象深刻。这部剧的另一个特点是有很多动物角色,当然都是由演员扮演的,有几个还是很有趣的,像宗老师的鸽子,演的就非常形象。
在我心里《曾经如是》就像是一个鸡肋,因为座位及观演体验的问题,其实我很想再刷一两遍,但是确实这部剧并没有特别能打动我的地方,我不确定我看第二遍的话是不是能更戳我一点,反正后面有机会的话就再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