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师开宝马下乡教书为何引争议?

据《重庆时报》报道,因为向往“呼吸新鲜空气”,喜欢“孩子们的单纯”,老公开公司、“家里不缺钱花”的30岁重庆女教师,每周驾着宝马车从重庆城区进山村教书。“这是我想做的事情,想要的生活——虽然月工资2000元,不够油费”。【新闻来源:中国网】
阅读了以上新闻报道,题目是,“女教师开宝马下乡教书
工资不够油钱被质疑作秀”,笔者认为,这一实例有它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主要反映在,自己每周从重庆城区开车进山村教书,所开的车不是普通的汽车,而是人们普遍认为的高档汽车——宝马。
由于存在着这样的特殊性,就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那就是月工资2000元,不够油费,像这样的情况,女教师图什么?这可能就是引起争议的问题。而女教师的反映是“这是我想做的事情,想要的生活。”,一句话,就概括了女教师想要所图的问题。
报道称,如今,城市的学校越来越庞大,乡村的学校越来越萎缩。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的各种资源和条件上的落差以及家长对教育要求和教学环境期望值的不断增高,许多孩子纷纷转入了城里的学校;不少老师也向往城市的繁华便捷,想方设法地往城里调。在“空壳”与“衰败”成为乡村学校标签的今天,女教师开宝马去农村教书,工资不够油费的新闻,在令人惊诧和温暖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争议。无论什么样的事件,最不缺的就是质疑。一些网友认为,这只是一场作秀而已。有钱人经得起折腾,不用考虑养家糊口的问题,可以跟着感觉走,怎么乐呵怎么做,没事装装高尚,也不过是一时兴致而已。但更多的网友对这些质疑相当反感:总有一些人,心理不那么美好。自己不愿意做善事,也见不得别人做善事;如果做善事都要挨骂,谁还肯见义勇为,无私奉献呢?
女教师开宝马下乡教书为何引争议?笔者认为,任何事情如果引起争议,必然会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看法,在这一实例中赞扬的比较多,而反对的并不是在真正反对,仅仅认为这只是一场作秀而已。
笔者认为,女教师开宝马下乡教书,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由于月工资2000元,不够油费,这就体现了女教师在下乡教书的问题上,发挥了无私奉献的精神,那怕是一天二天或是一年两年,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是客观存在的,无可非议的。
女教师开宝马下乡教书为何引争议?笔者认为,无私奉献是一种精神,并不等于发挥了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就没有私心。这种私心的反映,就是为什么去做好事?而这位女教师私心所反映的问题是“这是我想做的事情,想要的生活。”,在一些人眼里,这也许就是一种作秀吧!
笔者认为,作秀离不开做好事,而做好事并不一定是在作秀。往往作秀也是人为安上的,这种人为通常是媒体的报道,上面的嘉奖。而女教师开宝马下乡教书,在开宝马的问题上并不值得鼓励或嘉奖,如果给予鼓励或嘉奖,那么接着就会有人开飞机下乡教书,这很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
所以,笔者认为,做好事是一种精神,而不局限是用什么方法去做好事,那种做好事特别示先注意讲究方法的人,因为有些方法完全脱离实际,这就难免不被人认为有作秀的可能。而女教师开宝马下乡教书,宝马汽车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是女教师“家里不缺钱花”家庭原来就有的,而不是刻意为了下乡教书而买的,就是不下乡教书,宝马车也照样开。所以,有些人不完全了解这样的生活,认为女教师是在作秀,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女教师开宝马下乡教书为何引争议?笔者认为,争议的焦点,完全是发生在开宝马车上,而多开支了汽油钱所引起的,如果女教师的交通工具不是开宝马下乡教书,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争议。因为教师下乡教书,在低收入的情况下,为了培养乡村的孩子,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教育部门应该给予鼓励或嘉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