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子与前夫上床为啥半夜情人来搅局?

(2013-07-15 08:38:42)

女子与前夫上床为啥半夜情人来搅局?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要想听故事,奇事天天有。女子与丈夫离婚,另找情人解决寂寞之苦,这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没想到丈夫离婚后,又要求复婚。一边情人,一边前夫,无形中导演了一部双龙争凤的故事。下面的新闻报道,就反映了这个故事,这难道不觉得是奇事吗?

    商报潍坊消息(记者曹建民崔常山)诸城市一男青年有钱后发生婚外情,情人因与前夫复婚提出分手,其仍纠缠不已,半夜三更爬墙进入情人家中,与情人前夫大打出手。诸城市石桥子镇30岁的付某,从事个体生意,妻子在诸城市某企业上班,儿子上小学,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近年来,付某善于经营,其个体生意越做越红火。有了钱的付某开始经常出入酒店、练歌房、洗浴中心等场所,尽情挥霍。2012年底,付某在一次吃饭时认识了诸城市密州街道42岁已离婚的孙女士,两人很快发展为情人关系。后来,付某告诉妻子为更好地照顾生意守护财产,自己需要在商店里睡觉。但付某并没有住在商店里,而是跑到孙女士家中居住。2013年5月底,孙女士的前夫杨某从外地归来,提出要和孙女士复婚。孙女士对前夫杨某还有感情,也有心复合。孙女士就提出和付某分手,而付某却一再纠缠不休,不同意解除婚外恋情,并多次进行恐吓。7月8日凌晨3点,付某来到孙女士家外,爬墙进入院内,敲打孙女士的卧室门,让孙女士开门。孙女士前夫杨某质问付某半夜三更到他家里干什么。杨某和付某互相撕扯起来。孙女士发现情形难以控制,怕发生意外,就打电话报了警。【新闻来源:【腾讯网 —山东商报 2013-07-13 】

    阅读了以上新闻报道,无形中形成了一个男子与情人前夫奇事的故事,这个故事提出了一个情感问题就是,女子与前夫上床为啥半夜情人来搅局?笔者认为,这看似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情感问题,但经过仔细进行分析,也就不觉得复杂了,而且奇事也并不奇,是一个比较顺理成章的故事。

    女子与前夫上床为啥半夜情人来搅局?笔者认为,这个情感故事的问题,主要反映了如下几个情感问题:

    其一,女子与丈夫已经离婚,并存在着藕断丝连的情感问题;就夫妻离婚来说,一般都是因为男女双方或一方出轨的问题而引起,所以造成双方都互相有怨恨。通常都存在着互相不来往的问题。而夫妻离婚后还经常有来往,可能是因为存在某种原因,一是经济问题,法律上需要帮助,二是为了双方可爱的孩子,三是女方出轨,男方离婚后有原谅的表现,四是假离婚。

    其二,女子与男子发展成情人关系,双方存在着不可能结婚的情感问题;女子42岁,男子30岁,并有妻子和儿子,很显然男子比女子年轻,两人来往完全是为了性爱。如果女子要结婚或与前夫复婚,这种关系就不可能长久。

    其三,女子的前夫提出要复婚也仅仅是一种可能,双方还存在着不稳定的情感问题;从5月底到7月初,前夫回来一个多月,还没有复婚,这就可以看出这一问题。所以,女子对情人提出分手,不可能把与前夫复婚的问题全盘的告诉情人,往往留有今后与情人继续来往的余地,从而造成了情人产生种种怀疑及猜测。

    其四情感问题,女子虽然提出与情人分手,情人的不同意并多次进行恐吓,并存在着男子不愿意放弃与女子继续性爱的情感问题;实际上,女子一边提出分手,一边还可能与情人继续性爱,只是地点和时间不同而已。退一万步讲,就是女子结婚了,男子还想保持与女子的情人关系。

    女子与前夫上床为啥半夜情人来搅局?笔者认为,由于存在着以上四种情感问题,男子选择在半夜前往女子家,也可能是常常有的事情,因为过早,拍被熟人发现。可千万没有想到,这一次遇到了情人前夫,也来上床。当然,也不排除,男子是事先知道情人有其他男人在这里,并前来向女子的这一男人挑明与女子的关系。

    笔者认为,男子选择在半夜前往女子家,恰恰遇到了女子与前夫在一起,自己性爱的目的不但不能达到,以及或向这一男人挑明与女子的关系的目的也来不及做到,反而与女子的前夫互相撕扯起来,相反变成了一场搅局。女子发现情形难以控制,怕发生意外,就打电话报了警。

    这一故事告诉大家,男子的不愿意放弃行为,造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奇事。女子与前夫上床为啥半夜情人来搅局,这一故事的问题,是否是奇事?笔者也想听一下大家的分析。报道称,目前,付某因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款200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