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灯下走笔*科海泛舟 |
“风的形成”是苏教版小学自然第十册第九课的内容,其中安排了一个风的形成模拟实验,对于教材中的材料,我们对它作了改进。实验效果虽然谈不上特别的亮丽,但起码可以让每个实验小组的学生都能动一动手,经历一下实验的过程,感悟一下风的存在。我们用的都是身边的容易找到的材料。
材料:1.5升塑料空瓶、玻璃管、蜡烛、线香、小夹子、狭长的纸条、火柴等(如图)
处理方法: 用刻刀将1.5升塑料空瓶裁成三个部分,从瓶子口到空瓶子凹槽处大约15cm,从瓶子底部向上大约7.5 cm,这上、下两个部分有用,中间的那不分就不要了。把玻璃管的一端用酒精灯烤一下,然后用它在距离瓶子底5cm的地方烫一个圆孔,等玻璃管冷却后,塞上玻璃管。在瓶子的开口处用胶带粘上两个小纸条,小纸条可以用有一定硬度的彩纸做,要折叠几下,保证风从那里过的时候,小纸条能上下晃动。
方法一 看烛焰的偏移:让玻璃管口对好蜡烛火焰,可以看到烛焰的偏移。说明有从外向里的风。堵住管口,没有风进去,蜡烛火焰方向朝上。(如图)
方法二.看纸条的飘动:观察瓶子上方开口处的小纸条,看到微微飘动,也说明有风。(如图)
方法三.看烟雾的流动:点燃一段线香,放在玻璃管口的地方,不点燃瓶子里面的蜡烛,烟徐徐上升;点燃蜡烛,可以看到淡淡的烟从外面往里面跑。
缺点:塑料瓶子,在材料的选择上是个问题。蜡烛点燃后,时间长了,容易使空瓶子变形。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做实验时,左手抓住空瓶子的上方,压紧了,保证瓶子的灭闭性。可以用手去感觉瓶子里的温度逐渐升高,从而形成温差。温度太高了,立即吹灭蜡烛。
优点:每一样材料都很容易找到,做起来也很方便。玻璃管也可以用塑料管代替。
当然,以上方法仅供参考,不妥之处,希望各位行家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