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绍兴城北桥的兴衰

(2022-06-01 05:57:28)
标签:

杂谈

绍兴

城北桥

旅游

分类: 清文淡字
闲话绍兴城北桥的兴衰
旧时绍兴城北桥轮船码头(电视片《话说运河》截图)

    古绍兴正北方向是没有城门记载的。从西北的迎恩门到东北的昌安门,城墙外是一条宽阔的环城河,城河上连桥也没有。绍兴北面的广大农村进城,不是进昌安门就是进迎恩门。小时候笔者家住灵芝乡张市,就是从西郭(即迎恩门)上城的。

    解放前,一直到解放初,绍兴大街(就是现在的解放路),北面只到大江桥为止。大江桥不是十字路口,而是一个丁字路,东面是萧山街,西面下大路。

    1955年,萧甬铁路通车。古绍兴的正北方造起了火车站,为了方便绍兴城里人乘火车,有关部门把大江桥北面的房子拆通,解放路才延伸到火车站。这条延伸线当时还不叫解放北路,而叫车站路。同时在环城河上造起了城北桥。由于当时的造桥技术条件,这座桥造了很长时间,笔者还记得小时候常跟着大人去城北看造桥的事儿。

    古城绍兴的城北桥入口就是从这时才有的。最初,那里并不热闹,车站路是一条狭窄的石子路,两边是广阔的田野。人们从火车上下来,能欣赏江南水乡美丽的水稻田和河马田鸡盎盎盎的叫声,这是旧绍兴的田园交响曲。

    随着绍兴经济的发展,城北桥逐渐变得热闹。具体可以分几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在58年以后,绍兴有了小火轮,作为交通工具逐渐代替原来的乌篷船。城北桥造起轮船码头。记得当时有这么几班轮船:1.绍兴-柯桥-华舍-安昌-瓜沥;2.绍兴-东浦-加会-下方桥-党山;3.绍兴-斗门-姚家埠;4.绍兴-马山-孙端-肖金;5.绍兴-东湖-皋埠-攒宫-富盛。城北桥每天成为绍兴广大农村农民进城的“登陆口”。其热闹情景可想而知。

    第二次“飞跃”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绍兴汽车站从北海坂搬迁到城北桥。从此绍兴铁路、公路、水路航运连成一体。城北桥不但是绍兴农村农民入城的“口岸”,而且也是外地来绍兴的旅客必进入口。

    此时解放路城北桥段变得空前繁荣,马路两边建起商铺。大江桥的东风剧院电影票票房远远超过鲁迅电影院就是一个证明。城北桥成为古城绍兴的主入口,进绍兴的咽喉。

    然而好景并不长。随着绍兴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繁荣和交通的进步,城北桥却走向衰落。城北桥的衰落过程也有几次“大衰退”过程。

    第一次大衰退是由于城乡公共交通的兴起。绍兴农村开始乡乡有公交,轮船退出历史舞台。农民进城可直接坐公交进市内到他们想要去的地方。他们再也不需要城北桥这个登陆点了。

    第二次大衰退是城北桥的汽车站的迁移。老汽车站不能满足公路客运需要,昌安门外建立新的客运中心。这样外地人在城北桥进城的人流又大幅减少。

    第三次大衰退是高速的出现和绍兴火车北站的建立。从此以后,外地人来绍兴基本上沿中兴路,不再沿解放路进城了!

    不信,你到城北桥去走一走,目前绍兴解放路空前冷落,而解放路城北桥段更显得萧条。我可以告诉你,城北桥正面临着第四次“大衰退”:随着地铁的开通,大批旅客都从地下进城了。城北桥不再是绍兴的主要门户,而将沦落绍兴古城区的普通入口。(绍兴古城区有许许多多入口)。城北桥的衰落有点令人遗憾,但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现在城北桥造起了一个城门,人们觉得有点尴尬。笔者认为,绍兴城北虽然历来没有城门,但城北桥也是绍兴解放初和改革开放时期经济飞速发展的历史见证。有关部门可以整理资料作为纪念。至于造城门,笔者认为,绍兴的城门不仅仅是造一段城墙造个城楼而已。旧时绍兴城门有自己的水乡传统特色:吊桥、热闹的米市街、百舸争流的河埠......这些城北桥城门都很难体现。没有历史背景没有江南水乡古绍兴特色的城门很难会有旅游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