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2021-07-28 07:17:06)
标签:

旅游

摄影

山西

晋城

文化

分类: 行行摄摄
(6) 皇城相府--神奇的东方古城堡(上)

       位于山西省晋城阳城县北留镇的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
      据说,皇城相府为国家五A级的旅游景区。它被称为是太行山上一朵绚丽的奇葩,又是黄河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7月25日,我们从河南焦作动身,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高速,来到这个神奇的中国最大的官宦巨宅。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我们的车子向西奔向太行山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高速公路穿过太行山区一个又一个的山洞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进山西不久,一个神奇瑰丽的东方古堡展现在我们眼前。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相府好像一座大城门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游客们冒着酷暑坐在相府前面的广场上看表演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广场上在表演《迎圣驾》节目

       城堡外看完《迎圣驾》节目表演,我们就蜂拥入城参观相府。
       相府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内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为明代建筑风格。尤其是七层百尺河山楼及附属建筑107间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显示出古老古堡风格。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在河山楼内还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护城保庄、抵御外侵。
      下面是依照导游带领的次序抓拍的照片。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中道庄(清康熙四十二年陈廷敬所建)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石牌坊

      进入中道庄,迎面有大小两座石牌坊。大牌坊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四柱三门式,雕龙刻凤,众兽环绕。在它的正楼上有四个大字“冢宰总宪”,为陈廷敬一生政治生涯的总结。正楼最下面一行是陈廷敬所授官职: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事左都御史陈廷敬。以上三行是陈廷敬父辈、祖辈、曾祖辈所授官职,左右两侧分别刻着“一门衍泽”、“五世承恩”八个大字。下面护柱石图案是狮子滚绣球,以及梅、兰、竹、菊等图案,雕刻精细考究。小牌坊建于清顺治14年,上面记载了明嘉靖到清顺治年间,陈廷敬父辈所授官职。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相符大院

    相府大院是陈廷敬的宅第,名为“大学士第”,为皇城外城的主体建筑,这是一处座北向南的一进四院。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正北大堂是相府大院的主要建筑,门上悬有康熙皇帝御笔手书“点翰堂”匾额。整个房舍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双层出檐楼房。大院内,斗拱、门窗、楼栏、影壁、柱础等装饰构件工艺精湛,雕工极佳,整个院落气势不凡,富丽堂皇,风格幽雅别致,成为一处“宫文化”的封建礼制与地方传统工艺完善结合的典范。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小姐院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小姐院后花园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小姐荡秋千

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6)
从这里上城楼

更多精彩图片请看下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