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备课思路

分类: 经典课堂七年级上 |
【青春语文•海波有效教学案例研究•十四】换一种抵达,让“怀念”念念不忘
写在前面: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读来就会被触痛的文章,字字句句、标标点点,明的暗的,流露出的都是生活的酸楚,是浓得化不开的情。对于怎样带领今天这些在蜜罐里泡着的学生去抵达文字背后的情感共鸣,备课时,我做过多种设想:
比如,抓住文章结尾处“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这句话,引导学生思考:“过去的我有没有好好儿活?”“母亲怎样让我好好儿活?”“最后我有没有好好儿活”来构思课堂。
比如:从文中的“花”切入,这是母亲期冀寄予我的不再轻生去热爱生活的想望,然后围绕“第一次看花、第二次看花、第三次看花”来串起全文。
比如:从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切入,思考为什么母亲在昏迷前还念念不忘“有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基于母亲的直白式的爱走进课文……
然,当我静静地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课文,当我把我所读过的史铁生写过的文字一读再读,我终是抛却了之前所有的备课设想,但到底该怎样设计教学,脑海里还没有琢磨出一条清晰的线。
因为“整本书阅读”活动,感恩校长的成全,让我和王君老师、忠玉、春霞、艳儿在南通再次相聚,每一次相聚都是聊不完的生活和探讨不完的课堂,大雨滂沱中,我们赤着脚,提着鞋,淋着雨淌过街道,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前,我说着近期的公开课,说着新学校的感受。午夜,王君老师发来信息:海波,秋天的怀念适合造镜,学习王老师的方法!
顺着师傅的提醒,我的脑海又闪现王崧舟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课的震撼让我至今不敢妄写课评,那节360度看不到死角的课,完美得无从下手,我肤浅的文字写不出其百分之一。王崧舟老师是个“造镜”高手,那些“情境”布局,让学生身临其境,无需老师多言,理解已在学生心中,真是妙哉!
于是,根据教研室孟主任的要求和王君老师的点醒,我重新整合思考,就有了如下的想法,写下是为记。欢迎老师们一起探讨,那条更好的《秋天的怀念》的教学路径。
《秋天的怀念》叙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更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限悔恨,语言清新质朴、感人肺腑。怎样让学生读懂“母亲的爱”、读懂“瘫痪的我”的心理、读出“秋天的怀念”之情,结合单元教学的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学情,我打算这样教学这一课:
一、以朗读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的诵读感知能力
课堂主体部分的教学就是“读出瘫痪的我”“读出憔悴的母亲”“读出诀别后的怀念”。如:“读出瘫痪的我”,牵着学生的思维,引出我“暴怒无常”的具体表现:
针对史铁生的文字,在教学的三个环节里,我分别以资料助读的方式引入不同的文字以实现造镜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材料。这样的文字造镜,无形之中带给学生大阅读的意识,在语文教学中,从来就没有孤独的语言符号,更没有孤独的文本,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总是在相互呼唤,在互相应答。这种良好的暗示和启迪,有助于培养学生群文阅读的意识。
近年来,把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当作是核心素养的基础,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语言的学习无疑是根本。散文的语言教学更是如此,任何思维和情感都不是独立的存在,依附在字、词、句、段之间,依附在语言这个外壳的包裹之下。
教学这一课时,在朗读体悟情感的同时,有必要带领学生品析语言,透过语言,学习作者表现情感、主题的方法。
“读憔悴的母亲”时,感受母亲深沉的爱,这些爱,潜藏在那些动词里:
母亲悄悄地躲出去……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每一个动词都有着深刻的含义,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表达效果。
同样是写母亲的: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这些叠词也可以更好地表现母亲爱的耐心、细心、苦心。
还有: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这些副词也别有一番用意。
还有诸如文后菊花的象征意义,还有感叹号、省略号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当然,对于语言的品析远远不止这些。
不可否认地是,透过对语言的品析,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应用与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继而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每一种教学的路径都是探索,每一条路径也都会呈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不管怎样,记住于漪老师的话:“教”作用于“学”,同时,“学”也反作用于“教”,“教”与“学”相互作用。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运用与实践语言文字的场所,让人文的内涵不着痕迹地黏附在读写听说的实践之中。
陈海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语文教师。热爱读书,喜欢写文,坚持用书写记录思想,用反思锻造课堂,怀一颗谦卑的心,在语文里与学生相融相长,无限热爱,无限相信!
欢迎关注:简书APP——海的波文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b985160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