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商很虚很伤
(2016-01-17 19:53:36)分类: 互联网 |
在中国,运营商一直都备受争议。
和当年固定电话十几年普及过程不同,在过去短短几年间,手机智能用户量迅速增长,据工信部2015年3月数据,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2.9亿户,同比增长3.6%,其中4G用户一季度增加6千万户,我国4G用户已达1.6亿户。
现在,无论是身价上亿的富豪,还是身无分文的屌丝,手机都是标配。12.9亿,已然是个天文数字,即便每人每天花一块钱,每家运营商一天都算得上是日进斗金了。而运营商的价格变动,哪怕微小的变动,都可能影响无数人。
因为用的人多,所以只要和运营商相关的新闻,都很容易引发共鸣。比如,骚扰电话问题,垃圾短信问题,流量清零,乱扣话费,海外的天价流量问题,宽带业务南北互联问题。运营商的垄断带来了不少问题,所以,这些话题都引发了长久而广泛的争论,
如果说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行业是新经济的重要引擎,那么作为运营商提供基础底层的数据和通讯服务,就算的上是网络经济的重工业,影响范围颇为广泛,这也就难怪国家也对运营商痛下狠手,比如三大运营商拆分重组,算得上是一次大手术。
制衡运营商还有很多办法,比如三网合一引入广电集团,成立三合一的铁塔集团,最近比较热的还有一个是:虚拟运营商。
虚拟运营商有多火?
虚拟运营商最近的确很火。有多火呢?
最近发放虚拟运营商的牌照共42张,分四批发放。这数量就不算少!
拿到牌照的企业和行业,可谓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
做手机的有:小米,联想,中兴;做互联网的有:阿里,优酷,京东,苏宁,263,35互联、世纪互联;做软件的有:用友;做游戏的有:蜗牛。当然手机渠道商也有不少,比如迪信通,还有一大波挂着通信字样的公司,如长城移动,天音通信,中麦通信。传统行业也有,比如红豆集团和海尔集团还有郑州富士康。基本上,能想到的行业,跟手机、通信沾点边的企业,你总会看到几个熟悉的名字。
可以看得出,很多企业下了功夫,也投入了不少资源。举一个例子:做虚拟运营商跟真实的运营商一样,要有独立的客服,也就需要短号客服号。在40多家虚拟运营商里,有一半申请了5位的客服号,比如阿里用的是10029,红豆用的是10024,还有企业专门申请了或者购买了域名,作为官网入口地址,比如天音移动,使用极为昂贵的三位数字域名170.com,长城移动使用了95079.cn五位数字域名。
看来,为了日进斗金,虚拟运营商也是下了本钱。正所谓,一入运营商似海,千金投入无怨言。
其实 运营商很虚
虚拟运营商并没有真实的数据网络和自己的产品,只是二次倒卖运营商的号码和服务而已,虚拟运营商是处在运营商的下游。如果把运营商体系比作食物链,虚拟运营商扮演着运营商零售的角色,处在食物链的最低端,就像是池塘里的草鱼。说白了,就是给运营商打工。就算是做得有声有色,也很快被运营商抄袭过去,结果是虚拟运营商充当了小白鼠的角色。
正所谓一物降一物,在虚拟运营商名单中,人们没有看到一家和通信密切相关的企业——腾讯。这个从电信企业诞生的互联网公司,本应成为一家虚拟运营商,却一直是三大运营商的死敌。人们还记得,这几年腾讯旗下的微信,给运营商的短信和语音业务都带来了巨大压力,运营商的数据到了微信那里,变成了另类的语音和图片和文字,直接秒杀的语音通话,彩信和短信业务。
其实真要成为运营商,并不需要一张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