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业四个定律盘点
(2014-10-19 22:01:52)| 分类: 互联网 |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手机领域曾经的大佬,如诺基亚、爱立信和摩托罗拉已经成为昨日黄花,而IT行业的曾经主导者微软、英特尔、戴尔、惠普等一大波老IT品牌正在遭遇移动新贵们的挑战,如苹果,Arm,三星还有谷歌。“长江后浪推前浪,IT前浪死在沙滩上”。
过去,Wintel联盟奉行的规律已经有所变化,他们所固守的所谓摩尔定律也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而重新定义。笔者把IT也最常见的几个定律或者规律盘点下:
一
人类感官的基本需求决定IT产品,IT产品不能制造违反人类需求的产品。
这是一个听上去非常简单的规则,任何行业都要制造人们需要的产品,这是天经地义。但IT圈里却总有各种反人类的奇葩设计,这步伐终被用户淘汰的例子。回想始作俑者,却信誓旦旦,把空想的需求强加在用户身上。
人们基本需求是什么?我在《摩尔定律即将失效》一文中有过详细说明,主要有:
1
人类视觉分辨率
视野是个相对模糊的数值。人单眼的水平视角最大可达156度,双眼的水平视角最大可达188度。人两眼重合视域为124度,单眼舒适视域为60度。集中注意力时约为五分之一,即25度。映在人眼视网膜上的图像,只有中心部分能分辨清楚,这叫分辨视域,约15度。从十几度到30度之间则称为有效视域。
其他人眼数据还有:人眼一共约能区分一千万种颜色。
根据人眼分辨率,苹果推出了视网膜屏,但之后追随者的所谓2K屏幕的分辨率已经远远超出视网膜分辨率,造成了资源浪费。视野的宽度局限,导致蓝光画质最适合人眼,而所谓的4K更适合在影院里观看,在家里根本用不到。所以,我说这些都是某种程度的反人类设计。
2
其他需求,比如人耳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分辨率是从:20~2W
人们手掌约为身高的九分之一,1.8米的大高个手掌也就20厘米,4寸手机是最适合人类手掌握持,可偏偏一大票手机企业跟随三星做了各种五寸六寸,甚至变态的七寸手机。
制造伪需求,替用户臆想需求,缺乏使用场景地伪造需求,是很多企业最终倒下的原因,而观察分析用户的需求,则是如苹果这类公司崛起的关键。
二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当摩尔定律还是定律时,英特尔持续高速的增长,当摩尔定律不能用于PC和电脑芯片时,英特尔被移动时代所抛弃。
我在09年底推测摩尔定律失效的根据是“需求决定论”——在PC上,人们的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而人类需求是个相对恒定不变的常数,CPU过剩是必然发生的事儿。实际上,CPU过剩已经成为事实,摩尔定律已经失效。
当然,面对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笔者不愿让摩尔定律失效,更乐于给摩尔定律赋予更新的解释。笔者诠释了几个摩尔定律的移动版解读:
1
在需求边界内,摩尔定律在移动互联网等移动设备上仍然有效。具体描述改为:
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智能设备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一倍以上。
2
每隔18个月,全球会出现并普及一款移动设备。在过去五年,至少有三款设备已经普及:智能手机,平板,变形本。未来三年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
3
之前,摩尔定律预测的是CPU性能的提升,未来移动智能时代则是CPU数量的提升:
每隔18个月,人们携带的移动电量,存储空间,CPU的数量,处理能力,翻一倍。
三
人类的生命是有限,而且相对固定——所以,时间成本是人类永远无法避免的成本。所以人们追逐快和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消费、生产、销售,这可以看成是需求定律的一个分支。
曾经,在国人看来,西方的很多行业似乎不可思议。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的快餐,比如沃尔玛和家乐福超市。快餐的口味实在不敢恭维,人们却趋之若鹜。原因就在于快,人们吃饭不仅需要支付餐饮费用,等待本身就是一种成本。
一个日薪1000元的人,每个小时的等待成本是120元,找几个朋友去中餐馆,从下单到吃上饭,如果用了半小时,等待成本就高达60元,这可能已经高于一餐的费用了。同样,超市也通过用户自主挑选,条形码扫描的结款台提高了人们等待成本。
雷厉风行的企业快人一步,而节约人们的等待时间,造就了很多行业,譬如互联网。网络新闻取代了杂志和报纸,人们不再去订阅报纸;电子商务取代了线下店,快递代替了逛街,网络支付代替了银行里的等待,宅男女们的网购已经缔造了庞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而马云成功的背后,是有无数个支持她的女人。
过去,人们认为商业价值是做到极致,和做到最高性价比,但“快”也能产生价值。任何服务和商品,在需要时间完成,都需要很多环节,在“快”上,大有文章可做。两年前,早餐我一般吃鸡蛋煎饼,但现在我改吃鸡蛋灌饼,前者要等2-3分钟,而后者10秒中就能拿到手里。
京东商城与庞大的阿里帝国之间的较量可谓力量悬殊,但在很多城市,早上订购的商品,晚上就能送到,这种体验比淘宝和天猫的确要强太多。而阿里的支付宝的支付都在网上进行,比京东的线下和货到付款来得快捷。可以想见的未来,京东和阿里的商品或许没有什么差别,但快人一步的体验,才是制胜的关键。
同样,在互联网产品设计方面,一个每天点击上亿次的流程,如果每个用户每天减少1步,这一步只花0.1秒,对于所有人而言,这个设计每天至少减少了100天时间的节约。对于一个人,每年节约半个小时。互联网产品是免费的,但如果设计不良,就创造了负价值!
四
百科解释:“长尾”实际上是统计学中幂律(Power
谷歌的广告ADsense被认为是长尾理论最好的解释,谷歌通过个这个广告平台,把广告做到了很多小微企业,创造了”聚沙成塔,聚腋成裘“的神话。在国内,阿里、百度、腾讯等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长尾用户创造的价值。
长尾理论在互联网上非常流行,是与互联网迅速崛起有关。传统商业,人们不太可能用几乎零成本,把产品卖到万里之外,但互联网、软件、APP却能轻松实现这一点,中国的开发者可以把自己的APP卖到全球所有的苹果手机上,同样,美国的开发者,也很容易把产品卖到中国。
全球化,让IT业的软件和网络服务以接近于零的边际成本推广到全世界,商业模式多样化,免费模式同样拥有足够的生产空间,甚至融资上市。电子商务让商家不再关心租金,仓储费用,只要做好服务,也能获得成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