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IT的未来(中)不移动的无线 被无线拆解的PC

(2014-06-16 00:22:53)
标签:

it

分类: 电脑硬件

四 智能手表 手表还是数码?

 

       智能手表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三星的Gear已经出到了第二代,外形上也还不错,只是价格有点高。摩托罗拉的手表,更接近真实的手表——圆形的表盘。苹果的iWatch还犹抱琵琶半遮面,根据惯例,预计会比moto的还要惊艳。

       智能手表手环,看上去很风光,但也有有很多纠结:

       1 尴尬的待机时间。

传统的电子手表,一块纽扣电池能撑几个月,甚至一整年。但到了智能手表时代,待机五天都困难。

       2 外观定位:新潮数码还是回归传统。

      

http://upload.news.cecb2b.com/2014/0530/1401410985860.jpg

旋转之美摩托罗拉V70跳水价350元

 

 

       摩托的Moto360,回归了圆形表盘,乍一看很有传统机械手表的余韵。不得不承认,摩托罗拉在数码的工业设计水平,并不输给苹果。功能机时代的Z系列,时尚的V70以及智能手机“明”,都堪称经典。Moto 360显然又找回了V70的感觉,一个最明显的设计就是二者都采用了更偏自然理念的“圆形表盘”,跟V70一样Moto360更具有手表的传统属性,时尚感十足。

       而大部分智能手表更在乎其作为智能设备的“数码属性”。比如,接连推出三四款手表Gear系列的三星,把智能手表定位在数码产品上。与Moto 360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矩形屏幕表盘,这是更接近智能手机的设计,显然,三星将手表定位于数码产品。这点,Moto360则处于劣势,毕竟手表上能够显示的矩形区域太小,显示内容也受制于圆形表盘。

 

       3 功能定位

       智能手表的定位,大多离不开这么几项:时间,健身(心率、码表、计步)、电话、信息、睡眠、音乐、电视(机顶盒)遥控、语音控制、语音备忘录等,这是三星gear的设计。还有的主打细分市场,比如360儿童卫士,主打定位。除此以外,还有主打健康的手环等。

 

       这样看来,智能手表的问题很多:待机问题,是定位手表还是定位数码,是主打单一功能还是主打多功能。智能手表行业的人们也在智能和手表两个字之间纠结:到底是回到圆形的传统手表,还是走入智能时代的方形棱角。或许百花齐放更值得人们期待!

 

 

五 不移动的无线-被拆解的PC

“移动”二字已经被中移动给占了,就像微博被新浪占了,博客被博客网占了一样,会产生很多认知问题。

之前,很多提到手机3G网络,都喜欢用“无线互联网”。但这不科学。因为移动和无线,是两码事儿。移动的,未必是无线的。比如,充电宝和手机,你坐火车,算移动着吧,可充电宝和手机之间得有线。无线的,大多情况未必是移动的,比如无线鼠标,无线键盘。

       一边移动一边无线的是手机。不移动的,有线的,是电脑。而不移动的无线,却正在诞生一个新的市场:无线化的信息家电。

       Wifi是固定的无线网络,可以提供几乎相当于有线的带宽,和3G按流量计价相比,wifi几乎相当于免费。在运营商实现3G宽带包月之前,Wifi是人们的最爱。    其他的无线技术还有:蓝牙,NFC近场通讯,屏幕共享,Airplay等。众多不移动的无线技术,和3G网络一样提供了很多便利。

       无线键盘和鼠标,早已经在Pc用户中普及开来。无线的方便不言而喻,缺点是需要偶尔冲一次电。

       无线充电:这是一项让人无法想象的技术,看上去很遥远,却已经成为现实。无线充电将是未来最热门的无线技术之一。

       蓝牙或者无线音箱:PC上没有蓝牙接口,所以,PC时代的蓝牙音响派不上用场。但与手机电视结合后,蓝牙音响有了用武之地。

       无线硬盘:最近两个月,无线硬盘的新闻多起来,从知名的希捷,到不知名度小品牌,无线硬盘如同雨后春笋搬出现。小米也跟风,从某种角度看,小米路由也是一个无线硬盘。无线硬盘摆脱了线的束缚,变成了家庭数据中心,对于小米,则是解决了,下载电影无处存放的尴尬。

       无线显示器:airplay和 Airdrop。iPad和iPhone的Airplay已经支持把视频投射到支持wifi的电视上,三星也支持屏幕分享,苹果和谷歌比着研发无线投射技术。看来,无线显示器并没有多大的门槛了。

       总的来说,人们对无线的需求相当强烈。如果我为无线代言,会把有线时代的生活比喻成放风筝,而无线比喻成做飞机——即便足不出户,无线带来的自由也让人憧憬。而一想到电脑主机后的一团乱线,心情也变得糟糕。

       但是并非所有PC配件都能无线化,无线技术在拆解PC的过程并不能触及PC的心脏——CPU。上文提到的从鼠标键盘,到硬盘,显示器的传输带宽,都在无线传输数据带宽之下:2003年IEEE802.11g标准定下的wifi的带宽是54M,到了2009年的IEEE802.11g,wifi的速度已经提高到350M甚至接近500Mbps。这个速率在传输除了CPU和内部总线的数据,应付上述设备绰绰有余。

       即便这样,无线生活的自由也值得人们去畅想。

下班回到家,打开手机蓝牙直接播放正在路上听的歌曲,已经成为现实;打开电脑或者手机,通过wifi打开多个硬盘组成的家庭数据中心,这个恐怕要在明年才能普及;晚上,把手机或者ipad的内容投射到床头的无线投影仪上,躺在床上看着大片入睡。周末,带几个朋友来家里K歌,使用智能电视或者电视盒上的K歌应用,每人一只无线话筒,享受无线音箱里动听的歌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