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分类: 电脑硬件 |
六
1
前微软中国总裁唐骏,虽然说了很多大话,但他也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Windows很早的版本在处理多语言版本的时候,是针对不同的语言,发不同的Windows下载包。这是挺扯淡的一件事儿,微软全球上百个国家,意味着要有上百个文件包,这在管理和维护都很不方便。
唐骏发现这个问题后,就跟上级领导反映,但上级没搭理这个碴,他就像更上一级反映。最后他反映到比尔盖茨,盖茨也没理他。最终他连写了三封信,才受到盖茨的关注,最终,方案得以实施,唐骏也最终被重视。
这么如此靠谱的方案(已经有实施方案),都需要层层汇报,直到盖茨发话,才得以执行。微软公司尚且如此官僚,其他公司又能如何?
2
从企业外部看,大企业的创新显然不如小企业。原因有很多:
大企业虽然有资源,但决策较慢,从发现需求到实现的周期很长;大企业怕承担风险,企业品牌要求不能承担太多失败;大企业的人力成本高,分工更细致,同样的项目,小团队的只需要几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成本,大企业要动用产品、技术、前端、交互、设计师、测试。所以,创新也是赌博,但大企业的赌注更大,也更怕失败。
在企业内部,也很难形成创新的动力,如:
l
l
l
l
l
打个比方,创新就像是打天下,和更多大企业做的是“守成”。历朝历代,大臣们都原因过太平盛世,却很少愿意开疆扩土。
七
苹果的创新并没有因为乔布斯的离去而停止,但他给全世界带来的创新却让人们难以忘记。
并不是每个企业的掌门人都像乔布斯这么靠谱。
1
2014年比尔盖茨终于回归微软,他要花点时间重新打理他一手创办的公司了。但在之前的7年多时间,他从微软退休,一直从事慈善事业,整个公司交给一个善于营销,却不怎么懂产品的鲍尔默。这实在不是个明智之举。
在鲍尔默主政的这七年,是微软失去机会最多的七年。苹果借着手机和平板迅速崛起,谷歌的Android手机已经遍地都是,而微软的Bing,surface和Win8都不尽如人意,当然广告营销还是可以打个高分,但产品和战略上的问题,就实在太多了。
我想,如果换成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估计听到苹果发布iPhone,就赶紧出应对策略了。没办法,盖茨老了。
2
N年前的一天(诺基亚手机还很流行,安卓才刚刚起步),诺基亚的一个高管访问深圳的华强电子市场。在诺基亚柜台,有个手机商问诺基亚的高管:“你们什么时候出安卓版本?”结果是不置可否。
诺基亚还真出了安卓版,不过不是在那时,而是在2014年,巴塞罗那的移动大会上,诺基亚的安卓手机Nokia
诺基亚后来的CEO埃洛普就更不靠谱了。这位哥们整个就是微软派去的卧底,愣是把诺基亚拴在了微软的大船上。我们不能说,lumia和WindowsPhone是失败的。但有一点,诺基亚失去了太多机会,这些机会用多少钱都买不来。
八
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有点想法,但创新并不简单,这是个很专业的事儿。
1
很多人说,我有一个需求,这个需求功能如果实现了,是如何如何牛掰。但事实上,很多需求只是极个别人的需求,并不具有普遍性。对于需求的收集和总结乃至分类处理,是门学问。甚至很多从事产品设计的人经常摸不清头绪。很多人会提出几乎不存在使用场景的伪需求,往往成为创新的干扰
2
很多功能看上去很简单,如语音识别,图片识别,但实现起来非常复杂。我曾经问过做技术的朋友,如果在资源管理器上,点一个文件夹能显示文件夹的大小该多好?他告诉我,这是个很复杂的算法,而且耗费很高的系统资源。我才了解,原来很多好想法,实现起来极其困难。
一个不靠谱的需求,和几乎无法实现的点子,都可以看成是“伪创新”,没有可行性或者没有执行方案的创新,都是不接地气的创新,他们都是伪创新,而且往往干扰了企业的正常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