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短信按钮元凶专为蓝牙耳机 |
分类: 无线互联网 |
杀人的手机
当年,电影《手机》播放后,人们调侃那些秘密太多的人,手机像手雷,随时可能引爆“婚外恋”;这两年,Android手机发热问题挺严重,有的手机劣质山寨电池还会爆炸,真成了名符其实的手雷。
什么是杀人的手机?2013年1月17日晚,某司机在驾驶途中接打电话,由于使用的三星Galaxy Note 5.3寸屏幕过大,单手无法操作,在双手操作后导致车辆跑偏撞上路边护栏,女乘客受伤甚至可能毁容。这类因手机大屏而造成的车祸越来越多。
三星的五寸屏成了车祸的元凶,大屏手机成了“杀人手机”!笔者分析:
1 开车打电话是根本原因。这是孩子都清楚的常识,但国人脸皮薄,遇到熟人、上级打来的电话,不接还真不太好意思;关机又怕耽误事儿,买个手机就是找人方便,动不动不开机算怎么回事?
2 没用蓝牙耳机。大屏手机必配蓝牙耳机,有电话随时接,这已经成了很多商务人士的挺时髦的习惯,而且看上去很很潮流。不过,蓝牙耳机充电实在不方便,出租车司机一跑一天,就算用车充,还得两个蓝牙耳机倒换着来。
3 大屏的确不方便接电话。普通的3-4寸三星手机接电话其实很方便,五寸的note在不开车时,用双手接打电话也很方便;如果淡定些,用单手接电话,其实也很方便。但在开车时,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接打五寸note的电话,这实在是个技术活。
车祸时大约是两种可能的情景:一个,note太宽,拨号需要从最左边滑到最右边,单手无法完成,才借助双手;第二个,慌乱中按了返回主界面大按钮,电话需要从下来通知栏中找到,必须用双手才能完成。三星Note大屏手机,一时竟成了车祸的元凶。
对于车祸,大多数人都认为责任归咎为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开车打电话才是车祸的最大责任。笔者,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是,在中国,从出租车到私家车,有几个能做到开车的时候不接打电话呢?我们似乎也应该从手机和手机软件的设计上找找问题。
根源在哪里?
一、大屏机狂热症。
触屏移动终端,将显示屏输出与触摸输入完美地融合,让手机成为另外一台小电脑。但是,用于执行触屏操作的大拇指太短,超过4寸屏的智能手机,亚洲人大多hold不住。所以,乔布斯在世时,iPhone的尺寸铁定设计为3.5寸,库克主导的iPhone5也仅有四寸,就是考虑到大屏iPhone,单手根本就hold不住。
人眼对于手机屏幕大面积需求是无限的,可人们的大拇指的长度是有限的,这一对矛盾成了移动设备无解的难题。三星htc还有众多山寨手机商,“舍大拇指而取眼球”一股脑设计了一大批大屏机,从最初的3.5到、4.3,寸,最大的家族就是note一族的五寸屏。
三星因为大屏机的火爆,而将苹果甩在了后面,大屏机狂热的背后,也埋下了人们hold不住note的隐患。在公交车,火车地铁上,这都不是问题,但在私家车和出租车上,难免导致车祸的发生。
二、手机软件界面设计缺陷。
Android系统就有问题:大屏幕下调出通知栏(在顶部)须两手才易操作,这让大屏手机的隐患更加突出;手机通讯录的按钮,有的抄袭苹果,但却忘记了,人家苹果iPhone最多四寸屏,大部分功能按钮一个拇指就能搞定。而在五寸屏上套用3.5寸屏的设计,自然有很多按钮够不着,大屏机的问题更为突出。
举两个例子,五寸note的通话记录,最上面一条通讯记录,往往是用户最需要的,但回拨时单手很难够到;主界面亦然,note2五行的图标中,打开最上边一排图标,单手同样不便操作。
有时,当我把这些问题提给应用开发者时,他们会反问我,有多少人开车?有多少人做车?有多少情景是必须使用双手的?我们有必要为了1%用户的需求,给99%的用户都设计无用的功能么?我无语。
三、手机软件的功能设计缺陷
不是每个人都做飞机,即便坐飞机,也不是天天都做,可是几乎每一部手机都有“飞行模式”。在大屏手机时代,却很少看到“开车模式”(国内有些山寨系统的开车模式太过简单)。有人会问,开车时打开飞行模式不就行了么?问题没那么简单:
一个,从字面上,人们觉得飞行模式,似乎专为上飞机而设计;二来,飞行模式和开车模式的需求并不完全相同。开车仍然需要通讯,首发短信,打开gps,有蓝牙耳机时,接个电话也并无不可。人们至今都还没为手机设计“开车模式”。
我们可以为“开车模式”设计几个必要的功能:
1、当司机处于高速运动时,手机通过gps计算出运动速度,自动或者由机主设置为“开车模式”
2、开车模式下,可收发短信,接受通讯软件的消息提醒,但提示音非常简短。
3、开车模式下,收到电话自动回复短信或者播放预先录制的录音。
4、开车模式下,收到短信时机器自动模仿人的语音读短信。
5、开车模式下,自动阅读定制新闻或者小说。
6、开车模式 下,手机自动禁止播放视频,图片。
7、开车模式下,与语音相关的应用,如电话,播放音乐等应用界面,均单手可触,无须双手操作。
8、开机模式,提示使用蓝牙耳机。